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了获得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应用低能N+注入技术对黑曲霉菌株Au进行了诱变选育,同时研究了N+注入对菌株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影响。通过几轮注入之后,最终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Au 0847其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到13.75 U/mL,比原始菌株Au提高了106.8%,且遗传性能稳定。经过进一步的发酵优化,该菌株最终β-葡萄糖苷酶活力达到30.53 U/mL。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采用不同剂量低能N^+注入小麦种子,研究种胚在萌动的不同阶段反转录转座子WIS2-1A的表达活动,分析低能N^+注入对WIS2-1A表达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显示种子培养初始的60 h内,室温对照组、真空对照组、0.5×10^17 N^+/cm^-2注入组和1.0×10^17 N^+/cm^-2注入组的种胚中,反转录转座子WIS2-1A始终维持低水平的表达,且随着种子培养时间延长,表达活性显著下降。经过0.5×10^17N^+/cm^-2处理的小麦,在培养30 h时,种胚内WIS2-1A的相对表达量最高,达到对照的138倍。该发现表明反转录转座子WIS2-1A可能在低能离子束对当代小麦的诱变效应中起一定作用。掌握WIS2-1A对不同剂量低能N^+注入的敏感性和它的表达活动规律,能够为低能离子注入生物有机体产生诱变效应的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低能N+注入诱变选育威兰胶高产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低能N 束对威兰胶生产菌进行了辐射诱变选育研究.能量为20keV,注入剂量为20×1014/cm-2时,筛选出一株高产菌株Alcaligenes sp.NX-3-1.结果表明,摇瓶发酵中诱变菌威兰胶产量比出发菌高27.5%;在7.5L发酵罐上,Alcaligenes sp.NX-3-1菌生长速度比出发菌快,生物量高,底物葡萄糖消耗量多,威兰胶产量较出发菌有明显提高,最高达26.4g·L-1. 相似文献
5.
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SEM)对低能离子(N+)注入纤维素粉微观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能离子辐照使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均发生了断裂;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纤维素相对结晶度逐渐减小,当注量增加到1500×1014cm-2时,相对结晶度较对照减少6.84%;纤维素颗粒直径逐渐变小,纤维变得越来越不完整,纤维表面出现较明显分层脱落现象,大多呈现的是细小碎片。 相似文献
6.
7.
8.
应用GCAS曲线方程对不同能量N+诱变B.trispora(-)菌存活率-注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拟合,构建了存活率-注量效应模型。结果表明,三种能量的存活率-注量变化趋势均符合GCAS方程曲线,且拟合优度R2均在0.9834以上。利用存活率-注量效应模型对N+诱变B.trispora(-)菌的马鞍型存活率曲线进行合理的解释,对B.trispora(-)诱变选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他霉菌的低能离子辐照诱变选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V 注入方法制备了能够吸收可见光的TiO2薄膜.紫外-可见光谱表明,随着V 注入量的增加,TiO2薄膜的光学带隙宽度减小.对注入后的TiO2薄膜退火可进一步减小光学带隙宽度.荧光光谱和可见光光催化实验表明,V 注入量为1×1016 /cm-2时,TiO2薄膜有最佳可见光光催化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了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ES-2为出发菌株。进行诱变选育抗菌脂肽高产菌株。研究了不同注入剂量对存活率和正突变率的影响,并获得一株抗菌脂肽高产菌,命名为淀粉液化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ES-2—4。与原始菌株相比,脂肽含量提高了15.2%。此外,对突变株的发酵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B.amyloliquefaciens)ES-2-4的延滞期短,稳定期长,脂肽产量高,其发酵性能有利于脂肽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1.
12.
13.
N+离子注入对三孢布拉氏霉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N 离子注入对三孢布拉氏霉菌(Blakesleatrispora(-)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的影响,以及对菌体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 能力和菌体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的影响.结果表明,B.trispora㈠经N 离子注入后CAT酶的活性均低于对照水平,POD 和 SOD 酶的活性以及清除O2和·OH 的能力随着注人剂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而菌体总抗氧化能力在N 注量为6.0×1015cm-2处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加,在N 注量为1.2x1016cm-2处增至最大后逐渐下降.由此推测,离子注入B.trispora(一)所诱导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是导致B.trispora㈠注量一存活率曲线呈现"马鞍型"变化趋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由弗里曼离子源在惰性气体辅助下产生Ca+、He+离子的研究及其分别注入钛膜与纳米膜的微结构分析。Ca+注入Ti膜样品的XPX分析表明 :在 1× 10 18注入剂量下 ,Ca的含量达 33% ,注入Ca在钛表面主要形成CaTiO3、CaO和TiO2 的化学结合的方式与钛基体连接 ;He+注入纳米钛样品的XRD的衍射谱在 15°—4 0°范围内明显分裂及变得较为尖锐 ,由谢乐公式计算出XTA0 5 - 4的纳米膜的平均晶粒粒度已增大为190nm ,证明纳米膜内层晶粒度确有一定长大。而AFM在微米视场下观察到纳米钛膜的表层粒子粒度虽有所长大 ,但在纳米视场却观察到大量的亚结构 ,表明在高剂量注入下 ,存在纳米钛膜表层粒子同时又被碎化成微晶的重要现象。 相似文献
15.
