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73型找水仪用来测量油井的体积流量和含水率两个参数,计算得出分层产油量和分层产水量。在使用73型找水仪中发现,当合层流量较低时,测量的含水率值总是偏高。解释规则中曾规定,合层流量小于10方/日以下者不解释,并误认为这是油井“死水”的影响。实质上,这种现象是客观的正常反映,因为73型找水仪的测量结果不是反映含水率,而是反映持水率。油水两相滑动现象的存在导致在低流量时持水率大于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多参数找水在油气水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地面与井下的流体环境不同,井下流体产状与地面产状又有不同,多相流体间存在滑脱等影响,因此,找水录取到的产液及含水率值在两相分析的情况下与实际状况存在差距;引入流体力学理论建立滑脱速度模型,把多参数找水测得产液及含水通过气-液和油-水滑脱进行叠加校正,得到井下实际流体体积流量和含水值;把多参数找水测得井下状态的压力、温度等数据用于气液密度及溶解油气比的计算,再通过气态方程和气体压缩因子计算井下各测量点原油体积系数,建立各找水测量点的井下状态与地面标准状态的气-液流量及含水关系模型.从而,通过多参数找水的压力、温度、流量、含水等参数得到地面脱气原油、伴生气、溶解气、水的体积流量,克服了两相分析的不足.通过实际应用,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阻抗式产液剖面测井仪应用阻抗传感器测量井下油、水含水率,已成为高含水油田产液面剖面测井的主要技术,该仪器能够在水为连续相时进行测量,不受温度及矿化度的影响,且受流态影响较小.目前油田井下产气现象普遍,气体的产生影响水为连续相测量的精度,排除气体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脱气是提高含水率和流量测量精度的有效手段.此设计方案将气液分流的方法应用于阻抗式产液剖面测井仪,分流气相,单独测量油水部分的流量和含水率.  相似文献   

4.
电容法测量含水率原理及其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容法是测量生产井产液含水率的一种主要方法。按其传感器的测量方式可分为环空式和取样式两种,环空式用于连续测量或点测,取样式用于点测。大庆油田应用的69型找水仪是采用环空式传感器进行集流点测,73型找水仪是采用取样式传感器进行集流点测,引进的含水率计是采用环空式传感器连续测量。实验室校验和现场应用表明,取样式的分辨能力符合要求,而环空式的分辨能力低,在高合水时甚至失去分辨能力。本文试图从探讨电容法的方法原理入手,讨论影响分辨能力的因素及应用效果。由于油水两相流滑动的影响,传感器实测的是视含水率,经过校正才能得到含水率。  相似文献   

5.
陈丰  范小敏 《石油仪器》2003,17(3):25-27
根据高频电磁波通过含水率不同的油水混合介质时会产生不同的相位移,设计并研制出同轴相位含水率计。它采用同轴线作传感器,通过测量传感器两端电磁波的向移量来确定油水混合介质的含水率,可实现连续动态测量。当含水率超过70%时,仪器响应电压基本不受流量影响,对于高含水油田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牛为民 《石油仪器》2010,24(6):54-56
随着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的深入,为满足油田快速上产需要,开展了海拉尔盆地不同类型油藏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测井技术研究,了解已开发油田不同储层的动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指导油田综合调整和开发调整。文章在介绍海拉尔油田目前规模应用的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和产出剖面组合测井技术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注入井示踪相关连续测井等注入剖面测井新技术和溢气型同轴线相位法环空找水、低产液井油流量测量等产出剖面测井新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海拉尔油田的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由于油井产出气的影响,涡轮流量计测得的产量要比井口量大很多。这是困扰环空测井的一个难题。文章提出了采用溢气型集流伞,在井下对气液进行分离,使流量的测量更加符合实际产量。该技术在多相流实验室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导传感器的电导式相关流量计具有无转动部件、无阻流元件、不受井内异物影响等优点,可应用于油田油水两相流的测量。通过室内模拟井标定及现场实验,对阻抗式过环空找水仪的产液和含水两项指标测量的适用条件、重复性、稳定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现场应用试验证明,在高含水率情况下,电导式相关流量计完全可取代传统涡流流量计,并适于涡轮流量计所不适用的砂井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在三相流实验装置上采用伞式集流器对涡轮流量计在气/水两相流及油/气/水三相流中进行实验,获得了涡轮流量计在气/水两相流及油/气/水三相流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分析气体对涡轮流量计测量流量的影响。在气体流量较低时,涡轮流量计与液相流量的响应关系受油水两相含水率的影响较小,可以将油/气/水三相的流量测量问题简化成气/水两相的流量测量问题。气体会对涡轮流量计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当气体流量为3m3/d、液相流量小于10m3/d的条件下以及气体流量大于3m3/d的条件下,液相流量测量误差大于10%。  相似文献   

