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福建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2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100%,按1996年标准,福州、厦门按GB3095—2012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评价.空气质量迭标天数比例分别达94%和93-4%,从PM2.5日均值看,达标天数比例为94.8%和97%。  相似文献   

2.
阐述PM2.5的来源及其危害性,分析厦门市空气质量现状和PM2.5污染的特征.提出通过做好节能工作降低PM2.5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节能与环保》2012,(10):13-13
即日起,市民只要登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的“空气质量发布平台”,就可以实时了解自己周边的PM2.5浓度情况。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开始实时发布20个PM2.5站点试运行监测数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已完成全市35个监测点的PM2.5监测设备安装,待完成设备调试后,将实时发布剩余15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  相似文献   

4.
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雾霾真相——京津冀地区PM2.5污染解析及减排策略研究》报告称,煤炭燃烧排放出的大气染污物是整个京津冀地区雾霾的最大根源。京津冀地区若要在2022年实现空气质量迭标.必须要削减80%的PM2.5排放.燃煤削减将是减排关键。  相似文献   

5.
针对20世纪以来国内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新进展,着重分析了美国、欧盟、世界卫生组织(WHO)、日本以及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就主要污染物控制项目、浓度限值、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及标准实施要求等进行了对比和讨论.结果发现:PM10、NO2、O3、SO2、CO和Pb等仍是当今世界各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主要控制污染物,日本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及中国都开始将PM2.5 纳入评价体系;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都有增加苯、重金属等污染物的趋势,我国则是已经将这些评价指标列入参考浓度限值之列.  相似文献   

6.
《能源》2014,(2):32-33
2014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汽油国IV标准。作为治理大气污染、雾霾重要手段之一的油品升级将对未来油品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我国近二三十年雾霾问题目益严重,主要是人为排放的大气溶胶显著增加所致。其中,机动车排放是PM2.5重要来源之一,如北京PM2.5中机动车贡献23%。我国油品标准升级,要求逐步降低油品中的硫、锰、烯烃、芳烃等造成大气污染物质的含量。油品升级将带动三大行业变化。  相似文献   

7.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4月16日发布的PM2.5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本地污染占64%至72%,区域传输占28%至36%。北京地区PM2.5本地排放源以机动车、燃煤、工业生产、扬尘为主。分别占比31.1%、22.4%、18.1%和14.3%。机动车排放污染是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积极促进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是减少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主要阐述了PM2.5值的意义、PM2.5值的来源、PM2.5的危害以及PM2.5目前的现状等等,并且简单介绍了其与PMIO相比,目前所面临的防控难点,基于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生存环境,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9.
北京PM2.5与冬季采暖热源能关系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严重灰霾天气,北京市政府采取了热电联产“煤改气”(使用大型燃气热电联产全面替代大型燃煤热电联产)措施。这个措施对减少灰霾、改善空气质量有多大的作用呢?针对此问题,本文首先研究了PM2.5的形成机制与造成严重灰霾的关键因素,再比较冬季采暖各种热源所造成的污染物排放量,通过定量的计算比较使用燃气热电联产供热和燃煤热电联产两种方式供热对PM2.5形成的贡献。研究表明:减少NOx排放量是治理PM2.5的关键,而热电联产“煤改气”措施并不能显著降低NOx排放量,反而会大幅增加天然气用量,造成用气矛盾,因此不宜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来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某办公室PM10与PM2.5的实测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新型便携式气悬颗粒物监测仪,测定了太原市某办公楼室内外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室内外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PM10和PM2.5分别超过了我国国家二级标准和美国二级标准。吸烟室的颗粒物浓度高于无烟室,吸烟对PM25浓度增加有很大的贡献。室内颗粒物污染比室外严重,吸烟室和无烟室的颗粒物浓度I/O(室内/室外)值均大于1,室内污染源是造成室内颗粒物浓度高的主要因素。室内外的PM2.5在PM10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吸烟室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晋城市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项目中,颗粒物由原来空气质量周报的TSP变为PM10,为此,晋城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对PM10与TSP进行了对比实验,PM10与TSP质量浓度比值的均值为0.37,PM10与TSP单项污染分指教比值的均值为0.66。  相似文献   

