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居空间环境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建筑的功能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结合起来,在构成各种空间的同时提高建筑家居环境的质量,使其更加适应人们在各个方面的需求.在家居空间环境设计中,功能、审美、技术3个因素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功能占主导地位,是建筑环境室内装饰设计发展的原动力.要设计出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家居室内空间环境,就必须按照美学原则来进行创作设计,并把它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根据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及目前住宅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使建筑回归自然及居民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筑空间的表情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是建筑产生的前提,建筑又创造了空间.不同的空间,提供给人们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空间情感又必须以某种客观形式来表现出一种表情,这也就是建筑空间的表情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自然光之于建筑空间绝非仅仅是照明的手段,它更多的是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独特体验,通过对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形式在引导自然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自然光在空间中的视觉形式的表现和精神情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5.
林榕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4,26(Z1):94-96,119
通过对屋顶利用的现状、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使人们对住宅建筑的第五立面有了进一步了解,引起人们对屋顶利用的广泛重视,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6.
建筑底部空间开放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建筑底部空间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分析了建筑底部空间一般形态、交通组织、功能空间环境、文脉关系等要素,提出从城市街道的引入、室外广场和立体化交通等几个方面探讨底部空间与城市有机的融合,创造一个有魅力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7.
自然光之于建筑空间绝非仅仅是照明的手段,它更多的是带给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独特体验.通过对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形式在引导自然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自然光在空间中的视觉形式的表现和精神情境的创造.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单梳理建筑空间跨越式的演变历程,分析了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了当代建筑空间对“直观形象与动态发展、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生态意识与科学技术”等艺术审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人们越发讨厌生硬与单调的人工空间,渴望富于生态与动态的自然和谐环境。利用太阳直射或漫射光线可以区分与限定空间、制造空间序列和视觉焦点,从而创造既满足人们生理与心理需要,又符合建筑功能与艺术要求的动态光空间,开辟空间组织的新设计思路,促进人们空间生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镇江中学的建筑为例,探讨了在建筑创作中如何适应地形创造出具有个性的建筑。以更加整体的眼光去看待城市和地区特色的建设,使建设与环境相融和共生.避免城市空间的单一化.  相似文献   

11.
大学建筑与环境建设中高等教育理念的融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认为大学校园建筑的环境有着深刻的教学学和文化学的意义,是校园精神文化的载体,体现了大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趣味,承载了大学的历史,见证了教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历程。因而,大学建筑与环境中要体现大学之“大”,以大楼之“大”用“大气”之恢弘气象去承载“大家”、“大师”和“大成”之历史功绩和活动轨迹。大学建筑与环境要体现大学之“这”,大学这“学”在于对高深学问的探索和学术自由,这一特性内在地决定了校园建筑与环境的外在形式要与其相一致,要有利于师生的自由之思想不被环境所阻碍,发明与创造的灵感不被高大的建筑所淹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学术为本的校园核心价值在宽松,和谐,自由,休闲的校园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张扬。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苏轼"笔所未到气已吞"的美学观点切入,重点阐述"势"在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的美学内涵。一、古代书论家对"势"的美学界定。二、从中外古今众多理论家的阐述中,深化对"势"美学内涵的阐释。三、当代对书法之"势"的认识所存在的误区及其产生原因与纠正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吉林化工学院十分重视美育工作,学校以“三全育人”为理念,“人才培养”为目标,教学课堂为主体,第二课堂及艺术类社团为载体,努力构建面向人人的美育工作体系,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在美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旨在通过对吉林化工学院美育工作体系的搭建进行全面阐述,希望能够为地方高校美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和尝试。  相似文献   

14.
视唱练耳课程具有非常强的技能性,绝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个体独自完成。良好的、宽松的、融洽的课堂学习环境对视唱练耳教学尤其重要,从而使学生在充满情趣、和积极主动状态下进行学习。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不仅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审美愉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主体概念。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复杂性,并根据城市审美文化主体数量众多且个体状况各有不同的特点将主体审美需求划分为"直观的审美需求"、"趣味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需求"等三个层次,最后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回顾禅学和诗学之间的相生相倚的渊源关系,认为严羽的"以禅喻诗"说,以"妙悟"为核心理论,把审美活动按照层次分为两个阶段,是审美主体与审美本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以室内设计为例,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美学与人的关系以及对设计的影响.人们通过多感知因素对室内环境中美学因素的认知,达到满足审美情感需求,同时蕴含地域文化和时代特色,符合现代生活功能需要并具有审美价值的室内设计环境.认为室内设计应注重美学与科学性的结合,从视、听、触、嗅等4个方面综合应用与巧妙结合,以实现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效应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境界"说的思想精华,它融会并发展了康德对"优美"和"崇高"这对美学范畴所作出的审美判断和叔本华强调的"审美直观"说思想.  相似文献   

19.
环境艺术美学形态是当代环境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持续有效的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环境艺术美学的基本类型,从发展过程入手,论述其内涵、表现形式以及手法特性,探索了现代环境艺术美学形态的建构以及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思想。他将美育视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积极探求美育的实践途径和有意识地建构美育实施环境,重视学生审美情感与审美能力的培养,积极促进学生完满人性与品格的形成。本文在探讨苏霍姆林斯基美育思想特色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学校美育发展的要求,分析其时代价值,促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