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综述了近几年来咔唑衍生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包括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光量子产率、开发白光OLED材料和AIE效应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发光材料是OLED器件中必不可缺少的材料,其中蓝光材料最为重要,因此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有机小分子蓝光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综述了聚对苯(PPPs)、聚对苯撑乙烯(PPVs)、聚噻吩(PTs)和聚芴(PFs)等有机高分子蓝光材料的研究情况,并重点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对不同类型的咔唑类高分子蓝光材料的研究进展,对咔唑类蓝光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共聚类咔唑类高分子蓝光材料是最有潜力的蓝光材料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能隙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可进行分子结构设计而改变其溶解性及光电性能等特点,以此为功能层、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更是具备轻薄、高效、自发光、低能耗以及低成本可实现柔性器件等潜在优势。因此,研究合成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并应用于制备可实用化的显示器及照明产品成了业界研究的热点。文中综述了以能带理论为基础,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进行结构设计改进发光性能时对将合成的材料的能隙计算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展,可望为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设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异佛尔酮只有一个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的甲基,产物合成简单,容易提纯,具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和稳定性。综述了异佛尔酮衍生物在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研究进展,对部分结构、发光性能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邵炎  刘宇宏  邱勇 《功能材料》2001,32(6):662-663,666
红色发光材料一直是有机电致发光中为烯缺的材料,也是电致发光全色显示不可缺少的材料。通过设计和合成得到了一种新型红色电发光材料,(2,3’-二羟基偶氮苯)-(8-羟基喹啉)合铝(Ⅲ)(Al(azb-q)),该材料为一种铝的金属络合物,含有两种配体:8-羟基喹啉和2,2’-二羟基偶氮苯。实验证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成膜特性,同时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电了传输能力。电致发光器件证实了该材料的红色发光特性和良好色度学性质。  相似文献   

6.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邱勇  胡晓明 《材料导报》1999,13(4):56-59
有机电致发光是近年来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低压驱动,高亮度,高效率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彩色显示等优点,在介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和发光原理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目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的各类有机小分子材料和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7.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综述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 ,并对这个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有机电致发光发射材料用金属络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有机络合物在分析化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用做发光材料还是近些年才开始的。有机电致发光(EL)材料从分子结构上区分可分为(1)有机色素(2)螯今型金属络合物(3)有机高分子,其中EL发光性能最好的则是Al ̄(3+)-8-羟基喹啉的络合物,基于这种观点本文系统地评述了螯今型金属络合物如何满足有机EL器件要求及近年来用各种金属络合物研制出的有机EL器件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刘欢  解玉龙 《功能材料》2023,(5):5075-5085+5106
传统有机材料在固态或者高浓度聚集态下的会引起的荧光淬灭,限制了有机光功能材料的发展。近年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材料不断涌现,因其可降解、生物相容性好、分子结构可调而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在这篇综述中,根据不同的刺激响应,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例子,重点总结了光致发光材料、力致发光材料和电致发光材料的成果。简单介绍了基本的发光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刺激响应的过程,并为设计理想的刺激响应材料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最新进展,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进行分类和评述,重点介绍载流子传输材料和发光材料(小分子发光材料,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和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杨定宇  蒋孟衡  杨军 《材料导报》2007,21(11):38-40,49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ELD)具有驱动电压低,功耗小,亮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由其制作有机发光显示器件已被视为下一代最理想的显示技术.在简要介绍OELD器件结构、发光机理和制备工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有机发光材料、OELD显示器件及驱动技术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向.  相似文献   

12.
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H40,以其制成的器件(ITO/H40/Alq3/LiFAl)最高发光强度达到10300cd/m2;未经封装的另一种器件(ITO/H40\Alq3\MgAg),发光强度由150cd/m2衰减到50cd/m2的时间达到1h.与传统的空穴传输材料TPD相比,H40制成的器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器件的工作寿命也长得多.同时发现通过适量的掺杂能够调节器件的发光颜色.  相似文献   

13.
蓝光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蓝光高分子电致发光材料领域的一些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15.
有机金属螯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被誉为“21世纪平板显示技术”,是当今平板显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机金属螯合物因其优良的电致发光性能,被首选为有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的发光材料。针对近10年来有机金属螯合物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器件的研究状况,对其分子种类、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关系、分子设计准则、电致发光机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有机小分子电致红色荧光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具有效率高、驱动电压低、亮度高、响应速度快以及能实现大面积彩色显示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光显示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红绿蓝三基色电致荧光器件中,绿光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器件寿命最高 ,而红光和蓝光器件的性能则较差,这直接影响了OLED的产业化进程.近年来,通过采用掺杂结构,使红色电致荧光器件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器件的稳定性有了显著提高,可以达到10lm/W及106h,但是需要在较低的电流密度下获得,因此开发新型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电致红色荧光材料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朱琦  李云辉  赵学森  耿爱芳  马玉芹 《材料导报》2018,32(19):3473-3477
有机发光二极管因独特的优势被看作新一代的照明及平面显示技术,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荧光材料仅能利用单重态激子发光,因而效率并不理想。近年来,能够利用三重态激子能量发光的新型荧光材料的研究实现了新的突破。按照三重态激子到单重态激子的转化机理,荧光材料可以分为三重态-三重态湮灭、热致延迟荧光和局域电荷转移杂化激发态三种特殊类型。本文围绕着这几种类型的荧光材料展开了探讨,介绍了有机电致荧光器件的概况以及不同类型荧光材料的发光机理,并从分子设计的角度说明了高性能发光器件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卫秀成  边玉坤  贺德衍 《功能材料》2007,38(12):1921-1927
简要介绍了一类新型大分子-树形分子的结构、特性及其合成方法;综述了树形分子材料作为发光材料和载流子传输材料所具有的特点、类型及其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此类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反向系间窜越,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以同时利用三线态激子和单线态激子,使器件的理论内量子效率突破传统荧光材料的25%,达到理论上的100%,可与磷光材料相媲美,且材料价格便宜无需贵金属,因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近年来,对绿光及蓝光材料的研究进展较快,而红光材料由于分子结构的合理设计比较困难,研究进展相对较慢。从受体的类型出发,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红色TADF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现有工作,对红色TADF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基于N-苯基咔唑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合成了一种N-苯基咔唑的衍生物:3-2-(3,3-二腈基亚甲基-5,5-二甲基-1-环己烯基)乙烯基-N-苯基-咔唑(PNCa-2CN).PNCa-2CN的甲醇溶液光致发光光谱和固体膜光致发光光谱峰值分别位于598nm和660nm.以PNCa-2CN作为红色发光材料掺杂在Alq3中,制备了结构为ITO/NPB/Alq3:PNCa-2CN(5%)/Alq3/Mg:Ag/Ag的具有较高发光效率的红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的发光峰值为600nm,在外加20V直流电压时达到2372cd·m-2的发光亮度,100mA·cm-2和20mA·cm-2其亮度分别为323cd·m-2和64cd·m-2,器件最大流明效率达到1.3lm·W-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