12.
舟丹 《中外能源》2013,(6):92-92
防治雾霾,需要重点降低环境空气中的PM2.5浓度,将能源利用作为防治PM2.5污染的重点领域。例如,京津冀地区PM2.5来源:燃煤34%、机动车燃油16%、工业生产15%、扬尘7%、餐饮6%、其他来源17%。初步估算,京津冀地区与能源利用相关的PM2.5排放占比达到约70%。当前,降低能源行业PM2.5污染的方案基本上集中在末端污染物的技术减排,只能“治标”而难以“治本”。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从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入手,对能源发展的总量、结构、布局、流向等进行长远规划与统筹谋划。  相似文献   

13.
鞍山PM10已成为重要的持续污染物,选用2009年鞍山市空气质量日报和逐日ρ(PM10)监测资料,分析了鞍山地区空气受污染状况,指出,近年来鞍山市PM10持续污染有加重趋势,各站点具有同步性;PM10持续污染存在着春、秋次数多,概率大,相对湿度、风速和风向对其影响较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家颁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介绍了PM2.5细粒子污染的空气质量指示意义,分析了PM2.5的直接和间接污染来源,以及由污染引发的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白韫雯  杨富强 《中国能源》2013,(4):15-19,42
针对2013年春季中国中东部出现的严重灰霾空气污染,本文提出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1970年以来治理空气污染和减少PM2.5的经验教训。作者总结了美国在治理PM2.5污染的7条主要经验,即立法、执法和惩罚措施,城市治理重点,空气质量标准和监测标准的推进,空气污染的区域联防联控,全污染控制和低碳协同效应,改变能源结构和采用经济手段减少机动车污染等。并指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污染者付费等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同时美国在治理空气污染的教训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16.
北京     
《节能与环保》2012,(6):13-13
北京10月底前开测PM2.5北京、天津、上海在内的74个城市的505个国控站点要在10月底开展完成PM2.5监测的试运行,12月底前公布监测结果。环保部表示,评价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都是以国控站为准。目前北京市拥有包括12个国控站点在内的27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今年北京将建成包括3~5个路边交通站点在内的35个PM2.5监测站。  相似文献   

17.
近期,大气污染,尤其是PM2.5污染泛滥我国东中部大部分城市,危害极重,广被诟病。 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这类颗粒物本身危害不大,但关键是它可以作为载体,吸附住氮氧化物、硫酸盐、汞和其他病毒等有害物质,直接进入人体的终末端支气管一直到肺泡,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就一直囤积下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本地化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WRF-CMAQ对杭州市G20峰会保障期间空气质量进行了多种排放情景下的数值模拟,评估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效果。同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管控措施的改善效果进行分区域、分行业的效果分担研究,并结合2015年排放源清单及气象条件分析了气象因素与人为因素对污染物减排的贡献。结果表明:G20保障措施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杭州市会期空气质量,会期前采用的应急措施也行之有效;期间杭州空气质量的改善主要来自于杭州本地的污染管控,但对长三角地区进行管控也是必要的;重点行业的管控对改善PM2.5污染状况非常重要;气象条件对杭州市会期空气质量存在着一定影响,但G20保障期间PM2.5和O3浓度的改善大部分是人为因素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分布式能源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近期北京、河北、山东等多地空气质量达严重污染,PM2.5指数直逼最大值,严重破坏了环境,对居民身体危害甚重;经研究发现,污染源来自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等,但主要来自于火力发电厂的煤炭燃烧,因此,如何降低煤炭在中国能源发展模式中的比例,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分布式能源可梯度利用、洁净环保等诸多优点,政府已提出了诸多对分布式能源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分布式能源在中国面临巨大发展空间,未来十年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年初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雾霾污染之后,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治理PM2.5环境污染问题,但纵观相关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的应对策略,无论是推进提高车用燃油品质,还是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都只能治标,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PM2.5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