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济南市灰霾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济南市蓝翔技校、泉城广场、建筑大学和跑马岭4个点位SO2、NO2、PM10 、PM2.5、PM1和O3等的监测,数据,研究了济南市灰霾期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灰霾天气下,各类大气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PM2.5、PM1较其它大气污染物浓度增幅较大,济南市PM2.5占PM10的60.3%,PM1占PM2.5的65.7%,说明济南市大气细粒子对灰霾的贡献率最大.典型灰霾天气下,大气颗粒物污染呈现出“南部山区好于城区、城区好于城乡接合部”的分布特征.市区VOCs与PM10、PM2.5、SO2、NO2均呈显著正相关,而O3与SO2、NO2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光化学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城市空气污染现状以应对日益严重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方法以某市为研究区域,市城区以及邻县的大气颗粒物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采暖季、风沙季、非采暖季每个季度连续6天对TSP、PM小PM2.5,样品进行有效同步采集,对该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该市空气大气颗粒物污染以PM2.5,的污染最为严重,PM2.5,最大超标倍数为3.6倍.结论该市大气颗粒物的平均质量浓度变化特征为采暖李质量浓度〉风沙季质量浓度〉非采暖季质量浓度,TSP、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风速呈现负相关性,PM10和PM2.5质量浓度与湿度呈现正相关性,TSP质量浓度与湿度呈现负相关性,能见度与三个粒径的颗粒物浓度均呈现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TSI 8520 DUSTTRAK Aerosol Monitor和TSI 8554 Q-TRAK IAQ Monitor即时采集部分区域环境大气中PM10、PM2.5、PM1.0质量浓度和CO2、CO体积含量,并对颗粒物粒度分布进行回归,分析比较上海市各区域的空气质量.结果表明,环境气溶胶PM10中PM2.5质量百分比为87.28%~96.82%,公交车和主要道路旁的微细颗粒物污染严重.微细颗粒是SRAS病毒的载体,减少SRAS交叉感染首要任务是应提高公众场合针对细微颗粒物的过滤净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卫市城区空气质量资料,对中卫市城区空气质量、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18年,中卫市城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污染天气日数为74~94d,尤以轻度污染为主.城区秋季空气质量良好,冬春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环保局站和官桥站的首要污染物主要是PM10,其次为臭氧....  相似文献   

5.
对郑州市2005-2010年大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PM10)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小波分析法对郑州市PM10日浓度变化曲线进行了消噪滤波分析,并结合郑州市的气候条件,讨论了造成郑州市PM10变化规律的原因.结果表明:郑州市PM10质量浓度在夏季达到最低值,冬春季节污染较严重,这与郑州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气候、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郑州市大气污染物中的PM10污染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二氧化硫污染天数增加较多,应该注意SO2污染的控制;小波分析后的浓度曲线较好地把由于偶然因素造成的高频信号消除,清晰显示出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小波分析法在PM10浓度变化规律的分析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对某南方城市的城郊区域大气中PM2.5和PM10进行同步采样,研究PM2.5和PM10中总铝和4种形态铝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PM2.5、PM10中总铝的季节分布与PM2.5、PM10质量浓度的季节分布相似,冬春秋夏; PM2.5中Al的分布表明颗粒铝来源不限于土壤扬尘贡献; PM2.5及PM10中4种形态铝占提取铝的比值呈w(Al(OH)03)w(Al3+)w(Al-HA)(腐殖酸铝)w(羟基态铝)的规律; PM2.5、PM10中Al3+和羟基态铝2种致毒形态铝占提取铝的比值分别为21%、28%,比值差异不大;致毒形态铝在细颗粒和粗颗粒中的富集程度相当;成人PM2.5中铝日均暴露质量浓度为212 ng·m-3,铝慢性非致癌健康风险系数为0.042 4,颗粒铝经呼吸进入成人体内的健康风险尚小。  相似文献   

