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纪春怡  安彦杰 《炼油与化工》2001,12(2):10-12,17
介绍了不同种类抗泡剂在不同润滑油中的泡沫特性,重点介绍了内燃机油功能添加剂,基础油馏分组成,抗泡剂复合比例等对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新方油品泡沫特性的影响,以此为依据,解决了以加氢异构脱蜡基础油为基础油的10W/30CD油新配方研制过程中的泡沫问题。  相似文献   

2.
曹云芳 《润滑油》1997,12(4):43-45
为解决内燃机油生产中出现的抗泡性不合格质量问题,考察了内燃机油添加剂对油品抗泡性的影响,进行了不同抗泡剂的筛选与复配试验,试制出新型410复合抗泡剂。试验结果表明该具有很好的消泡作用,用于内燃机油生产中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基硅油为抗泡剂,对一些内燃机油和工业用油进行了抗泡性能的试验,对不同粘度的硅油进行了评选;对硅油的不同分散方式作了比较,并进行了工业放大试验.  相似文献   

4.
《润滑油》2021,(1)
从原理上概述了目前含有疏水颗粒的抗泡剂在乳化液中的消泡机理,介绍了泡沫的结构、假乳化膜的概念。评述了"架桥-拉伸","架桥-反润湿","铺展-流体夹带"和"铺展-表面波"液膜破裂机理;固体颗粒在抗泡剂中的作用、机理;抗泡剂油滴的"铺展系数"在新旧抗泡剂理论中的不同作用方式,为彻底了解抗泡剂的工作原理打开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某型乘用车发动机油出现溢流现象,对发动机油进行理化性能分析并对发动机进行拆解检查,发动机油中发现硅元素含量增加值和泡沫特性为异常值,发动机内部发现胶黏剂。为查明故障原因,对发动机油中硅元素来源、硅元素含量对泡沫特性的影响、胶黏剂对有机硅抗泡剂抗泡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改进发动机局部设计,排除故障。  相似文献   

6.
刘洪春 《润滑油》1998,13(6):45-46
为解决大生产中由部分添加剂引起的油品抗泡性问题,考究了现有抗泡剂的作用效果。研制出新的412复合抗泡剂,该剂可以有效地解决船用中速机油和大生产中其他内燃机油抗泡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内燃机油抗泡性能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大一 《润滑油》2001,16(6):17-22
对内燃机油生产中出现的抗泡性能问题,从形成机理、加剂配方、加剂工艺、油品调合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通过改进抗泡剂加剂工艺、调整加剂配方,使抗泡性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保证了内燃机油的质量合格。  相似文献   

8.
泡沫会对用油设备及润滑油带来诸多的危害,及时消除有害泡沫对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周期和用油设备的寿命具有极大的安全与经济意义。向润滑油中加入抗泡剂以消除有害泡沫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从泡沫的形成,泡沫消除和泡沫抑制等方面对抗泡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泡沫与润滑油的表面张力有关。对硅型抗泡剂,非硅型抗泡剂和复合型抗泡剂的特点进行了综述。兼具有良好消除泡沫效果和抑制泡沫效果的复合型抗泡剂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图0表0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9.
邓广勇  刘红辉  李纯录 《润滑油》2010,25(3):41-42,46
结合润滑油抗泡沫性能测定法及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理论对润滑油抗泡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润滑油抗泡剂的作用机理并非通常认为的是降低液体与空气界面间的表面张力,提出能够降低润滑油生成泡沫能力的抗泡剂应具有增加油品泡沫的表面张力或降低泡沫表面膜强度及韧性的性能,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叙述。本文还对目前广泛使用的三种类型润滑油抗泡剂,有机硅聚合物、非有机硅聚合物及复合抗泡剂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PSF11动力转向油的研制过程。以加氢基础油为主,添加降凝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抗泡剂以及RHY4026工业用油复合剂,研制出了具有优异的低温性能、抗泡沫性能、热氧化安定性、抗磨损性能和温升特性的动力转向油产品,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的润滑,保障汽车转向的平稳程度和灵敏程度,提升驾驶舒适性。  相似文献   

