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钉墙基坑支护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土钉的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土钉作为复合式的支护结构形式,在基坑支护和边坡加固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与锚杆支护形式作了对比,提出了土钉墙基坑支护设计时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二道内支撑加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进行室内模型试验,模拟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与开挖过程,通过量测试验中每一工况下模型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分析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中土压力分布形态的变化规律.模型试验结果显示二道内支撑式支护结构的主动区土压力基本上均大于朗肯主动土压力.在基坑上部,试验值与静止土压力较为接近,甚至超过静止土压力;在基坑中、下部以及坑底以下,土压力介于主动土压力与静止土压力之间.采用太沙基-佩克土压力包络图计算内支撑支护结构的墙后土压力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沈阳地区某工程为例,探讨深基坑采用土钉墙支护在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沈阳地区某深基坑工程,以复合土钉墙作为主要支护形式,分别采用单纯土钉墙支护和多种复合土钉支护成功进行支护,同时进行了施工监测,并对监测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工程的成功实施表明在该深基坑工程中分别采用不同类型土钉技术是合理的,很好的满足了施工要求.比较其他类型的基坑的支护形式,土钉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通过采用复合土钉技术,对基坑进行了成功的支护,满足了施工要求,同时可大幅度降低造价.实践表明沈阳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是可以采用复合土钉技术的,该工程的成功施工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基坑工程的设计重在基坑支护系统的选型及优化.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苏州某楼宇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阐述基坑工程方案的优化思路.基坑支护系统是个空间体系,本文采用挡土止水系统和支撑系统分开考虑优化的方法.挡土止水系统采用m法杆系有限元程序计算,并将计算的沿围护边的支撑力作用于支撑系统,来优化设计支撑系统的内力和位移.该方法简单实用,经过优化比较,优化后的方案不仅安全可靠(内力、位移合理),而且为该工程节省造价约20%.本文表明,基坑工程方案的优化是个系统工程,要从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及工程规模综合考虑,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已建玉溪市沃尔玛商业广场深基坑的实际情况,对土的工程性质、场地地层结构特点、地下室的设计条件,结合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综合对比了排桩支护、土钉墙支护、复合土钉墙支护等方案后,选择在土钉墙内加深层搅拌加芯桩和预应力锚杆的复合土钉墙对基坑进行支护,详细介绍复合土钉的设计与施工工艺,通过实际应用,确保了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地下空间被广泛应用,基坑支护的设计和施工成为基本建设工程中日益突出的问题.在众多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案中,土钉支护和锚杆支护是比较常用的两种不同的支护方式.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把土钉支护和锚杆支护误看成是同一种支护方式.本文根据理论以及具体的工程实例,从多方面对两种支护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地表地形、地质结构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改进直线排桩的不利受力性状和提高排桩的整体稳定性,提出弧形间隔排桩—土钉墙组合支护结构,通过基坑支护的4组水平向千斤顶试验机模型试验,并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横向荷载下弧形间隔排桩和土钉墙的变形特征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不同桩距、基坑高度和土钉长度的基坑支护结构变形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荷载下,减小桩距或基坑高度可降低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形,当土钉长度与基坑高度之比小于0.29时,桩间土钉墙变形明显;当土钉长度与基坑高度之比大于0.29时,其变形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复合土钉支护数值模拟与实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应用FLAC软件结合某基坑施工实例,对微型桩和部分预应力复合土钉支护下的基坑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该支护形式在现场非均质土层中的受力特点,与实测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FLAC对该支护形式的模拟对今后的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非饱和土理论在基坑支护设计中的应用,建立非饱和土地区基坑挡土结构内力分析的平面杆系结构弹性支点法,针对济南非饱和土地区某基坑工程实例,进行控制吸力与围压的非饱和土三轴试验,利用同类项目现场基质吸力监测,获得夏秋、冬春季节济南非饱和土基质吸力分布规律,明确弹性支点法与PLAXIS 3D非饱和土参数的调用方法,得到非饱和土基坑支护结构的受力与变形。结果表明,非饱和土比饱和土基坑主动区最大土压力减小10%~20%,支护结构最大弯矩与剪力减少25%~60%,最大侧向位移减少60%,与基坑监测数据基本一致,证明非饱和土区域按照非饱和土理论进行基坑支护设计的正确性和必要性。提出并分析优化设计方向,建议优化围护桩墙刚度,去掉或调整第一道锚索或支撑位置,从而减少投资和工期,为非饱和土理论工程应用推广提供效益支持。  相似文献   

