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EDI填充树脂柱的微元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EDI中进水离子浓度的变化过程以及相关各参数对浓度变化的影响,获得了出水离子浓度和进水离子浓度的关系式.研究表明,出水浓度与进水浓度、淡室流速成正比,与电势梯度成反比.进水浓度越高、淡室流速越大,出水浓度Cout就越高,即脱盐率越低;电势梯度越高则出水浓度就越低,即脱盐率越高.此结论与国内现有的EDI实验研究结果相符,为EDI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章研究了碳酸钙(CaCO_3)未填充和填充情况下,3种不同生产方法、相近聚合度的聚氯乙烯(PVC)糊树脂在对苯二甲酸二辛脂(DOTP)和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2种增塑体系中的黏度性能,以及黏度性能与增塑糊中粒子颗粒形态关系。结果表明,无论CaCO_3填充与否,增塑糊黏度在DOTP体系下均比ATBC的大,主要与增塑剂分子结构有关;未填充CaCO_3时,增塑糊黏度性能主要受PVC糊树脂和增塑剂间相容性的影响,3种糊树脂与DOTP的相容性均比ATBC的好;填充CaCO_3后,几种增塑糊黏度均增大,黏度性能主要受相容性和树脂与CaCO_3粒子颗粒形貌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帽型加筋壁板在长桁先固化、蒙皮未固化的共胶接工艺下,填充芯材下方蒙皮褶皱的形成过程及产生原因。测试了预浸料的树脂流变特性,由压力监测设备对填充芯材下方蒙皮内部压力进行监测获得了其内部压力的分布,采用金相显微镜对褶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树脂流动的窗口期,当填充芯材下方蒙皮内部出现压力差时,树脂向低压区流动并聚集,导致褶皱产生。   相似文献   

4.
电去离子过程脱除低浓度铜离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级两段的膜堆,以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电去离子(EDI)过程脱除低浓度铜离子的性能,为开发一种更环保更经济的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提供理论与实验基础.研究证实,脱除铜离子的EDI存在"增强传质"和"电再生"两种模式.在"增强传质"模式操作时,淡室的树脂保持为盐型,阴膜的浓室侧表面无结垢产生.在"电再生"模式下,树脂被水解离产生的H 和OH-所再生,EDI可将铜离子从 50mg/L 左右脱除至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无法检出,同时在阴膜浓室侧表面形成黑色的CuO结垢.选择适当的膜堆形式和工艺条件能够防止结垢,获得一个连续稳定的EDI过程.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分层填充EDI膜堆的特征,考察了一级两段式膜堆每段填充层数对EDI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每段填充2和16层的膜堆,在稳态条件下运行的电压一电流密度曲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EDI膜堆浓水pH值随电流密度增加先下降后升高,最后稳定在碱性范围;两个膜堆均能在一定条件下持续、稳定生产17 MΩ·cm以上高纯水.最终,当两个膜堆在120 V下达到稳态运行时,填充的阴、阳树脂均具有一定的再生程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粉煤灰的特性、表面改性及其机理,综述了粉煤灰填充热塑性树脂(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粉煤灰填充聚合物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当前航空复合材料加筋结构的捻子条大部分为人工制造,然后装入模具在热压罐中热压成型,存在尺寸精度低、尺寸均匀性差、成型工序多、效率低等缺点.由于树脂体系、树脂含量不同,对拉挤成型的捻子条填充量和预热温度有不同的工艺参数要求.通过对T700/QY9611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预浸料在不同材料填充量、材料预热温度工艺参数下,...  相似文献   

8.
等离子体处理云母对填充聚烯烃熔体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用射频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对云母表面施行乙烯等离子体处理,按一定比例将云母在Brabender塑化仪上与HDPE、LDPE或PS树脂混合。然后用毛细管流变仪及熔融指数测定仪研究填充体系的流变性、用扫描电镜观察熔体形貌。结果表明,处理削弱了云母填充聚烯烃熔体的弹性效应,对熔体粘度基本没有影响。这是由于通过乙烯离子体处理,改善了云母和树脂界面粘合性,提高了云母颗粒在树脂基体中分散程度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淀粉-丙烯酸接枝共聚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制备高吸水树脂的新工艺,结果表明,在淀粉接枝丙烯酸的共聚物中填充一定量的糊化淀粉,进行热交联,由于二者的协同作用,使树脂的吸水率不仅不降低而且还略有提高,树脂中淀粉含量明显增加,成本大幅度降低,有利于高吸水树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考察EDI膜堆由非稳态到稳态的过程中浓水电导率的变化规律以及处于稳态条件下的V—I特性曲线,探讨EDI过程水解离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在膜堆内部离子一旦发生定向迁移,在树脂表面水界面层中就会形成较高的电势梯度,引起水的解离,而且在高电流密度下,淡室中离子交换膜表面水界面层也会发生水解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