11.
廖东  谢军  兰霞 《天然气工业》2007,27(11):85-87
针对凝析气井常规泡排剂排水效果不好的状况,研制了抗凝析油泡排剂HY-4。该剂具有独特的梳状结构和双子结构,采用Ross=miles法和动态带水法对其泡沫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在同等实验的条件下与其他泡排剂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泡排剂HY-4是一种极强的抗凝析油专用泡排剂,同时具有较好的抗高矿化度、抗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12.
管飞  李桂云  刘岚  张少明 《润滑油》2008,23(3):53-56
主要对清净剂在内燃机油中的抗泡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基础油都具有较强泡沫倾向性,但是泡沫稳定性均较低。金属清净剂在不同的基础油中抗泡性能各不相同。问题最严重的是HVIWH300和T106-B之间会形成很大的泡沫倾向性和稳定性,且很难消除。研究发现不同品牌T106在HVIWH300中的抗泡性能具有很大差异,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品牌T106复配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几个不同抗磨剂方案的发动机油样品,在SRV-4型摩擦试验机进行了模拟试验评价,并利用SEM对磨斑形貌进行了分析,还进行了模拟发动机试验和标准TU3M发动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ZDDP方案、不同抗磨剂用量的样品在抗磨性能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SRV摩擦试验机上的模拟评价结果与模拟发动机试验和标准TU3M发动机试验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初步表明采用SRV试验机来评价边界润滑下油品抗磨损性能的可行性。此外,还对模拟试验结果与发动机试验结果之间的对应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陈年生  生力江 《润滑油》1997,12(1):44-52
介绍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10W/30SF/CD通用多级内燃机油全尺寸发动机耐久试验和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该油品具有良好的抗氧性、清净分散性和抗磨性。  相似文献   

15.
中21井泡沫排水技术研究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泡沫排水是排出井内积液、提高气井产量、延长气井开采周期的最经济有效方法之一。随着中21井产气量的降低,气井带液能力下降,当产量降到1.8×104m3/d时,较低的气产量不足以将气井产出的液体完全带出地面,致使井筒内产生积液,生产状况不断恶化,甚至水淹关井,故需要实施泡排作业。对不同种类的含水气井需采用不同类型的起泡剂,中21井含有较高的H2S和凝析油,因此必须使用含缓蚀剂或兼具缓蚀剂功能的起泡剂,同时需要使用破乳剂处理泡排时产生的乳液。通过对中21井泡排防腐及破乳配套技术的研究,确定了适合于该井起泡性、耐温性、抗油性、缓蚀性均很好的TSY5-7A缓蚀起泡剂和破乳效果好、破乳速度快、油水分离彻底的CT1-12C破乳剂,取得了很好的现场试验效果,使该井维持正常生产。同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含H2S、含油气水井泡排的配套工艺,可解决类似井的排液难题  相似文献   

16.
高档柴油机油研发中,烟炱引起的磨损是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研究采用炭黑作为烟炱模拟物,加入试验油获得了被烟炱污染的柴油机油,以模拟实际发动机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含烟炱油。并且利用四球磨损试验机为平台,研究建立了模拟试验方法,考察了含烟炱柴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含烟炱柴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对不同类型分散剂和黏度指数改进剂在含烟炱柴油机油中的抗磨损性能具有较好的区分性,试验方法有较好的重复性,可以帮助高档柴油机油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是济柴研制开发的新型发动机,主要用于采油钻井。该发动机由于设计和实际工况的苛刻性对润滑油提出了特殊要求。通过实验室模拟评定、台架试验确定了双燃料发动机专用油的配方组成,在钻井队的实机对比试验证明,其使用性能满足大功率柴油/天然气双燃料发动机用油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抗氧性、抗磨性、高温清净分散性及碱保持性能,油耗量低,主要性能优于在用对比油,能显著延长发动机油使用寿命和设备保养周期。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一种长换油期重负荷燃气发动机油在某重型燃气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在用油的分析监测表明:长换油期重负荷燃气发动机油具有优异的黏度与碱值保持性、高温清净性、抗氧化、抗硝化以及抗腐抗磨损性,可满足重型燃气发动机的用油要求。根据试验数据结果初步确定了该油品的换油周期,为燃气公交车合理用油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在环丁砜抽提装置中,汽提塔发泡是影响生产装置高负荷稳定运行的主要障碍,因此需使用消泡剂来抑制发泡。我国以前没有用于石油化工油相体系的消泡剂。因此环丁砜装置用消泡剂一直依靠进口。本文介绍了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用于油相体系的HDF-01消泡剂以及在本厂环丁砜抽提装置上使用一年的情况考察,并作技术分析和对比,认为HDF-01消泡剂完全能满足生产要求和代替进口的消泡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