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一区萨Ⅲ4-10油层剩余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东块一区是喇嘛甸油田第一个清水配制、清水稀释的高浓度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区块。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分布零散,为了研究北东块一区剩余油分布,依据新钻井水淹资料分析了萨Ⅲ4-10油层水淹特点,萨Ⅲ4-10油层以中、高水淹为主,低、未水淹主要分布在各韵律段的上部。结合加密后油层沉积特征、原井网的注采关系等资料,归纳了北东块一区萨Ⅲ4-10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萨Ⅲ4-10油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各韵律段的上部、厚油层顶部和注采不完善部分。  相似文献   

2.
北东块一区是喇嘛甸油田第一个清水配制、清水稀释的高浓度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区块.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分布零散,为了研究北东块一区剩余油分布,依据新钻井水淹资料分析了萨Ⅲ4-10油层水淹特点,萨Ⅲ4-10油层以中、高水淹为主,低、未水淹主要分布在各韵律段的上部.结合加密后油层沉积特征、原井网的注采关系等资料,归纳了北东块一区萨Ⅲ4-10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萨Ⅲ4-10油层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各韵律段的上部、厚油层顶部和注采不完善部分.  相似文献   

3.
A区块2007年11月-2009年10月部署了125m井距二类上返注聚井,2009年10月-2010年6月,为配合二类油层SⅡ10-SⅢ聚合物驱油,A区块水驱油水井大批量封堵工作陆续进行。本次封堵工作借鉴以往封堵原则及完善方法,制定出适合A区块二类油层注聚区水驱注入井的封堵做法,通过对非二类油层加强注水,尽可能的减少了二类油层注聚对水驱油水井的影响,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配合二类油层注聚区水驱注入井的封堵原则及具体做法,保证了水驱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大庆油田在"十五"初期开展了多个二类油层聚驱矿场试验,喇南一区上返萨Ⅲ4-10油层聚合物驱油试验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以该实验为基础,紧密结合油层性质,根据实验三年的注采动态变化,探索了二类油层的合理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总结了适合二类油层的综合调整方法,并对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的幅度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为研究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的可行性以及大面积推广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5.
喇嘛甸油田聚合驱可以提高采收率12个百分点以上,已经大面积推广应用,喇嘛甸油田聚合物驱已经开发到二类油层,相对于一类油层,二类油层发育较差,聚合物驱效果降低,区块存在注聚后注采能力下降、吸水量降低和注入压力升高的问题,特别是部分注入井出现大规模不吸水问题,本文对不吸水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受油层发育、注聚体系和油层污染影响,并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通过压裂、参数优化调整、解堵和气举等措施解决不吸水问题。  相似文献   

6.
喇嘛甸油田于2006年进入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阶段,二类油层将分十个区燃入三次采油开发.目前已编制完成布井方案8个区块.从注采井距上看,二类油层已实施聚驱区块主要采用106m~212m注采井距,由各个区块目前开发效果可以看出,各套井距均存在一定利弊.由此,本文以指导喇南中东块二区和南中西块二区布井方案编制工作为前提,从...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认识三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可行性及各项相关技术,2007年3月在北东块8-182井区开展聚合物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由于三类油层属三角洲内、外前缘相沉积,多发育为表内薄差层和表外储层,具有渗透率低、厚度薄、层数多和相对均质的特点,聚驱注采能力及见效特征与二类油层有很大区别。文章通过对三类油层沉积特征的认识,分析影响聚驱效果的主要因素,总结三类油层聚驱阶段取得的效果及认识。为喇嘛甸油田三类油层注聚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二类油层三元复合驱经济技术可行性,选择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二区的中西部开展了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工业性矿场试验。试验自开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阶段驱油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北东三元试验的动态变化特征;根据试验增油降水效果、见效时间、见效井分布等特点,总结其见效规律,为今后三元复合驱在喇嘛甸油田大规模推广提供了实践依据,为二类油层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喇嘛甸油田北西块萨Ⅲ1-7油层老井的注采关系、砂体发育状况进行详细的研究,并结合北西块一区投产前的数值模拟资料以及聚驱新井的水淹层解释资料,确定喇嘛甸油田北西一区萨Ⅲ1-7层注聚前期剩余油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0.
北北块一区二类油层于2007年投入聚驱开发,2013年12月转入后续水驱开发。目前区块综合含水97.76%,阶段提高采出程度17.06%,阶段提高采收率13.75%,目前采出程度53.5%,仍有较大的剩余油挖潜空间。对此,本文通过统计新钻井萨Ⅲ4-10油层水淹层分布及取芯井水洗程度、驱油效率的分析,同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油层各沉积单元聚驱后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及动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初步认识到聚驱后剩余油主要集中在萨Ⅲ4+5和萨Ⅲ6+7沉积单元上部,进而为找出适合二类油层后续水驱阶段的潜力调整方法,提高萨Ⅲ4-10油层聚驱后开发效果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室内研究表明,一类油层聚驱后高浓度聚驱仍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8个百分点左右。为进一步探索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方法,在喇嘛甸油田北东块葡Ⅰ1-2油层开展了聚驱后缩小井距高浓度聚合物驱现场试验。试验注入高浓度聚合物0.095PV后油井开始见效,取得明显增油降水效果,但随着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注入,目前试验区含水出现回升趋势。文章通过对注采井开发状况分析,结合油层剖面动用状况、射孔情况、连通和发育状况等地质因素研究,分析含水回升原因,对试验区下步综合调整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产量已占喇嘛甸油田总产量的30%。而搞好二类油层注聚对保证聚驱产量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针对注入工艺不适应、注入指标符合率低、生产运行成本高等问题,通过变常规管理为精确管理,实现精细控制,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喇嘛甸油田的进一步开发,二类油层已经成为重要的挖潜对象.在二类油层的水驱、聚驱开发过程中,存在对储层的孔渗结构认识不足、注水无效循环、注聚见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喇嘛甸二类油层开展微观剩余油室内实验研究.通过恒速压汞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采用冷冻磨片荧光分析技术对天然岩心薄片进行现阶段、水驱后、聚驱后的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二类A油层水驱和聚合物驱之后膜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二类B油层水驱后,簇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聚驱后,膜状剩余油含量最高,喉道类型剩余油含量最低;二类A油层和二类B油层聚驱之后各类剩余油减少情况由大到小顺序为簇状、膜状、角隅状、喉道.  相似文献   