7.
焦作市空气可吸入颗粒物元素组成及其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焦作市城区与郊区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城区和郊区空气中PM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31±68)μg/m3和(320±106)μg/m3,PM10质量浓度表现出一定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城区空气中PM10质量浓度高于郊区,冬季PM10质量浓度高于其他季节.采用ICP-MS对PM10中的Fe,Zn,Pb,As,Mn,Cu,Cd,Se,Ni,Cr和Co质量浓度进行分析,也表现出一定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元素组成以地壳元素为主(如Fe和Mn).采用相关矩阵和富集因子法对PM10中元素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Mn,Ni,Co和Cr主要受自然因素控制,如土壤;As,Cd,Pb,Se,Cu和Zn主要受人为因素控制,如燃煤和交通尾气排放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AMA254测汞仪分析了淮南市大气颗粒物中的汞含量,分析其分布的季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气PM10和PM2.5颗粒物中汞的质量浓度季节变化为:冬季〉夏季〉春季〉秋季,体积浓度变化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相关性分析中表明,大气中颗粒态汞主要富集在PM2.5中。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冬季大气中TSP,PM10,PM2.5污染水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家庄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于2013年2月采集TSP,PM10,PM2.5样品,用重量法分析其质量浓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来衡量,石家庄市冬季大气颗粒物TSP,PM10和PM2.5的日均浓度超标率分别为57.9%,82.9%和81.6%;超标倍数分别为1.28,1.86和2.24倍,超标情况严重;TSP与PM10和PM10与PM2.5相关系数分别为0.748 9和0.760 4,相关性较好;ρ(PM10)/ρ (TSP)平均值为0.74,ρ(PM2.5)/ρ(PM10)平均值为0.61,表明PM10和PM2.5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采暖季北京市主要大气污染物变化特征,收集北京市35个自动空气监测站点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上半月6种大气污染物的小时浓度均值,分析了其时间变化规律,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北京市采暖期间CO、NO2、SO2、O3、PM2.5和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62 mg/m3、64.05μg/m3、50.52μg/m3、26.39μg/m3、118.61μg/m3和126.05μg/m3,其中:NO2的月均质量浓度变化较小;SO2和颗粒物的最高月均质量浓度都出现在2月;CO月均质量浓度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O3月均质量浓度则逐步上升. PM2.5、PM10、NO2和SO2的质量浓度日变化均呈双峰双谷型.对照点及区域点的O3质量浓度最高,其他种类污染物最高质量浓度出现在交通控制点.北京市大气污染物除O3外都呈现出南部质量浓度较高、向北部逐步递减的特点,O3在城区的质量浓度明显低于其他区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10月在黄海海滨青岛的观测表明大气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呈同步变化,且变化范围较大.海陆风转换对海滨空气质量有重要影响:海风输送时空气较洁净,而陆风输送通常导致空气质量变差.PM_(2.5)、PM_(10)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RH%)呈显著反相关,可能与RH%较高时多为海风输送有关.海风输送条件下较高的RH%和细粒子吸湿增长可能导致了此时PM_(2.5)对PM_(10)质量载荷的贡献率(64.7%)小于在海风/陆风混合输送和陆风输送条件下的贡献率(70.9%和77.5%).PM_(2.5)占PM_(10)质量载荷的72.3%,表明细粒子贡献显著.整个观测期PM_(10)未"达标"(PM_(10) 24 h均值 < 150 μg m~(-3),空气质量"良")的观测日仅占14 7%;但PM_(2.5)未达到美国EPA标准(PM_(2.5) 24 h均值 < 35 μg m~(-3)的观测日约为68.6%,表明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达标任务尚很艰巨.  相似文献   

