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角摄影和威斯柯泼系统宽银幕电影接近实用条件的单条胶片广角摄影起始于1922年。这一年,福莱托·阿尔贝尼尔开创了这种宽视野的电影形式。它使用了70mm宽幅胶片,拍摄用的摄影机安装了一个旋转式的镜头(借用照相机技术)。该镜头为摄影师提供的视野仅为60度的取景范围,这和以后发展的较为成熟的140~150度视角条件下拍摄的电影摄影技术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与此同时,美国电影的创始人约翰·埃尔默也设法实现了广角摄影拍摄的技术条件。首先,他尝试使用三部摄影机实现同步拍摄;第二步,他着手使用一部单条宽幅胶片广角摄影机拍摄…  相似文献   

2.
西尼拉玛宽银幕电影系统50年代,由于电影技术的进步,宽银幕电影形式得到迅速发展。在1952年,当时最复杂的西尼拉玛宽银幕电影系统工艺采用了超宽型画幅。这种方法是在摄影时使用特制的三部电影摄影机,它们是彼此相联的,并且同步同相地进行拍摄工作。它们的镜头...  相似文献   

3.
有声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有声电影。从无声电影走入有声电影是电影形式中一个显著的技术进步。1920年,在所有的摄影机上,开始应用高质量的声频放大器。这项技术进步推动了对放映银幕宽度的试验,并且改进了影片声带录制的质量。在电影界,这些进步的推广并...  相似文献   

4.
三联幅银幕电影早在1927年.法国的安德烈·德布尔就实现了三台摄影机同步拍摄和三台放映机同步放映的电影工艺。以这种形式试验的宽银幕电影,是从三联幅银幕电影开始的.最后逐步发展成为较为完善的多银幕系统电影。这种试验的探索.主要是着眼于电影银幕的宽高尺寸。三...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人首创了艾玛克斯宽银幕电影。在对艾玛克斯宽银幕电影作系统的描述之前,我们跨越时空隧道,先对宽银幕电影的发展略作历史回顾。我们先去比利时,认识一个电影奇才桑森,看看他如何书写发明环幕电影的得意之笔。布鲁塞尔的桑森和环幕电影环幕电影最早的发明人可以...  相似文献   

6.
福克斯公司的西尼玛斯柯普1952年在纽约放映的西尼拉玛系统宽银幕电影影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一成功促使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进一步改进了宽银幕技术,创造了采用变形镜头的宽银幕立体声电影系统——西尼玛斯柯普。这种单条胶片的35mm变形宽银幕电影很迅速就占领...  相似文献   

7.
另外几种宽银幕系统电影早期的电影受技术变革的影响要大于受影星的影响,而到目前为止,电影技术的创新又主要集中在电影胶片画幅的改变和声音处理的变化上。在无声电影时代和有声电影发展初期,电影主要以被称为奇异景观的多样化的技术形式来吸引观众。这些近似魔术的技...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的爱玛克斯(I-MAX)1967年,加拿大发明了爱玛克斯系统宽银幕电影。这是一种具有广角度、大视野特点的,使用70mm15个片孔大画幅的宽银幕系统。它采用标准镜头,画幅尺寸为:48.51×69.60mm。巨幅银幕呈弧状弯曲形。爱玛克斯系统宽银幕...  相似文献   

9.
宽胶片变形镜头宽银幕电影与70mm宽胶片宽银幕电影遥相呼应的是非标准型宽胶片变形镜头宽银幕电影。20世纪50年代,作为宽胶片宽银幕电影形式的代表,除了托德-AO系统和前苏联70mm宽胶片系统之外,还有西尼玛斯柯普-55、米高梅-65和维斯塔维申系统,它们是一组以变形光学系统为基础的宽胶片宽银幕电影。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采用了变形镜头摄制宽银幕影片。下面我们分别作些介绍。西尼玛斯柯普-55195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按照西尼玛斯柯普的变形方法改创了一种新的电影摄影机“福克斯4X-55”,用它拍摄…  相似文献   

