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豆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及其固着机理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讨论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的适用性,以及染色温度和纯碱用量对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分析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的固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高直接性、活性基反应性强(如乙烯砜、一氟均三嗪)的活性染料更适合大豆纤维染色,其不仅可与大豆蛋白组分反应,也可与聚乙烯醇组分反应。大豆蛋白和聚乙烯醇组分同时染色,对保证纤维表面的颜色均一性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纤维结构与活性染料染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豆蛋白纤维结构的分析,提出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染色方法对大豆蛋白纤维进行染色。经过染色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ibacron FN和CibacronLS型棉用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率分别提高23%和20%,且有较好的固色率和染色牢度;而Lanasol型毛用活性染料不适宜大豆蛋白纤维染色。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和氯化钠用量等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能。结果表明,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1~2 g/L,氯化钠20~40 g/L,60℃染色60 min以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0 g/L,氯化钠20~40 g/L,80~90℃染色60 min以上;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染色的提升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因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和羊毛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染整加工性能的差异而导致的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进行染色研究,着重探讨了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Everzol ED型活性染料适合于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较好,但对工艺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5.
小麦蛋白复合纤维是利用小麦麸皮制备的一种新型功能性再生纤维素纤维。文中对小麦蛋白复合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可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蛋白复合纤维断裂强度与黏胶纤维、竹浆纤维相近,回潮率较高,氨基酸含量达144.8 mg/g;该纤维具有优良的可染性,采用棉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固色率高,色泽艳丽,牢度良好,其深浓色产品不适合使用毛用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也可以用直接染料染色,但耐水洗牢度欠佳。  相似文献   

6.
梅洁  唐人成  李丹华  梅士英 《印染》2007,33(23):1-5
对牛奶丝采用毛用和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研究纯碱用量、温度和染色方法等对棉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并测定上染百分率、固着百分率和固着效率。结果表明,毛用活性染料不适用于牛奶丝染色;双一氟均三嚓、乙烯砜硫酸酯/一氯均三嚓型棉用活性染料可用于牛奶丝染色,固着率高,提升性好。染色时纯碱的用量较低,且可在与棉相近的染色温度下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别用阳离子型、酸性、中性及毛用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纤维(腈纶基)进行染色,并测试了其上染率和K/S值、皂洗前后纤维颜色变化及各项色牢度.结果表明:腈纶基的牛奶蛋白纤维适合腈纶组分染色的染料为阳离子染料,阳离子染料对腈纶基的牛奶蛋白纤维上染率范围为80%~90%,各项色牢度都在3级和3级以上;适合蛋白组分的染料为弱酸性、中性及毛用活性染料,上染率在60%以上,各项色牢度都在3级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直接染料、弱酸性染料、阳离子染料、活性染料对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针织物进行染色,测试并分析了织物的上染率、固色率和提升性以及染色过程中蛋白质的流失情况。结果表明,采用弱酸性染料染色时,得色量比采用直接染料染色深,但是皂洗牢度较低;毛用活性染料的固着率高于棉用活性染料;毛用活性染料及阳离子染料更适宜用于牛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针织物的染色。  相似文献   

9.
维纶基牛奶纤维活性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林  项伟  蔡再生 《印染》2007,33(4):6-8
选用两种类型的活性染料Cibacron Red LS—BHC(双-氟均三嗪活性基型)和Cibacron Yellow FN-2R(一氟均三嗪+乙烯砜双活性基型)对维纶基牛奶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固色pH值、电解质浓度和温度对活性染料在牛奶纤维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在牛奶蛋白纤维上具有良好的提升性能、较高的固色率和优良的耐摩擦牢度和皂洗牢度。  相似文献   