12.
北京PM10中化学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通过对北京市区PM10连续1a的观测的基础上,发现北京PM10的质量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使用质子激发荧光(PIXE)对PM10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季节PM10中元素的质量浓度总量差别较大,春季最高,秋季最低;地壳元素Al,Si,Mg,Ca,Fe等的质量浓度在春季最高,人为污染源的元素S,Cl,Zn的质量浓度则在冬季达到最大值;因子分析显示Si,Ca,Al,Fe,Mg和Ti有很高的相关度,表明来自地表土壤;S,Zn,Pb的相关程度很高,代表来自人类活动的工业排放源;Cl,As的相关性较大,可能与工业燃烧等人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大气污染预测中提高BP网络泛化能力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通过预测大气环境的质量和发展变化,来寻求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环境质量的相应措施,选用英国伦敦马里波恩监测站PM_(2.5)的小时平均浓度监测资料,采用贝叶斯归一化训练算法和提前终止法泛化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预报PM_(2.5)的24 h内的各小时浓度.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进行空气污染预报,预测相对误差为20%~49%,提高了预报网络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应用2005年丹东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监测数据,分析总结丹东市大气颗粒物的污染现状、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丹东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PM10)超过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PM10浓度季节变化特征为:春季和冬季污染较重,出现两个高峰;秋季次之,夏季污染最轻。  相似文献   

15.
为了通过大气环境质量的预测提出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作者采用伦敦市PM_(2.5)的小时监测数据,利用传统的BP神经网络建立预报模型,定量预测伦敦市PM_(2.5)的小时平均质量浓度,探讨了大气污染预报网络的建模过程中,扩大样本集、去除样本集数据噪声和在输入向量中加入气象变量等因素对建模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适当选择样本集、加入气象变量,有利于提高所建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施工扬尘污染与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定量研究施工扬尘对北京市大气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有效控制措施,应用中尺度气象模式ARPS和环境空气质量模式Models-3进行耦合,建立多层嵌套耦合模型系统.获取较详细的北京及周边污染源清单,并利用GIS系统对其进行空间网格化处理.在模型系统设计与污染源处理的基础上,对2002年1、4、8、10这4个月份的施工扬尘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4个月份中施工扬尘对北京市PM_(10)空气污染的月均贡献率分别为8.82%、8.25%、12.14%和13.74%.在对污染控制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削减现有施工扬尘排放量的控制方案,实施后,北京市PM_(10)日均质量浓度值平均下降了8.48μg/m~3.  相似文献   

17.
台风系统对我国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台风系统对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2005年2次台风过程为例,对该期间PM10的区域性环境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北京、绍兴等城市都出现明显的PM10重污染.利用区域环境和气象系统资料作出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台风系统外层区大气环境背景场非常有利于污染物的累积,是该区域内城市形成重污染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The commodity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between all origin-destination (OD) pairs over the multimodal multi-commodities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MMFTN) is determined. A multi-objectives mathematical model is formulated for determining the OD capacity over the MMFTN according to a transporting capacity matrix that increased from the reference matrixes. The corresponding incremental factor for estimating the capacity matrix is obtained via the maximal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hod that samples data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stimated commodity volumes and carrying capacities of the critical links.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s are tested by an experimental highway and railroad freight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n an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relevant results of OD capacities are displayed and applic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is certified.  相似文献   

19.
The capacity intermittent titration technique (CITT)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ratio of potentio-charge capacity to galvano-charge capacity (RPG) method, to continuously determine the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 (D) of the intercalary species within insertion-host materials with a small voltage region. The linear equations of D vs the value of ratio of the potentio-charge capacity to the galvano-charge capacity (q) were given. By the CITT technique,the Li solid diffusion coefficients within LiMn2 O4 at different voltag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alues of D varied from 3. 447× 10-9 to 7.60× 10-11 cm2/s in the voltage range of charge from 3.3 to 4.3 V as a function of voltage with "W" shape.  相似文献   

20.
在现阶段水资源承载力定义中,由于未深入考虑主体(水资源)随时间变化的不确定性,并且所涉及的客体过于理论化、抽象化、笼统化,往往导致计算成果难以用于实践。本文将"设计"的概念和思维融入到水资源承载力之中,提出水资源设计承载力的确切定义,并界定其内涵。根据设计的供水保证率和发展模式分别计算相应的可供水量和用水量,基于供用水平衡,推求出可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经过分析和实例验证,证明水资源设计承载力计算简单且成果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