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以新合成的试剂N-烯丙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ASATu)为显色剂,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方法。在pH4.0的弱酸性溶液中,铜(Ⅱ)与ASATu形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乙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_(334)=3.42×10 ̄4。铜量在10~70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铜(Ⅱ)和ASATu配合物的组成比为1∶3。常见离子除Fe ̄(3+)、Ag ̄+、S ̄(2-)外,均无干扰。该法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合成样品、食品及生物试样的分析和回收实验,均获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Pt/I_2/I ̄-电极电滴定法,系统地研究了,I ̄-EDTA-Cu ̄2+体系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平衡,提出了用Cu ̄2+盐返滴法和Na_2S_2O_3滴定法测定Ni ̄2+Sn ̄4+等金属离子的新方法,为多元素(如Cu-Sn、Cu-Ni、Cu-Ni-Fe等)连续测定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N-邻甲苯基-N’-(氨基对苯磺酸钠)硫脲(OMPT)的合成及其与数十种离子的反应,由实验知,它可作为Cu^2+、Hg^2+、Ag^+等离子的鉴定试剂和光度法测定Cu^2+的显色剂。灵敏度和选择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用新试剂2-(5-硝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5-NO,-PAMB)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试剂与铜离子反应迅速,水溶性很好。配合物的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8.04×10 ̄4络合比Cu:S-No_2-PAMB=1:2,Cu ̄2+浓度在0~25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测定铝合金标样及金属铝中的铜,结果与标准值相符,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8%~102%之间。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新荧光试剂5-(4'-硝基-2'-羧基苯偶氮)-4-氧代-2-硫代四氢噻唑(4NCPOBT)的合成及其荧光分析应用。确证了其结构。研究了荧光性质,发现该试剂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存在下,在无水乙醇溶液中与Eu(Ⅲ)形成稳定的荧光螯合物,其线性范闲为10×10 ̄(-8)~10×10 ̄(-6)mol/L,检测限为1.5×10 ̄(-10)mol/L。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的铕,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电位滴定法连续测定钴、镍和铜的方法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Pt电极作指示电极,W电极作参比电极,在氨性介质中,以K_3Fe(CN)_6滴定Co ̄(2+)以后,继而利用Fe(CN)/Fe(CN)作指示离子,在pH5.5~6.0,用Zn ̄(2+)返滴定EDTA,连续测定Ni ̄(2+)或Ni ̄-Cu含量,再用硫酸肼作Cuy ̄(2-)的释放剂,Zn ̄(2+)返滴定释放出的EDTA测定Cu ̄(2+),实现了Co-Ni-Cu连续测定。镍精矿样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和试样中标准回收率分别为Co:1.4%,99.5±1.2%。Ni:1.1%,100.1±0.9%。Cu:2.0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新试剂5-(2-噻唑)偶氮8-氨基喹啉(TAAQ),测定了它的酸离解常数,并用于光度法测定微量钴。在CTMAB存在下,0.04~0.02mol/1NaOH介质中,TAAQ与Co ̄2+形成1:3的深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摩尔吸光系数ε=1.23×10 ̄51.mol ̄-1·cm ̄-1。Co ̄2+在0~1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已用于VB_(12)及矿石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铁液中Al-N,Nb-N平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取样法,在密封体系的MgO坩埚中研究了铁液中Al-N,Nb-N反应平衡。得到氮在铁液中的溶解平衡常数lgK=-1106/T-0.771lgK_(AIN)=-9909/T+3.81lgK_(NbN)=-34700/T+18.37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吸附金属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道了壳聚糖从CuSO_4溶液中吸附Cu ̄(2+)的吸附速率,以及25℃下从CuSO_4、Pb(NO_3)_2、CdCl_2、ZnCl_2溶液中吸附Cu ̄(2+),Pb ̄(2+)、Cd ̄(2+)、Zn ̄(2+)的等温平衡线。实验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的初期速率较大,中后期较慢,吸附达到平衡的时间需30h以上,文中探讨了加快吸附速率的手段。实验中发现,无机盐阴离子种类的变化对壳聚精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没有影响,因而认为壳聚精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及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是可行的。壳聚糖吸附Cu ̄(2+)后,外观将从白色半透明状转变成鲜艳的绿色,且不被水所洗脱,因而建议用作建筑涂料的基料。壳聚精对Mn ̄(2+)及碱土金属离子Ca ̄(2+)、Mg ̄(2+)没有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在振动筛板柱中研究了P(507)(煤油)/(Sm-Eu-Gd)Cl3(EuCl2)-HCl体系的两相流动特性和传质特性。结果表明,该体系在振动柱中有良好的流动特性。在流比2.5~4.0,振幅=10mm,频率=300~350min(-1)条件下,两相总液泛通量达220L/dm2·h,存留分数一般为12~15%。用分段近似计算法,估算了柱子的传质效率。对于较难萃取的组分Sm,平均传质单元高度为0.52m,平均理论级当量高度为1.82m。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TritonX一100存在下,铁(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的显色反应,在PH值3.0~9.0范围内,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740nm,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1.6×10 ̄4L·mol ̄(-1)·cm ̄(-1),铁量在0~80ug/25ml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该法用于纯铝、铝合金、铝基稀土合金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N,N'-二(1-甲基庚基)乙酰胺(简称N503)自盐酸介质中萃碲性能。经斜率法和饱和容量法确定存在两种萃取机理。主要研究了萃取率高的萃合物组成,测定了表观萃取平衡常数,计算了有关的热力学函数,并进行了红外、紫外光谱测定研究。  相似文献   

13.