10.
李红杰  张庆 《印染》2007,33(18):12-15
以一氯均三嗪与环氧丙基为反应性基团制备多活性季铵化合物棉用改性剂,并用于竹原纤维织物的改性;将改性后的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并与传统活性染料染色和未改性无盐染色工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竹原纤维织物得色量和固色率有一定提高,染料上染率与常规染色相近。但用红色染料染色时,改性无盐工艺与常规工艺染色织物色光不一致;金黄色与藏青色染色时,色光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棉模拟交织物一浴法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羊毛和棉织物的上染情况,探讨了染色温度、pH值、氯化钠质量浓度对羊毛和棉浅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以及酸性染料用量对羊毛和棉深色染色同色性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研究结果表明: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0.5%(owf),pH值为5,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当中性固色活性染料用量3%(owf),加入少量酸性染料,pH值为7,95℃染色60 min,羊毛和棉织物可获得很好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2.
蔡张林  任建华 《丝绸》2001,1(7):12-13
根据大豆蛋白的特性,研究了蚕丝/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的染整工艺,。应用酸性,中性,直接,分散和活性染料对蚕丝/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进行染色,并通过染料的选择,染色温度的控制及染浴PH值的调节,基本达到染色同色效果,也可染得双色效果,染色织物色牢度较高,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一浴法对锦/棉模拟交织物染色,分析了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锦纶、酸性染料对棉的沾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氯化钠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测试了染色织物的牢度.结果表明: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对锦纶织物的沾色以及酸性染料对棉织物的沾色均较少,随着染色温度的升高和氯化钠用量的增加,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逐渐增加.锦/棉织物较适宜的染色工艺条件为:加入一定比例的中性固色活性染料和酸性染料,染色pH为7,染色温度95℃,保温时间60 min,盐用量视Argazol活性染料用量而定.经固色后锦/棉混纺织物用中性固色活性染料/酸性染料染色的各项牢度均满足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获得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的深浓染色效果,研究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对双活性基B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了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的较佳染色工艺,并对其染色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显著改善了对B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而且皂洗牢度令人满意,从而为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深浓染色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质纤维的B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玲 《印染》2005,31(7):26-28
针对大豆蛋白质纤维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采用B型活性染料染大豆蛋白质纤维。研究了染色过程中温度、盐类、碱剂和浴比等诸因素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优选了最佳工艺方案。结果表明,B型活性染料用于大豆蛋白质纤维染色具有很好的染深性、鲜艳度和较高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6.
毛/锦混纺纱活性染料同浴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今欢  周秋宝  汪澜 《丝绸》2002,(7):15-18
测试了各种活性染料在羊毛纤维、锦纶纤维、毛/锦混纺纱上的上染率和固着率以及各项色牢度,分析了pH值、温度、中性盐等工艺因素对Lanasol染料染色羊毛和锦纶纤维的影响,探讨了Lanasol染料同浴染羊毛、锦纶纤维和毛/锦混纺纱时的同色性以及阻染剂NON对改善毛/锦纤维同色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于颖 《印染助剂》2020,(4):52-55
以火炬树果穗为原料提取天然染料,对稳定性及其在4种纤维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纤维直接染色及媒染染色的颜色特征值和染色牢度,探讨了媒染剂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炬树果穗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有较强的耐热性,对4种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纤维可获得多种颜色。直接染色和媒染染色纤维的K/S值从大到小均为羊毛、柞蚕丝、牛奶蛋白、大豆蛋白,媒染剂对染色纤维K/S值的影响从大到小为Fe^2+、稀土、Al^3+、Cu^2+。媒染提高了纤维的颜色深度和色牢度,染色纤维各项色牢度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Cibacron FN系列活性染料对大豆纤维染色性能进行了系统实验,探讨了大豆纤维变性浴染色的基本染色规律。实验结果表明,一氟均三嗪及改良的乙烯砜型双活性基染料对大豆纤维的最佳的变性浴染色pH值为3~4,续染时间为60min,染色温度为70℃,对大豆蛋白纤维采用活性染料变性浴的染色方法,可明显提高得色量和固色率,染色残液的色度明显减少。选用合适的固色剂固色后,可获得与碱性浴相当的色牢度,并有较好的染色重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