10.
同轴相位环空找水仪在油气水流量模拟实验装置中进行刻度和监督检测。含水率检测采用了取5个固定流量和一个检测流量,在固定流量的情况下配以不同的含水比进行刻度和检测。文章给出了4支同轴相位环空找水仪的含水率刻度图版,计算了4支仪器的引用误差,对刻度图版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不减少流量点减少含水率测量点的情况下与减少流量点不减少含水率测量点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仪器的引用误差,与仪器原来的引用误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作为研究工具,以真实的反应液相和气相为物系,利用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及标准的k-ε湍流模型建立了固定床反应器内构件-溢流型分配器的数学模型.在与文献中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数学模型正确的基础上,从气相入口结构、液相入口排布方式和碎流板结构等方面对溢流型分配器进行结构优化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模...  相似文献   

12.
最小二乘加权法在多相流计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多相流量计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数据采集,运用最小二乘加权法对采集到的试验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并通过VisualC++编程实现高斯消元法求解方程。试验数据表明:液相总量相对误差在±5%以内,液相含水率相对误差在±1.5%以内,气相相对误差在±20%以内。该计量精度可以满足油田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冬季,天然气集输干线内易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将甲醇作为抑制剂注入到管线内是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以降低管线内注醇量为目的,分析现有HYSYS软件注醇量计算模型的不足有:无法适用于苏中气田集输干线,缺少管线内气相含水量计算.从完整模拟苏中气田集气站内天然气集输工艺流程的角度出发,基于上述软件搭建了适用于苏中气田的注醇量计算...  相似文献   

14.
掌握天然气管道内固体颗粒物的含量情况对于分离过滤设备的选型、制订合理的生产运行方案非常重要。常规离线检测技术取样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反映管道中固体颗粒物含量的变化情况,已有在线检测技术需前置体积庞大的减压装置,操作繁琐,且在减压装置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节流作用会使得高压天然气管道中有液滴析出,影响在线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为此,研发了一套可以直接对高压天然气管道内固体颗粒物进行在线检测的装置,该装置去除了减压装置并提高了检测仪的耐压能力,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携性好。应用该装置对国内某天然气计量站高压多管旋风分离器进出口管道内固体颗粒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得其中位粒径范围为1.34~3.40 μm,与离线检测方法测得的结果(1.36~2.55 μm)较为接近,表明该技术可较准确地快速检测出天然气管道内固体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分布,并可实时监测其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三相流测井中,流量测量是油气水三相的总体响应,无法直接获得分相流量,给测井资料的解释带来很大困难。采用光学多普勒-反射波法,利用光学多普勒效应测量流体中气相的流速,利用反射光波强度测量持气率;通过非集流的方式,在基本不改变流体流动状态的情况下,实现井下多相流中气相流量测量。测量数据反映了被测流动截面上不同介质的光学特性,由计算机根据特定算法将其转化为图像像素,进而重建和显示气相截面图像。该测量方法可实现同一界面上多点测量和多界面测量,可以获得多相流体流动截面的相态分布和速度分布的清晰图像,实现真正的流动成像测量。  相似文献   

16.
水平井油水两相产液剖面解释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中因重力差异普遍存在层流,且流型受井斜角度影响变得复杂,致使测量仪器及测量参数发生变化,传统的滑脱模型已不适用于水平井产液剖面解释。文中分析了水平井油水两相流流型特点,探讨了水平井集成化测量仪器油水两相产液剖面解释方法,并对某井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有计量技术的分析研究,研发了适合于螺杆泵、无杆泵采油方式的油井产液量、产油量及含水率测量技术,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液量含水自动计量撬。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表明,该计量撬运行可靠,测量结果准确度高,产液量和产油量测量结果误差在±10%以内,含水测量结果误差在±5%以内,满足油气田地面工程油气集输处理工艺设计规范的要求。液量含水自动计量撬的研究应用能简化油田集输工艺,减少地面建设费用,解决了针对螺杆泵、无杆泵等采油方式无有效单井在线计量方法的难题,填补了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8.
垂直管中三相流分相含率测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集流型涡轮流量计与放射性密度计、持水率计在大庆生产测井研究所油、气、水三相流流动环路中的实验数据,本文提出了用于确定油、气、水三相流分相含率的测量模型,用此模型预测的油、气、水分相含率与流动环标定的数据进行了对比,在规定的实验范围内,取得了较高精度的油、气、水分相含率预测效果,为油井三相流测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注空心球多梯度钻井中分离器位置等关键参数对气侵识别时间的影响,文章考虑多梯度钻井参数、井筒与地层间能量交换对井筒内混合流体的物性参数、气液两相流的瞬态传热过程与流动规律的影响,建立了多梯度钻井瞬态气液两相流新模型,研究了不同多梯度参数对气侵识别时间和井底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对在不同影响因素条件下的气侵时间进行了无量纲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空心球体积分数、密度或分离器级数条件下,溢流量和井底压力变化包括“线性分布”和“指数分布”2个阶段;在不同分离器位置条件下,溢流量和井底压力变化包括2个“线性分布”阶段和1个“指数分布”阶段;指数阶段中钻井液池递增速率显著增大可以作为气侵识别的早期信号;0.8 m3溢流量作为气侵监测的阈值时,空心球体积分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溢流量变化规律作为气侵早期监测的依据会更准确;分离器数量的影响程度最小。该研究成果可以为注空心球多梯度钻井的早期气侵监测提供理论参考,对下一步的井筒压力有效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