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规划师》2015,(Z2)
深圳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其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随着机动车交通的快速发展而逐年下降,但最近几年又有回升的趋势,尤其是深圳市绿道网建成以来,绿道骑行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活动之一,并逐渐变成市民日常的交通出行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深圳市绿道规划对城市自行车交通产生的积极影响,从推广自行车文化、开展自行车教育和构建自行车通道网三个方面探讨了与绿道相结合的自行车交通复兴策略,以期为其他已建或在建绿道的城市发展自行车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内若干城市自行车交通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探讨了城市自行车交通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城市居民自行车交通出行空间分布特征与城市居民总体出行空间分布特征的比较分析,求得城市自行车交通空间分布的合理出行范围及在不同规模城市交通结构中可能分配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本文展示了荷兰、丹麦和德国如何使得自行车出行成为一种安全、方便和可行的城市出行方式.本文的分析采用了国家层面的数据,也采用了各国大大小小城市的案例研究.要提高自行车分担率,关键在于在交通繁忙的路段和交叉口设置自行车专用设施,并在大部分居住区实施交通静化的举措.荷兰、丹麦和德国为自行车出行划定了大量的专用道、提供了充足的自行车停放设施、将公共交通与自行车交通进行整合设计,对驾车人和骑行者进行系统的交通法规培训教育以及举办一系列推广活动以激发民众对自行车出行的热情并争取广泛的市民支持.除了支持自行车交通的政策和项目,荷兰、丹麦和德国还利用税收和行政手段使得小汽车在中心城区出行十分不便,并且成本昂贵.这些税收和行政手段涵盖了小汽车的拥有、使用和停放环节.另外,严格的土地使用政策促进了紧凑、混合的土地开发,促生了短距离出行并使得自行车出行成为可能.正是多层次相互促进的政策集合的协调实施使得荷兰、丹麦和德国三国在大力发展自行车交通上取得了成功.作为对比,本文也揭示了英国、美国自行车被边缘化,只占全部出行不到1%的困局.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为分析的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城市出行者自行车交通方式的选择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影响自行车出行的可测与不可测因素,通过出行者对出行方式特性的态度来研究其自行车方式选择行为,建立了两者之间的回归关系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出行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等不能直接观测的因素。针对从态度分析交通行为方法存在的不足,文章研究了通过出行者其他行为,来分析其自行车交通方式选择行为的方法。文章通过调查数据检验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效果,并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一定距离内除出行时耗,花费外,出行的舒适性与便利性等对自行车出行者的交通方式选择也有重要影响。文章的结论对于城市如何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居民出行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文章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6)
公共自行车在各大城市的建设运营为完善交通体系、方便居民出行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文章对南京浦口、桥北两个组团2015年1~9月的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进行了时间统计分析和空间可视化分析,并对不同出行目的下公共自行车出行的时空间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对比。研究发现,以通勤为目的的公共自行车出行耗时更短,在路径选择上偏向于快速通过性强的道路,而以生活为目的的公共自行车出行则耗时更长,路径选择多元,并注重骑行活动的多样性;公共自行车站点紧凑有序的空间布局结构可提高自行车的使用率。基于此,文章建议未来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布局应以不同区域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结构为基础,充分考虑站点布局与用地功能、空间形态的关系,以满足不同出行目的人群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国外城市规划》2009,24(2):122-122
武汉市大力倡导“绿色出行”,提高骑自行车出行比例.并将尽快恢复重建自行车道路网,交通规划部门已着手计划编制相关规划。今年白行车免费租赁点将扩至武汉三镇中心城区总计设置800个服务点.投放2万辆自行车,2011年以前.建成完备的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总计建设3000个服务点,投放6—8万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7.
