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敬涛 《轻工设计》2014,(32):171-171
伴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普及,在当前的现代社会中,电能成为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能,而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发展,人们对电能的输送和供应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数字化变电站应运而生,它比传统的变电站调试更具有效率性、安全性以及先进性。但是,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不断发展,其不足和问题越发明显,特别是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工作更具有难度。鉴于此,文章将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机电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的改变作分析,并分别探讨工厂调试与现场调试工作内容与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电网仿真中心动态模拟实验室对数字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级、网络化动态模拟实验的分析研究成果表明,对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的组网方案、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快速性问题、电子式互感器采样同步方案、变电站间电流差动保护的数据同步问题作为研究基础,以此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对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级网络测试的动模式实验方案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3.
变电站作为电力能源变送及分配的枢纽载体,是电力网络系统的主要环节,因而变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继电保护设备对变电站的稳定运行起着重大的作用,继电保护装置如果配置方案选择不当就会出现误动或者拒动都会给电网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本文阐述了云南电网220kV某变电站中所采用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各种保护的配合原则,并结合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实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变电站作为现代化变电站,主要由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等分层构建而成,而且变电站内智能化电气设备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变电站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和可靠。在数字化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对数字化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行中的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则会对变电站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结构特点来对其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有效的保证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陈新海 《轻工设计》2012,(22):162-162
本文以110kV电压的数字化变电站为例,对数字化变电站的过程层与间隔层的配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配置与实际应用的具体方案,并进行了母差保护以及双重化变压器的保护等。之后文章又将可靠性以及成本作为考虑的重点,又提出了一种简捷的方案,此种方案参考了继电保护的就地优化观念,主要囊括了主变后备的保护的高低压侧面进行就地优化,并且实行了单重化的配置;利用馈线到集成保护等多种不完全的母差保护取代了完全母差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10kV电压的数字化变电站为例,对数字化变电站的过程层与间隔层的配置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配置与实际应用的具体方案,并进行了母差保护以及双重化变压器的保护等。之后文章又将可靠性以及成本作为考虑的重点,又提出了一种简捷的方案,此种方案参考了继电保护的就地优化观念,主要囊括了主变后备的保护的高低压侧面进行就地优化,并且实行了单重化的配置;利用馈线到集成保护等多种不完全的母差保护取代了完全母差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王莉  蒋煜 《电子游戏软件》2014,(24):166-166
智能化、自愈化、自动化是我国的数字化变电站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数字化变电站也在不断的兴起。与此同时,电网继电保护领域的技术革新也在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而不断加快,实现了微电网技术、光电转换技术、智能开关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业进度有了前所未有的推进,随着工农业生产进程的加快,对电能的需求量加大,也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电保护是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对继电保护的技术的配置及应用是十分必要,正确的配置应用可以保证继电保护运行时不会发生误动作,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起到保障作用。本文针对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进一步阐述了智能电网继电保护装置简介、维护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家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成为当前变电站发展的主要趋势,而且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过程中,继电保护设备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更好的确保智能变电站的可靠性和速动性,则需要对智能变电站内部的继电保护系统进行统一的规范和配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基础与核心部分,其良好的发展建设与坚强智能电网的总体目标实现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继电保护装置作为变电站电力系统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证电能质量以及避免故障的再扩大和事故发生等各个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和配置方案出发,并就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电力系统中,运行电力元件时必须要处于继电保护之下,这样才能确保电力元件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和配置情况,并就智能变电站基点保护配置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进步对于电能的供应标准有了很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不仅要保证供电的稳定,同时还用还要在质量上有所提升。在电网运行中,变电站是电网的心脏,是输送电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要保护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其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十分重要,继电保护是在变电站设备及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快速的切断故障部位,从而保护电网的正常运行,减少因故障所带来的损失。本文详细阐述了青海电网现有330kV变电站中所采用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及各种保护的配合原则。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在蓬勃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电力事业中。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弥补了以往传统的变电站管理系统,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对数字化变电站的概念进行阐述,并与传统变电站进行对比,通过调查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提出进一步优化数字化变电站智能管理系统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型发电机的容量也随之不断增大,因此对于大型发电机组的系统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大型发电机组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特点,详细描述了大型发电机组微机型继电保护的配置。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将成为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半导体芯片技术、通信技术、现场总线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分层分布式的自动化系统结构被广泛采用,由于传统上相对独立的远动和继电保护的逐步统一,催生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国家电网也逐渐引入了智能配置。为了保障我国电网的稳定发展,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国相继开发了一系列与电站相关的技术,智能变电站就是其中一项新的技术。由于智能技术的引进为电站管理带来了较好的效益,所以该技术在电网应用系统中日渐广泛。继电保护配置,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防线,在维护电网的稳定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所以继电保护配置跟上智能电网的步伐是电网安全运转的基础。智能电网的很多技术是在传统电网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如三层两网的保护结构。智能电网的技术更新主要体现在由光缆替代电缆,并利用光信号取代了传统的信号传输模式,它对继电保护的灵敏性、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对继电保护配置的探析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在着重指出了智能变电站有经济性、技术性、节能性、分辨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给传统继电保护带来的一些挑战,进而提出提高继电保护配置的策略,以促进智能电网继电技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整定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圣源变电站及圣源纸浆公司电气主接线,紧密结合纸浆生产特点,对全站电气主设备继电保护整定方案进行了合理优化,以确保企业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王斌 《广西轻工业》2014,(9):167-168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资源优化配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校内实训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校内资源的优化整合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将校内实训基地整合成实践教学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其次是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实现校际实训资源的优化整合;第三是实施实训教学资源的校企优化整合,以校企互利双赢为目标,建立起长效合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配置,能够大大提高水土流失的治理效率,并且能够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就对水土保持优化配置具体措施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连接用户和热源极为重要的一环,换热站设计的合理性将会对供热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通过对某热网调研数据发现,在换热站中存在能耗普遍较高的情况。造成能耗高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换热站规模不合适、设备选型不合理、连接方式不恰当、运行管理不科学等。文章就某换热站中现存管理问题以及设备型号进行了大致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