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谢浩 《北京建材》2003,(4):32-35
摩天大楼.即建筑学所说“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同时产生的一种城市现象。可以说摩天大楼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高度发展的象征.也是商业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摩天大楼,即建筑学所说“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同时产生的一种城市现象。可以说,摩天大楼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高度发展的象征,也是商业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摩天大楼,即建筑学所说"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它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是与工业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同时产生的一种城市现象。可以说,摩天大楼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科技高度发展的象征,也是商业社会的产物。 20世纪初,摩天大楼最先在美国迅速发展。到了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各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主的和平时期,建筑业及摩天大楼的建设也进入了鼎盛时期。随着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的完善、材料性能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密度的不断增  相似文献   

4.
1978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伴随着全面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中国各大城市也开始投入到摩天大楼的兴建中。虽然中国的摩天大楼已经得到了广泛关注,却很少有人探索是什么力量在不断推动中国摩天大楼的高度和建设速度。这篇文章旨在探索中国摩天大楼的兴建动力,究竟是城市发展对高层建筑的合理需求,还是其他社会或政治原因。研究发现表明,基本经济要素,例如人口和城市生产总值仍是影响摩天大楼兴建的主要因素。此外,这篇文章没有发现系统性的证据支持摩天大楼市场中存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但发现小城市比预期建设了更高的摩天大楼。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美国摩天大楼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分析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揭示摩天大楼的空间区位对城市CBD的牵引、阻滞和位移作用。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将对摩天大楼的发展趋势产生深远影响。上述研究,对我国刚刚兴起的摩天大楼建设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谢浩 《建筑节能》2004,32(4):1-4
在肯定摩天大楼在为人类创造文明,并不断丰富着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从七个方面说明了它可能成为城市建设上的“败笔”,特别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留下诸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今后摩天大楼发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eVolo竞赛成立于2006年,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摩天大楼竞赛,旨在体现新颖的技术、材料、美学和空间组织,是一场全球化、灵活性、适应性和数字性的摩天大楼设计的革命。这是一个研究摩天大楼和自然世界、摩天大楼和社区、摩天大楼和城市之间关系的竞赛。参赛者应考虑技术进步,探索可持续系统,并建立新的城市设计,解决经济、社会和文化问题,进而创造一个动态的公共和私人空间、一个  相似文献   

8.
谢浩 《新建筑》2003,(6):17-19
在肯定摩天大楼为人类创造文明、不断丰富着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从7个方面阐述了它可能成为城市建设上的“败笔”,特别是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留下诸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今后摩天大楼发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摩天大楼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肯定摩天大楼在为人类创造文明,并不断丰富着城市天际线的同时,从七个方面说明了它可能成为城市建设上的“败笔”,特别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留下诸多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今后摩天大楼发展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第一高”此起彼伏,“高楼暗战”在中国各大城市展开。高楼已成“快中国”的消费符号。 在经济基础和城市荣誉的双重作用下,城市用摩天大楼这一最浅表的形式表明着向国际化的迈进。高楼热,是建筑现象,更是一种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1.
摩天大楼是利用少量用地向高空发展,以多层重叠相同或类同平面,遣出内间空间数量甚多、外部形象高耸雄伟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大中城市,发展摩天大楼的确有利于节约土地,减少市政设施般资,创造优美的街道景观,形成城区中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新的空间.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近年中国摩天大楼的兴建已成"一窝蜂"之势,由此带来的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令许多有识人士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2.
赵明 《城市开发》2022,(2):68-7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特质的体现.缺少文化内核的城市,即使有摩天大楼与豪华建筑,也会使人陷入冷漠、冰凉的情感鸿沟,穿行其间无异于行走在钢铁丛林中.映射于社区,也是同样的道理.社区文化是开发建设公司、物业服务企业、社区基层组织、业主共同塑造的反映社会文明、体现现代生活方式、具有独特特征的综合体现.  相似文献   