14.
由于二类油层非均质性严重,按照注入井平均渗透率设计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匹配性较差,吨聚增油效果差。本文根据不同聚合物体系在油层中的恒压渗流实验研究结果,结合井组平均渗透率计算公式,完善了二类油层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匹配方法,提高了注聚体系参数与油层的匹配性。注聚参数优化调整后,喇嘛甸油田某区块注入压力分布更加均衡,低渗透部位、厚度小于2.0m的薄差层吸水厚度比例增加17个百分点以上,提高采收率达到17.1个百分点,吨聚增油59.3吨,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喇嘛甸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的可行性,开展了北东块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喇9-PS2611井是试验区的一口中心见效井,该井于2010年4月含水开始大幅度回升,液量下降幅度大。为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本文通过井组各沉积单元发育状况、动用状况及注采状况分析,采取对高含油饱和度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改造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喇嘛甸油田三元复合驱油的可行性,开展了北东块二类油层强碱体系三元复合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喇9-PS2611井是试验区的一口中心见效井,该井于2010年4月含水开始大幅度回升,液量下降幅度大.为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本文通过井组各沉积单元发育状况、动用状况及注采状况分析,采取对高含油饱和度的中、低渗透层进行压裂改造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7.
喇嘛甸油田一类油层已经进入后续水驱阶段,担负着全厂年产油量11.2%的生产任务,仍是全厂产油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后续水驱目前面临着高含水、高能耗、无效循环严重等问题。为了节省喇嘛甸一类油层区块开发成本及提高开发效益,开展了喇北西块一类油层井组周期注采技术研究,分析了周期注采的可行性,结合试验井组油层性质及井网特点,优选适合一类油层后续水驱周期注采组合方式,确定合理注水周期及注水强度。实践证明,采用周期注采改善一类油层后续水驱开发效果是切实可行的,周期注水采油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北北块二区是喇嘛甸油田"二三结合"试验区块,区块于2012年12月开始见效,目前存在注采不均衡、注入压力上升幅度小、油层动用不均衡及采聚浓度上升快等矛盾。为了进一步改善北北块二区开发效果,通过深入总结分析区块存在的主要矛盾,研究区块注采动态变化特点,制定改善区块开发效果的综合调整挖潜对策,优化调整挖潜技术方法,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升区块开发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喇嘛甸油田二类油层与一类主力油层相比,油层厚度相对较小、渗透率较低、非均质性明显。针对油层发育非均质特点,利用高浓度聚合物溶液进行剖面调整及原油驱替,其关键是确定不同渗透率条件下,聚合物溶液起封堵作用的相关参数,研究高浓度段塞大小及段塞组合。本文根据实验及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注聚参数进行优化,达到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已经进入聚合物后期阶段,为了对提高区块采收率,确保油田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后续水驱不同含水阶段开展聚合物溶液驱油的注入参数,与数值模拟对二类油层注聚后期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研究的成果相互验证,结果表明了当含水为94.7%时,为转后续水驱最佳时机的含水界限。该结论对现场为二类油层注聚后期转后续水驱方案编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