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进油路节流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阐明了执行元件的运行速度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以及负载之间的定量关系。文中的试验研究结果具有一般性,它对于正确选择和使用节流调速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进油路节流调速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阐明了执行元件的运行速度与节流阀的通流面积以及负载之间的定量关系.文中的试验研究结果具有一般性,它对正确选择和使用节流调速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液压系统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节流调速系统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方案,设计了硬件和软件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试。  相似文献   

4.
以调速阀进口节流调速系统为例,建立以负载作为输入,液压缸无杆腔压力作为输出的系统数学模型,将系统简化为稳定的二阶系统,得到了液压缸无杆腔压力超调量的变化规律.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液压缸无杆腔压力变化,特别是压力超调量的变化,对理论推导和分析所得结论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水液压传动技术的特征,同时,对目前研究进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介绍了几种不同形式的水压柱塞泵。  相似文献   

6.
在进口节流调速系统中,负载的变化特别是阶跃变化,液压缸两腔压力会发生动态变化,甚至还会引起系统中液压元件损坏,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以节流阀进口节流调速系统为例,建立以负载作为输入,液压缸无杆腔压力作为输出的系统数学模型,得到了液压缸无杆腔压力超调量的变化规律,并对理论推导与分析进行了试验验证,修正了液压元件主参数(额定压力)选择的计算公式,为系统设计以及元件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节流阀出口节流调速系统中,负载的变化特别是阶跃变化,液压缸两腔压力会发生动态变化,使活塞(杆)的速度产生波动,甚至引起系统中液压元件损坏,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以负载作为输入,液压缸有杆腔和无杆腔压力作为输出分别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了液压缸两腔压力超调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了压力超调量的变化,通过试验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试验数据与理论分析相吻合,利用系统液压缸两腔压力动态变化规律,修正了液压元件主参数(额定压力)选择的计算公式,为系统设计以及元件参数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出口节流调速系统中,负载的变化特别是阶跃变化,液压缸两腔压力会发生动态变化,使活塞(杆)的速度产生波动,以及系统中液压元件主参数选择不当,出现液压元件损坏,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通过试验,使负载发生阶跃变化,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液压缸两腔压力变化,特别是压力超调量的变化,得到了压力超调量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压力变化的动态特性,对系统中选取液压元件额定压力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为液压元件的选择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节流调速常用于机床进给传动系统实现无级调速,其动态特性对机床的工作性能影响很大,本文论述了节流调速系统数学建模法,动态特性分析及改善措施,为提高现代机械的工作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CAT)应用于秦川机床厂生产的液压实研台,设计了接口电路和编制了软件。实现了检测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1.
液压滚切剪液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滚动剪切的剪切原理设计液压滚切剪的液压系统.在滚切方程基础上采用比例伺服阀加位移传感器控制液压缸位移的方法来实现滚动剪切的目的.通过建立液压系统3大方程的方法求解出整个液压系统的传递函数,用Simulink仿真分析液压缸的位置控制效果.通过仿真可以确定一些控制参数的范围,但在仿真过程中无法直观检测到液压系统在改变控制参数后产生的超调震荡,须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做适当调整.液压系统采用的控制策略必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以确保对不同的情况具有比较稳定的补偿精度.现场生产样机液压缸的位置控制精度和高质量的钢板剪切断面证实了该液压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为得到大尺度浑水水力分离清水装置出清率与进流浓度、进流流量和底孔直径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系列试验研究,并结合室内小尺度物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溢流流量比较小时,不同的进流流量和底孔孔径对应的溢流浊度相差不大,当溢流流量较大时,溢流浊度随之增加,且溢流流量与进流流量基本呈正比。随着底孔孔径和进流浓度的增加,出清率逐渐减小,在相同进流浓度时装置尺寸越大,出清率越高,并总结出了在固定溢流浊度下,进流浓度、装置直径和清水溢出流量三者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3.