Eu^3+在(GdO)3BO3中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夷安  郭凤瑜 《稀有金属》1995,19(3):182-187
研究了紫外光(UV)和阴极射线(CR)激发下(GdO)_3BO_3:Eu的发光特性及其光谱随组成和结构变化的规律。在这两种激发条件下,(GdO)_3PO_3中的Eu ̄(3+)均能发出明亮的红色荧光。CR激发下,在加速电压10~20kV、电流密度1~5μA/cm ̄2内,Eu ̄(3+)的发光亮度与电压或电流密度之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并具有耐电子束轰击的能力。根据395nmUV激发下(Gd_(1-x)EuxO)_3BO_3体系中Eu ̄(3+)的5D_1→ ̄7F_1跃迁(535nm)及 ̄5D_o→ ̄7F_2跃迁(611nm)发射强度与Eu ̄(3+)浓度的关系,证明其浓度猝灭机理分别为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和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4.
SynthesisandFluorescenceofTb~(3+)andEu~(3+)ComplexeswithN,N',N"-1,3,5-triazine-2,4,6-triyltris-[N-(carboxymethyl)]-glycine¥Gon...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一系列掺Ce ̄(3+)、Tb ̄(3+)的四硼酸铝钇(Y_(1-x-y)Ce_xTb_yAl(BO_3)_4)磷光体。测定了它们的结构、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R_(32)、Ln ̄(3+)离子处于六个氧形成的三棱柱中。测定了磷光体中Ce ̄(3+)、Tb ̄(3+)和Ce ̄(3+)-Tb ̄(3+)共掺时的光谱,观察到Ce ̄(3+)、的Stokes位移相当小(~1700cm ̄(-1))、Tb ̄(3+)的能级劈裂较明显和Ce ̄(3+)能将能量传递给Tb ̄(3+),测定了磷光体中Ce ̄(3+)、的荧光寿命,探讨了Ce ̄(3+)-Ce ̄(3+)之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2-(2-苯并噻唑偶氮)-5-二乙氨基苯甲酸(BTAEB)-TritonX-100测定铜(Ⅱ)的显色反应。在pH3.8~5.5的HAc-NaAc缓冲介质和TritonX-100存在下,Cu(Ⅱ)与BTAEB形成稳定的1∶2蓝紫色配合物,λ_(max)在654nm处,铜量在0~m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单波长法测得的ε_(654)为5.7×10 ̄4,双波长光度法测得的ε_(654,532)值达9.62×10 ̄4。方法灵敏、稳定,有良好的选择性,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张明德 《四川冶金》2000,22(1):64-66
本文主要应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作为增溶剂。用氨三乙酸掩蔽铁、镍、钨、钼、钡等金属离子,以1-(2-吡啶偶氮)-2-2-萘酚(即PAN)为显色剂,不必采用分离、过滤或萃取等手续,可直接测定合金钢中钢。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且络合物稳定性良好。0~50μggCu/35ml。符合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导了Ma_2B_4O_7-NaOn缓冲体系中,2-(8’-羟基喹啉-5’-磺酸-7’-偶氮)变色酸(8Q5SAC)与镁形成络合物,以试剂的最大吸收642nm为参比波长λ,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524nm为测量波长λ_2,用双波长增敏法测得表现摩尔吸光系数为2.l×l0 ̄6。试剂与镁的络合比为1:1,镁量在0 ̄15μg/25m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铸造铝合金中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1-(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氨基)-8-羟基-3-,6-萘二磺酸的合成以及光度测定硼的方法。在乙酸-乙酸铁缓冲溶液中,硼与成剂形成1:2的黄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20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7.19×10 ̄3L·mol ̄(-1)·cm ̄(-1),B的Sandell灵敏度为0.0015μg/cm ̄2:。当硼量在0~3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应用于氧化镁中硼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1-(2-吡啶偶氮)-2-萘酚(PAN)修饰碳糊电极在乙酸盐缓冲液(pH5.0)中,与铜离子生成电后性螯合物,并吸收在电极表面,经介质交换到0.1mol/LKCl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用-0.15V出现一灵敏的还原峰。用正交试验优化法研究了测定铜的最佳条件。其相对柯准偏差3.27%。这一方法用于阳极泥中铜的测定,回收率为94.3%。还用双电位阶跃计时库仑法,循环伏安法研究了PAN修饰碳糊电极与Cu(Ⅱ)的反应机理,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