13.
黄耀丽  李凡 《城市规划》2005,29(8):88-92
1历史文化名城视觉形象及其意义1.1城市形象和城市视觉形象城市形象,是指城市给予人们的综合印象和观感,是一个城市社会文化、精神理念风貌通过静态的、具体的、视觉化的传播以及动态行为的外在表现。城市形象的优劣影响到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评价,关系到城市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因此世界上一些著名城市都很注重塑造和设计自已的形象。例如纽约虽然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作为城市的总体形象,也全方位表现出现代、恢宏、奢华的多元文化的整体风格,但世界闻名的标志性建筑—一曼哈顿的摩天大楼群、宏大豪华的“时代广场”与自然风光的中央公…  相似文献   

14.
摩天大楼是利用少量用地向高空发展,以多层重叠相同或类同平面,造出内间空间数量甚多、外部形象高耸雄伟的一种建筑形式。在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大中城市,发展摩天大楼的确有利于节约土地,减少市政设施投资,创造优美的街道景观,形成城区中心,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全新的空间。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近年中国摩天大楼的兴建已成“一窝蜂”之势,由此带来的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令许多有识人士感到担忧……  相似文献   

15.
摩天大楼的“全球最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这涉及到摩天大楼高度测量的准则。目前国际上最有权威的研究摩天大楼的组织是设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伯利恒的里海大学内的“高层建筑和城市环境协会”,该组织制订了一个对摩天大楼的高度进行测量和排名的准则。这个准则规定,摩天大楼的高度是从大楼的主要入口处人行道的标高测量至结构的顶部,这个高度可包括结构尖顶,但不包括发射塔、天线、旗杆。按照这个准则,在全球已经建成的摩天大楼中,最高的应该是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高度为452米的双塔石油大厦。而目前正在施工中的高度超…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梯     
《中国电梯》2011,(12):1-1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行》日前公布了。2011中国摩天城市排行榜,当今中国正在建的摩天大楼总数超过200座,相当于美国同类摩天大楼的总数。而未来3年,平均每5天就有一座摩天大楼在中国封顶。  相似文献   

17.
《建筑工人》2021,42(3)
近日,在高层建筑建设领域刮起了一阵"降高"风,比如,苏州中南中心的建设高度由729m降到了 499.15m,成都天府新区超高层项目主楼超塔建筑高度从677 m改为489m……人类从何时开始了摩天大楼"崇拜",又是什么导致了摩天大楼从"拔高"到"限高"? 摩天大楼没有严格的高度定义,在我国,一般界定建筑高度200m以上为摩天大楼.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建成26座超过300米的超高层建筑,远超过2018年的18座.2018年,全世界竣工摩天大楼数量最多的前10名城市中,中国有6个城市上榜.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个头为什么越长越高?据医学专家解释:是因为现代人胃口好、能量大,加上营养过剩。然而众多大厦为何也陷入争做“齐天大圣”的怪圈?各方人士却难以达成共识。关于摩天大楼的的利弊,建筑界已经争论了快一百年。赞同派曰,摩天大楼是城市的“标志物”,它是“两个文明”一齐抓的最终体现;反对派说,摩天大楼的扩张和霸道,破坏了城市空间的整体和谐,而且在防火、防震、防恐诸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在越吵越凶的论战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相似文献   

19.
建设动态     
深圳有望建680米高空中城市人们有一天可能住在这座2230英尺(约合680米)高、直插云霄的未来派“超级城市”中,享受高品质生活.这个名为“云中市民”的项目是一个占地170万平方英尺的大都市.除了2717英尺(约合828米)高的哈利法塔外,它会令世界上其他一切摩天大楼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20.
《建筑》2016,(6)
正摩天大楼的维护、消防等风险不可忽视,专家提醒三四线城市量力而行中国各地城市争先恐后建设摩天大楼,但其背后隐藏的维护、消防安全等风险不可忽视。"摩天大楼就像奢侈品,有的女性不计成本买奢侈品,但买了之后却没能力打理,风险随之而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万谦说,摩天大楼背后的风险值得各地警惕,一定要量力而行。针对当前一些城市的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特色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