端口数对集成式液压变压器变压比特性影响仿真与实验研究

刘成强1,罗念宁2 ,刘畅1,周连佺3,张磊1

(1. 徐州工程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徐州 221018;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 威海 264209;

3. 江苏师范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徐州 221116)

摘要: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结构紧凑,压力调节过程没有节流损失,在压力共轨静液传动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集成式液压变压器是通过在配流盘上设计3个以上的配流端口实现的,不同端口数的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变压特性不同。本文对端口数对集成式液压变压器变压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3端口、4端口、5端口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变压比特性,并搭建3端口、4端口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实验台并进行了实验研究,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为集成式液压变压器的设计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关键词:集成式液压变压器,配流盘端口数,变压比,仿真与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源热泵型家用热水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源热泵型家用热水器样机的试验,从节能效果、性能价格比及安装及使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热水器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5.
分段低压输水系统是一种结构相对简单,采用分段降低水头的新型自流有压引水结构,而保水堰则是分段低压输水系统的关键建筑物.通过建立保水堰关闸检修的数值仿真模型,对保水堰的堰流、井流等复杂流态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检修闸门和下游管涵之间设置调压柜或明渠段等减振结构可以减小检修过程中的剧烈水位波动,并对调压柜和明渠段的减振效果作了比较.研究还发现若减振结构的面积设置不当,会引起下游输水单元的水力共振.在水力控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水堰及减振结构的整体优化设计原则,为工程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家用热水器节能垫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家用热水器节能垫的可行性及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样机试验,证明其确实可行、有效,可推广应用,尤其对即热式电热水器经济效益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围绕着流态、泄流能力、压力分布以及各段消能率等水力特性对具有抛物线式引水道的竖井旋流式泄洪洞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流态、泄流能力、压力分布均能满足要求,且总消能率达到90%,具备了作为导流洞改建体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矩形薄壁堰在堰上起始水流稳定且小流量的情况下,易形成贴壁堰流现象.应用水力学的方法,对矩形薄壁堰贴壁流水力学特性进行了深入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贴壁流的水面曲线与自由流的水面曲线差别很大;贴壁流水头与流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关系,并拟合出了贴壁流的流量公式;贴壁流的过流能力比自由流大;贴壁流的临界水头为H贴临=4.99~5.05 cm.与自由流相同,矩形薄壁堰贴壁流的水力学特性稳定而且规律.  相似文献   

19.
胶带自控液压拉紧装置动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带式输送机胶带的动应力和保持胶带张力的恒定,研制了一种胶带自控液压拉紧装置.对该装置进行了动态特性建模分析,利用参数辨识的方法确定了模型参数.在带式输送机系统的仿真中模拟了该拉紧装置的动态响应及其对整机运行特性的影响.对输送机整个起动工况的动态过程进行了实测.实测与仿真结果均表明:该装置响应速度快,并且在起动等不稳定工况时可以有效地降低胶带动应力峰值,大大减轻了胶带所受的冲击与振动,提高了输送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全面地了解再生离子交换树脂模型沙的主要物理及力学特性,参照河流泥沙动力学、土力学相关知识和规范,采用模型沙粒度分析、量筒、玻璃水槽试验及室内土力学试验等方法,对其粒径级配、膨胀率、密度、干密度、起动流速、水下休止角、抗剪特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原状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密度为1.234 t/m~3,直径为1.0~1.2 mm,经机械粉碎后可测得的最小粒径为0.005 mm;(2)原状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在水中的膨胀率为5.1%,膨胀性较强;(3)量筒法测得中值粒径d_(50)=0.100~0.370 mm的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干密度值基本稳定在0.540 m~3/t左右,但在有压条件下或淤积时间过长时,其干密度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其中d_(50)=0.100 mm的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起动流速随淤积时间的延长有较明显的增加,不利于长周期的试验;(4)d_(50)=0.100~0.370 mm的再生离子交换树脂的水下休止角为11°00'00″~33°10'00″,与天然沙的水下休止角值接近;(5)d_(50)=0.100~0.270 mm的再生离子交换树脂在1 m高水压条件下固结24 h后,其黏结力为1.44~3.24 k Pa,内摩擦角为14.49°~27.55°,树脂颗粒间黏性较小,淤积体的凝聚主要依靠摩擦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