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刚  孟春丽  高建峰 《印染》2013,39(8):17-18,21
选用精练酶881对纯棉平纹织物进行练漂一浴法处理,探讨了精练酶881、双氧水和稳定剂硅酸钠用量及汽蒸时间对棉织物性能的影响。优化的工艺为:精练酶881 20 g/L,双氧水(35%)8 mL/L,硅酸钠5 g/L,100℃汽蒸60 min。精练酶881一浴前处理工艺简单,对纤维损伤小,处理后棉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常规工艺的相当。  相似文献   

2.
殷娟  贺江平  张豪 《印染》2011,37(2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简化的棉织物一浴连续轧蒸前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30%双氧水35 g/L、精练剂YJ 15 g/L、配套助剂KX-10 42g/L、轧余率80%、汽蒸时间20 min.该前处理工艺不用烧碱,工艺流程短、效率高,对环境有利,处理效果与传统工艺相近.  相似文献   

3.
采用酶冷堆退浆、煮漂一步法对棉梭织物进行短流程前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棉织物进行性能分析,得到最优工艺条件:酶冷堆置过程中退浆酶WT840 4g/L、JFC 2g/L,一步法汽蒸过程中精练剂XQC 6g/L、硅酸钠6g/L、氢氧化钠5g/L、过氧化氢(100%)9g/L.在此工艺条件下前处理的效果与传统前处理工艺效果接近,退浆率可达到93%以上,白度为84,毛效达到11cm/30min,该工艺相比传统两步法前处理工艺可省去多道工序,具有碱用量少、节能节水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精练粉TF 120EB集碱剂、渗透、精练、螯合及双氧水稳定剂功能于一体,与常规多功能精练粉一样,适用于全棉织物长车碱氧一浴汽蒸工艺。用其对全棉纱卡进行碱氧一浴汽蒸前处理的优化工艺为:精练粉TF 120EB 30~40 g/L,100%双氧水8~15 g/L,汽蒸时间40~90 min。与市售同类产品相比,TF 120EB具有更优异的渗透性和双氧水稳定性以及与棉用增白剂良好的同浴复配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印染》2017,(24)
棉毛混纺织物采用生物酶煮练和多功能精练酶煮漂两浴法前处理工艺。结果表明,棉毛混纺织物采用果胶酶BTM 15 g/L,纤维素酶COMLI 8 g/L,退浆酶DL 8 g/L,高效精练剂3 g/L,在55℃浸煮60 min,再采用多功能精练酶4 g/L和双氧水10 mL/L复煮漂后,半制品的毛效、白度、强力都能达到要求。与传统的碱氧前处理相比,生物酶前处理后的纤维损伤降低,前处理残液COD值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亚麻纱线煮漂一浴法前处理工艺.探讨了温度、时间、双氧水用量、烧碱用量、精练剂用量和尿素用量对亚麻纱线煮漂一浴法效果的影响.得出了较优工艺:双氧水12g/L、烧碱10 g/L、尿素6g/L、精练剂2 g/L、110℃、60 min,此时漂白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精练酶T115 I用于纯棉织物练漂一浴法前处理的工艺条件。确定了最佳工艺为:处理浴浴比1∶20;精练酶T115 I 1.5g/L;双氧水5mL/L;加热至100℃煮漂50m in。经此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其毛效为10.3 cm,白度为80.3,经向撕破强力为656.0N。  相似文献   

8.
申学锋  吕江龙 《印染》2022,(7):25-28+44
针对全棉织物常规连续前处理工艺流程长、污染大、能耗高、污水处理成本高的问题,提出并开发一种新型低温煮漂一浴短流程前处理工艺,讨论了各种助剂用量及处理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根据织物白度、毛效、强力等指标,优化了低温煮漂一浴工艺。优化的低温煮漂一浴工艺为:烧碱6 g/L、双氧水(100%)15 g/L、强力精练剂CP-2G10 g/L、氧漂稳定剂HOC 15 g/L、裂解剂HSM 2 g/L,汽蒸条件80℃×45 min。经优化的低温煮漂一浴工艺处理后,布面效果可接近常规工艺的水平,同时大幅减少了能源消耗及污水中COD值、氨氮和磷含量。  相似文献   

9.
高晓红  贾雪平 《印染》2012,38(17):21-24
采用自制改性剂对棉织物进行退煮漂和改性一浴加工,分析了氢氧化钠用量、硅酸钠用量、双氧水用量、温度、时间和改性剂用量对棉织物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棉织物退煮漂和改性一浴工艺为:氢氧化钠20 g/L,硅酸钠3 g/L,30%双氧水24 mL/L,改性剂20 g/L,温度80℃,时间70 min.棉织物经退煮漂和改性一浴处理后,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其耐水洗色牢度及干摩擦色牢度优异,但湿摩擦色牢度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0.
从精练剂用量、烧碱用量、冷堆时间、汽蒸时间对纯棉针织物平幅冷堆-短蒸前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重点对双氧水在不同阶段的分解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双氧水在不同阶段的分解率存在很大差异,合理控制冷堆阶段的双氧水分解率是工艺控制的关键,并得出较合理的工艺条件:冷堆精练剂DM-1390 8 g/L、双氧水稳定剂DM-1404 4 g/L、NaOH 12 g/L、30%的H2O236 g/L,冷堆4 h,汽蒸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