通过Ti离子单注入或与Ag离子顺次注入、结合后续的N2气氛下热退火处理,在SiO2基体的浅表面层合成TiO2纳米结构,详细研究了该纳米结构的形貌、结构、光学特性及其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Ti离子单注入或与Ag离子顺次注入并经热处理后均能在SiO2中产生TiO2纳米颗粒,700℃退火后形成的纳米颗粒主要为锐钛矿相,继续升高退火温度,TiO2纳米颗粒逐渐转变为金红石相。Ag的附加注入不仅能促进TiO2纳米颗粒的生长,而且可以降低其形成的温度及光学带隙。此外,光催化实验结果还显示,Ag的附加注入能够提高所合成的TiO2纳米颗粒光催化活性。结合光致发光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结果分析并给出了附加Ag离子注入导致所合成的TiO2 纳米结构光催化活性提升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6.
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胎/胚对其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表明,1Gy、10Gy和100Gy的α粒子注入拟南芥胚后,胚的发芽率均达96%以上,α粒子注入对胚生活力的影响体现在发芽势,照射1Gy发芽势呈升高趋势,剂量大于10Gy发芽势低于正常水平。主根长度的变化趋势与发芽势一致,100Gyα粒子注入使主根的重力敏感性降低,而在竖直的培养基上呈“S”型生长。Vc清除过氧化氢实验表明,100Gy的α粒子注入的拟南芥胚,在含0.2mmol/LVc的MS培养基上,根的重力敏感性恢复正常。α粒子注入引起的重力敏感性及根长等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过氧化氢的产生有关。过氧化氢酶、丙二醛的含量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而SOD活性在100Gy时降低。该研究表明,α粒子注入可能通过诱导信号分子过氧化氢的增加,引起生理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N+辐照非注入因素对微生物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低能N 辐照Escherichia coli LE392前非注入因素如干燥、真空及菌悬液室温静置时间对其存活率的影响在本文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干燥过程中E.coli存活率并非稳步下降,而存在一个瞬间急剧降低的现象;干燥样品放入真空靶室的瞬间,真空对E.coli的致死作用最大,随真空处理时间的增加E.coli存活率虽有下降但不显著;E.coli菌悬液室温放置过程中随时间延长其真空的耐受力也相应增加,分批培养的方法为研究提供了状态一致的新鲜样品,避免了由于注入样品间状态差异所引起的试验误差.在控制非注入因素的条件下,将N 1×1014 cm-2和3×1015 cm-2注入E.coli后,相同剂量不同批次间E.coli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19.
4β,15-二乙酰氧基-8α-(3-甲基丁酰氧基)-3α-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简称T-2毒素,分子式见反应式中I)属于一种真菌毒素,人畜中毒后可引起呕吐、大量出血、皮肤奇痒、痉挛、抽搐等各种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为了建立放射免疫测定法和进行皮肤毒理学的研究,制备了[~3H]-T-2毒素。 相似文献
20.
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对辐射和化学损伤小鼠的防护作用及其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我所自行合成的新型雌激素类化合物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观察其对受致死剂量(8.0Gr)^137Csγ射线照射IRM-2小鼠30d存活率的影响,以及药物对注射环磷酰胺(CY)所致的IRM-2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了其与炔雌二醇(EE2)对昆明种雌性小鼠的雌活性。结果表明,5mg/kg、7.5mg/kg、10me/kg三个不同剂量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药物注射组,30d存活率分别比单纯照射对照组提高55%、85%、75%(P〈0.01),保护指数分别为1.99、2.56、2.46;同时,药物可明显保护环磷酰胺所致的小鼠造血系统功能的损伤。与EE2相比,该药物雌活性约为其1/10000。因此,17aα-D-高炔雌二醇-3-乙酯对γ射线及化学药物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且该药的雌活性低,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