10.
在电影技术发展史上,很少有用人名来命名某种电影形式的,托德──AO系统宽银幕电影则是一次例外。迈依克尔·托德是美国五十年代的电影企业家,他认为这种标新立异的命名是理所当然的。既然年轻的影星可以因为一部影片而名垂青史,电影企业家和电影企业也有权这么干。托德斩钉截铁的坚持,使这种由他发起的非标准尺寸宽胶片的电影形式就冠名为“托德──AO”。托德是较早知道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人,他要借着一种电影形式的推广而扩大自己企业的影响。美国光学公司的布瑞安·欧布拉恩没有表示异议。于是,托德就和美国光学公司肩并肩的…  相似文献   

11.
四、满足不同影院应用需求的数字放映解决方案 DCI规范中分别定义了4K和2K的放映标准,而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还是2K DLP技术的数字放映机.本文只对2K的数字放映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高航军 《影视技术》2013,(7):12-16,38
本文论述了电影叙事空间对电影形式演变的重要意义,讲述了电影科技对叙述特征丰富扩展的促进作用,重点论证了电影表达形式向立体空间叙事演变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陈大舟 《中国计量》2006,(12):47-48
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论。后来他又发现倍比定律,即两个元素化合成为多种化合物时,与定量甲元素化合的乙元素,其重量成简单整数比;他用氢作为比较标准,发现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分压定律。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说。他指出分子由原子组成,同体积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原子论和分子论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原子-分子论,其主要含义是原子是组成分子的最小单位,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是构成物质的分子的变化,因此,在研究化学反应时,原子量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数据。尽管直接测…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一、简述电影的数字化及数字电影数字化的含义是指将一切以其它模拟形式存在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这里的数字即是指由0、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转换工作呢?因为我们需要用计算机来进行处理。计算机的处理工作虽有着巨大的优点,但它只能处理数字化了的信息。以往的信息都是以模拟的形式存在的,因之必须转换成数字信息。我们将这个转换过程称之为数字化的过程。它不仅指电影电视所包含的模拟视听信息的转换,也包括其它领域中模拟信息的转换。数字化强调的是这个转换过程。因为我们正处在模拟与数字信息并存的时期,在过渡阶段就…  相似文献   

17.
三、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1、数字技术丰富了创作手段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的延伸,图像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从电影诞生以来,电影摄影机曾经长期是获取画面的唯一手段。通常,一部电影的图像和声音是由摄影机和录音机面对真实的人和环境记录下来的,这种摄制工艺能够模拟出现实世界的逼真感,也给电影赋予了重要的属性,即纪实性,这种纪实性是依托于电影画面的获取而产生的艺术表现特性。在很长的时间里,即使是那些奇思妙想创造幻觉的影片,也只是通过模型特技、洗印合成或电子特技等手段来制作,所能实现的不过是真实世界的简单变形或移位,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建立了客观标准的概念,建立客观标准的分类关系,深入研究了客观物质的标准关系,建立了组成物质的粒子链标准关系,提炼了客观物质的根标准元素——质子、中子、电子,以及下层次的上夸克和下夸克,建立了客观物质标准要素关系表,深入研究了生物繁衍的标准关系,提炼了DNA和RNA作为生物物种复制的标准要素,建立了生物要素的标准关系表,分析提炼了表征能量标准要素的功率频率元素,探讨了环境的标准关系,分析了客观存在标准形式的特点和哲理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建立了客观标准的概念,建立客观标准的分类关系,深入研究了客观物质的标准关系,建立了组成物质的粒子链标准关系,提炼了客观物质的根标准元素——质子、中子、电子以及下层次的上夸克和下夸克,建立了客观物质标准要素关系表,深入研究了生物繁衍的标准关系,提炼了DNA和RNA作为生物物种复制的标准要素,建立了生物要素的标准关系表,分析提炼了表征能量标准要素的功率频率元素,探讨了环境的标准关系,分析了客观存在标准形式的特点和哲理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