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5.
扭曲管传热性能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扭曲管强化传热性能,通过建立模型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扭曲管及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普通椭圆管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扭曲管和椭圆管管内流体努塞尔数Nu,压力降Δp和管内综合性能评价因子η随雷诺数Re的变化情况,在Re为800—2 000时,扭曲管管内Nu是普通椭圆管的2—3倍,综合传热性能是椭圆管的1.5—2倍。得出了扭曲管可以很好地加剧管内流体湍流、强化管内传热,特别适用于管内流体在低雷诺数范围内的传热,是一种十分高效的强化传热管。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Fluent软件对缩放管和光滑管管外相变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质量流量、热流密度的变化对螺旋管管外沸腾换热系数的影响。模拟得到了缩放管管外饱和泡状沸腾过程中体积含汽率的分布规律和换热系数;并和光管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缩放管外侧能够很好的强化沸腾传热。 相似文献
7.
利用CFD技术对圆盘板上开不同直径孔的缩放管盘环式换热器壳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圆盘板开孔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圆盘板后侧流体的流动状况,且开孔后圆盘与圆环折流板之间的流体压力分布较均匀;开孔直径越大,换热器的壳程传热系数和压降均越小,综合性能越好;开孔直径不宜过小,适当地开孔才能有效地提高换热器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数值模拟,以水为工质,研究了湍流时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管间的传热综合性能,并与无支撑光滑管管束、无支撑缩放管管束及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传热综合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间流体速度场与温度场之间的协同性。结果表明:旋流片支撑急扩慢缩型缩放管管束相对急缩慢扩型具有更好的传热综合性能,且都比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的传热综合性能好,但二者都没有对应的无支撑缩放管管束综合性能好;具有小角度跟大扭率结构的旋流片更有利于旋流片支撑管束传热综合性能的提高;相对旋流片支撑光滑管管束与无支撑缩放管管束,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强化传热的原因在于传热场协同的增强作用更为明显。考虑管间支撑物支撑管束与抗振的必要性,旋流片支撑缩放管管束是一种高效的壳程强化传热措施,文中条件下通过优化,最大传热综合性能能达到1.057。 相似文献
9.
突扩管内部流体流动性能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扩管作为一种特殊的管道,是两种或者多种截面发生突变的管道。为了考察突扩管内部流体流动的具体形态,采用Fluent软件对突扩管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考察其内部压力云图和温度云图,通过改变突扩管管径和进口流速,考察其对传热系数K和压降Δp的影响。结果表明,突扩管内部压力云图和速度云图可以分为细管区域和粗管区域两部分,流体在远离截面突变处呈稳定状态,在截面突变处出现死区;随着突扩管管径的增大,K呈减小的趋势,Δp呈增大的趋势,K/Δp呈减小的趋势;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大,K和Δp均呈增大的趋势,K/Δp呈减小的趋势。所得结论对突扩管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In this paper, the standard k-εtwo-equation model is adopt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fully developed flui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a spiral finned tube within a cracking furnace for ethylene manufacturing. By variable transformation, the orlglnal 3-D problem is converted into a 2-D problem in spiral coordinates. The algorithm of SIMPLEC is used to study the fully developed fluld flow and heat transfer in the spiral finned tube at constant periphery temperature and constant axial heat flux, The computed results agree pretty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from the industry, Further studies on the fluid flows and temperature profiles at different Reynolds numbers within straight and spiral finned tubes are conducted and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are explored.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spiral finned tube, pressure drop increases to a great extent whereas heat transfer tends to be decreased. 相似文献
13.
利用GAMBIT软件,建立管壳式换热器壳程流场简化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设定各边界;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有限元计算。通过设定求解器类型、具体边界条件值以及松弛因子,对模型进行迭代计算。对壳程流体的压力场、温度场和速度场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可为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换热器传热数值模拟的两个假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管壳式换热器的数值模拟所采用的数值模型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列出了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和管程数值模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接着对换热器的整体传热模拟作了简化,提出两种假设,并举例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温度场的分布与假设相近。这样对换热器的数值模拟给出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17.
18.
运用大型CFD分析软件FLUENT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1/4椭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程的传热及阻力性能随螺旋角度变化的规律. 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1/4椭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及壳程阻力性能都随着螺旋角度的增大而减小,其中以螺旋角度为35o的综合传热性能最好. 此外,在相同的螺旋角下,1/4椭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综合性能优于1/4扇形螺旋折流板以及普通弓形折流板换热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