10.
简述了钢管桩、土钉组合式深基坑支护的作用机理及特点,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在基坑开挖深度12米,临边有建筑物及城市主要干道,不能放坡时,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钢管桩、土钉墙组合式支护的设计、施工.  相似文献   

11.
为了阐明南沙港区软土狭长深基坑围护体系性状,对广州深厚软土地层采用地连墙加内支撑作为围护体系的狭长深基坑实测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 墙体最大侧移量δm的变化范围为0.07%H~0.38%HH为开挖深度),平均值为0.22%H,最大侧移位置深度HδmH-6~H+3,且大多数位于开挖面以上. 2) 墙体变形主要发生在第2、3层土体开挖阶段,其变形量分别占累积变形的32.6%、40.1%,基坑开挖具有深度效应,深基坑分层开挖对墙体变形控制非常重要,墙体变形主要影响深度约为基坑开挖深度的2倍,空间效应显著. 3) 墙体竖向钢筋应力与侧斜位移变化特性基本相似,随着基坑深度开挖,最大值位置逐渐下移,揭露了墙体变形与应力动态调节过程. 4) 支撑轴力在支撑架设后历时2周左右即达到最大值,随基坑开挖表现出即时性,多层支撑结构的各支撑轴力大小随着基坑开挖支护过程动态调整以协调变形发展,当基坑开挖完成,最终趋于稳定的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约为设计值的0.73倍,第1、2道钢支撑轴力分别为其设计值的0.40、0.31倍,钢支撑设计偏保守,在保证基坑稳定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支撑方案优化设计. 研究成果对后续该地区同类基坑安全预判以及指导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台州地区某工程基坑支护的工程实例,介绍水泥搅拌桩与土钉墙复合支护结构在软土地基大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并针对基坑围护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坑复合土钉墙转角处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受力变形较小,对支护结构有利,但不清楚转角定量的有利影响范围,目前设计中仍按照与基坑中部一样保守设计,为在此范围内降低土钉用量,避免保守设计,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建立了全尺寸整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这种模型包含基坑的转角,能考虑基坑的空间效应,通过建立接触面单元,能考虑土体和搅拌桩、土体和土钉的相互作用,量化分析了基坑转角对支护结构受力和变形的有利影响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基坑转角对开挖面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坑底隆起、土钉轴力的有利影响范围分别约为1.3、1、1、1.2倍的开挖深度。经与实际工程现场实测值对比,验证了该模型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同时分析结果优于平面二维和局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为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SMW工法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难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京地铁工程地下二层车站基坑的开挖深度一般为15—17米,大大超出了国内以往用SMW工法施工的基坑工程,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较少.为解决SMW工法在南京地铁软土深大基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采用室内试验、现场实测及数值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型钢——水泥土组合结构工作机理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SMW工法应用于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SMW工法在南京地铁一、二号线工程中的成功实践,创造了SMW工法在我国深基坑工程应用中开挖最深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地下人防工程是世界各国城市建设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工程,但受工程地质条件、技术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防工程的开挖稳定仍是目前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难题.研究中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基坑开挖方案、支护形式、本构关系和主要参数进行研究和初步设计,确定了初步设计参数,并通过工业性试验和工程监控,验证了数值计算在土钉设计中的可靠性,为基坑工程的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且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有限差分法计算程序FLAC对淮安市某基坑开挖和土钉墙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基坑开挖和土钉支护过程中的土体位移场、应力场和土钉受力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比较吻合,说明了使用数值方法模拟基坑开挖的有效性,得到了土钉支护基坑的位移场和土钉受力规律.  相似文献   

17.
宁芜改线项目基坑工程位于南京地铁某隧道的正上方,坑底距隧道顶的距离仅为7.5 m.基坑开挖对地铁隧道影响的分析与计算成为该工程的关键之一,为此建立了该基坑工程的数值分析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对开挖面以下土体具有显著的垂直方向卸荷作用,不可避免地引起坑底土体发生变位,带动土体中的隧道产生位移,同时隧道管片的应力状态也有所改变.其成果可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1].  相似文献   

18.
深基坑工程现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我国高层与超高层建筑的发展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日益重要 ,相应深基坑工程的数量也急剧增加 ,因而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成为技术热点问题 .根据深基坑的基本功能与特点 ,主要介绍了我国在深基坑总体方案设计、支护结构、基坑开挖、施工监测、地下水控制等关键问题的现状与主要观点 .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述预应力管桩、软弱地基的工程特性,结合某软弱地基实际工程中在进行预应力管桩基础的土方开挖施工时遇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问题处理步骤及质量验收标准,确保预应力管桩基础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