章天宏  王卡 《建筑与文化》2021,(12):131-132
近年来,我国地铁站的建设得到快速发展,而自行车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补充方式,也给地铁站出入口带来了乱停乱放、干扰交通等一系列问题,自行车停放区设置导则在各大城市相继出台.另一方面,地铁站口自行车停放的主要区域为街道,其规划设置也应符合街道设计导则的导控要求.文章以杭州市三坝站作为案例,从两类导则中提取观察要素,对自行车停放区的设置现状进行调研,总结自行车停放区的规划设置问题,并为导则的构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绿色出行逐步成为居民日常出行的新趋势,该文通过分析昆明自行车交通出行现状,针对自行车交通出行空间被挤压、路网布局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备、管理体制不明晰、法规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从自行车交通路网系统规划、自行车道路及设施改善、发展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等方面考虑的自行车交通规划策略。希望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提倡自行车交通出行方式,充分发挥其环境友好、健康、安全、便捷的功能优势,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构建昆明和谐绿色的城市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自行车重回大众视野,自行车相关设施的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自行车道的优化与建设亦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国内的自行车道规划更多地依附于机动车道规划,缺乏基于自行车交通本身的研究规划。文章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居民的出行意愿,利用公共自行车数据,从出行时间、出行距离与道路通行流量等方面对厦门岛内居民的自行车出行时空特征及需求进行分析,发现居民对自行车的使用主要在于短途、通勤交通,而将出行特征与城市功能相结合则发现厦门岛内居民自行车出行可以划分为综合网络型、枢纽—节点型和向心型3种模式。根据居民的自行车出行特征与出行需求,提出用"片区+联络线"的结构重新构建厦门岛内自行车道系统,并对厦门岛内的自行车道规划提出优化意见,为中国大城市的自行车道优化、规划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出行是世界公认的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而当下的中国,由于快速机动化,各级城市的自行车出行的比例急剧下降.荷兰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中自行车出行比例最高、最安全的国家.在其历史上,自行车出行也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研究其自行车出行的演化历史及规划设计对于当下中国的自行车交通具有较强的实践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将荷兰自行车交通的使用历史划分为:开始使用自行车到高潮阶段、被小汽车出行压缩阶段和有意识规划引导阶段;进而分析了在此过程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及实施的政策.在此基础上,以具体的城市为案例,分析了荷兰为了鼓励自行车出行的所进行的各种规划设计.文章的最后部分,提出了对中国自行车使用政策及设计的几点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机非混行"带来的交通问题和保障自行车交通的合理发展,通过对以往规划和实践的反思,基于"机非分流"的思路,提出应用分区分级的规划方法开展大城市自行车路网规划的研究,并对分区的划分和交通策略进行了探讨。通过与传统自行车路网规划方法的比较,提出按功能分类将自行车道路分为四级:市级自行车通道、区级自行车干道、区内自行车集散道和绿色自行车休闲道;重新定位自行车各级道路功能,并分析各级路网上的路权分配、相应的指标设置。在构建独立的自行车路网的同时,重点考虑了自行车路网规划对城市路网规划与老城交通改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自行车道是自行车出行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自行车道路面分类、结构材料、结构设计的研究,为自行车道路面结构的设计提供依据及参考,以满足生态、低碳市政设施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低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向,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低碳交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重庆作为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受到局限。该文通过对重庆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选择主城区大学城作为案例对重庆市自行车系统实施方案进行研究,最后对自行车实施效果进行低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设低碳交通是实现我国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国内外生态城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提出低碳交通规划的体系框架以及各子系统规划的关键性策略,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交通规划为例,探讨低碳交通规划实践的具体路径和措施,包括以TOD模式引导城市交通和用地规划整合、构建"公交+慢行"优先的路网系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绿色公交系统、建设高品质慢行系统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存在的三大问题入手,提出针对公共自行车特性提高自行车品质、通过创新服务点建设模式解决服务点布局难题、以分级管理和“倍桩”模式解决租还车难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典型交叉口混合交通冲突分析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析了混合交通环境下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冲突情况 ,研究了这些冲突对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提出设置左转自行车相位和自行车、行人相位提前截止等解决方案。并建立了左转自行车相位设置流量临界值的概念和自行车、行人提前截止时间的计算模型。这些理论成果可用于解决混合交通环境下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的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reports the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valuing some of what are thought to be benefits of bicycle trails and lanes. First, an adaptive stated preference survey is used to measure how much travel time individuals are willing to spend to obtain particular features of on- and off-street bicycle faciliti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icycle commuters in Minneapolis and St. Paul prefer bicycle lanes on existing streets over off-street bicycle trails, and also prefer them over streets that have no onstreet parking but lack designated bicycle lanes. Second, I used home sales data to learn the effect of bicycle trail proximity on home value. Though proximity to bicycle facilities is valued differently for different types, it actually significantly reduced home value in suburban locations. Suburban home values were most reduced by proximity to roadside trails, which also reduced home values significantly in the cities. Proximity to other types of bicycle facilities in the cities did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 home values.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从分析传统建筑空间中表现出来的"留白"入手,分别从空间限定的弱化、场所功能的复合化、以及路径设置的多重化等角度,来探讨"留白"作为一种空间营造手法在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具体表现及对当代建筑设计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浅谈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勇  肖运勤 《山西建筑》2007,33(23):169-170
通过对旧电网结构及环网式接线供电方式的分析、对比,说明了环网式接线供电方式是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以求从整体上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从而促进人们经济生活高水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运用ObjectARX进行AutoCAD二次开发的实现过程。内容包括建立设备图库、设备数据库,对设备图库、数据库进行操作。本实例可以直接安装,安装过程中通过修改注册表,实现应用程序直接加载,直接运行,操作简便,是工程应用中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一个很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