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贾文志  朱志荣 《化工进展》2013,32(10):2480-2485
目前,全氟甲基乙烯基醚作为一种重要的含氟单体,在新型的氟塑料和氟橡胶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对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和专利进行了总结,将现有的合成全氟甲基乙烯基醚方法分析归纳为:四氟乙烯法、热解法、还原法和六氟环氧丙烷法。通过对上述4种合成方法地详细介绍,较全面地综述了全氟甲基乙烯基醚4种合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分析了不同的合成方法在工业应用上的利弊,认为改进提高新的实验室合成技术是今后实现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一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全氟杂氧酰氟(CF_3OCF_2COF)为原料,在非质子极性溶剂存在下与六氟环氧丙烷(HFPO)进行加成反应,然后通过成盐反应与脱羧反应得到一种氧杂短链全氟烷基乙烯基醚(CF_3OCF_2CF_2OCF=CF_2),氧杂短链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可以与四氟乙烯等单体进行共聚合成具有良好低温力学性能的改性全氟醚橡胶(FFKM)。  相似文献   

3.
全氟羧酸单体是合成全氟离子交换膜的重要单体。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全氟羧酸单体(全氟烷基乙烯基醚)的多种合成技术及进展,并对各条合成路线进行了分析,同时国内的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全氟酰基过氧化引发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全氟酰基过氧化物引发剂的优点、合成方法及其用途。通过全氟酰基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烯类单体(如丙烯酸、乙烯硅等)可在相应聚合物链上引入氟端基,氟端基聚合物具有极强的表面活性,当水溶液中或聚合物混合物中含有极少量的氟端基聚合物时,即会发生向表面的强烈吸附现象。并简要地介绍了它作为对芳环、芳杂环有效的全氟烷基化试剂及烯烃聚合的引发剂在合成含(全)氟功能化合物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六氟环氧丙烷三聚体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制备了2,5-二(三氟甲基)-3,6-二氧杂-全氟-1-壬酰胺基丙基二甲基丁基溴化铵(FOAB)。通过1H NMR、19F-NMR表征了FOAB的结构,且测试了FOAB的表面张力和热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新型季铵盐型氟碳表面活性剂FOAB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以及良好的热稳定性。另外,从六氟环氧丙烷三聚体出发制备了一种含氟单体(FOE),并将FOAB作为乳化剂应用于该单体的乳液聚合中,实验发现FOAB的乳化效果极佳,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六氟环氧丙烷(HFPO)是有机氟化合物中重要的化合物,它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能,是合成具有时代特征的高聚物—全氟烷基乙烯基醚一四氟乙烯共聚物(PFA)和全氟离子交换膜用树脂单体的重要原料;HFPO 直接开环聚合,可获得性能优异的全氟醚油;在 Lewis 酸作用下还可转化为六氟丙酮,作为进一步发展其它含氟合成物的基础。目前,HFPO 的合成,无论是碱性双氧水低温氧化法或氧液相氧化法,均离不开基本原  相似文献   

7.
全氟羧酸酯乙烯基醚用于多种含氟聚合物的改性,合成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等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也可以合成含氟醚类的绿色可降解表面活性剂。采用3-羧酸甲酯全氟丙酰氟与六氟环氧丙烷进行加成反应,然后脱羧制备全氟羧酸酯乙烯基醚。  相似文献   

8.
朱友良 《浙江化工》2005,36(2):31-33
综述了用作氟聚合引发剂的全氟丙酰过氧化物的合成工艺:由全氟环氧丙烷在碱性条件下异构化制得全氟丙酰氟,由R225ca经光化学反应、或由氟丙羧酸氯化合成全氟丙酰氯,然后由前驱体全氟丙酰氟或全氟丙酰氯进行过氧化制得全氟丙酰过氧化物.在分析了各步反应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的全氟丙酰过氧化物的制备工艺路线:采用羧酸氯化制备全氟丙酰氯的工艺路线、再结合反应精馏技术,使反应和分离过程一体化,实现目标产物全氟丙酰过氧化物的合成和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9.
全氟环氧丙烷的电化学法合成研究Ⅱ全氟丙烯的环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全氟丙烯在含溴阳极液中的溴醇化和在碱性阴极液中的皂化,合成了全氟环氧丙烷,实验探讨论了有机溶剂、相转移催化剂、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溴电解质溶液可以电解再生并循环使用,节约原料,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10.
研究比较了几种高效萃取溶剂萃取蒸馏分离六氟丙烯与全氟环氧丙烷的效果,提出了提纯全氟环氧丙烷的新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溶剂萃取蒸馏提纯全氟环氧丙烷是一种经济可行、高效的途径,产品纯度达到99.6%。  相似文献   

11.
羧甲基纤维素的环氧氯丙烷交联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对纤维素原料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成品进行交联改性,采用两种不同的反应途径制备交联改性的CMC产品,通过对各自产品粘度随温度的变化以及透光度、耐温性的研究,发现先羧甲基化后交联的产品的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2.
三乙胺催化合成2-羟丙基甲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乙胺为催化剂,环氧丙烷和甲醇为原料合成2 羟丙基甲醚。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初始压力0 1MPa;反应温度:80±5℃,CH3OH∶C3H6O=4∶1(mol);反应时间3h;三乙胺用量为环氧丙烷质量的4%,环氧丙烷的转化率可达95%,2 羟丙基甲醚的选择性可达91%以上。催化剂可回收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3.
以有机胺AEDA为催化剂,环氧丙烷(PO)和丙二醇(PDO)为原料合成了一缩二丙二醇,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压力202.64 kPa,反应时间90 min,n(PDO)∶n(PO)为2.0,催化剂用量为环氧丙烷摩尔质量的0.10。此时,一缩二丙二醇的收率可达83.8%,选择性91.2%以上。产品薄层色谱图和标准品图谱吻合。  相似文献   

14.
复合催化干法制备交联-羧甲基变性淀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氯乙酸为醚化剂,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FAPE)和氢氧化钠复合催化,干法制备高取代度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醚化剂用量和反应体系中水的质量分数对产品取代度和反应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APE、环氧氯丙烷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淀粉质量的5%、0.1%和20%,n(淀粉)∶n(氯乙酸)∶n(NaOH)=1∶0.6∶1.05,碱化和醚化反应温度、时间分别为55℃、30 min和75℃、40 min时,产品取代度为0.56,反应效率达93.6%。该制备反应效率由单一用氢氧化钠催化时的62.8%提高到93.6%,降低了成本,工艺简单,能耗低、污染小。  相似文献   

15.
1,3-二乙酰氧基-2-乙酰氧基甲氧基丙烷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华 《化学试剂》2007,29(2):119-120
以环氧氯丙烷为起始原料与浓盐酸反应制得1,3-二氯-2-丙醇,再在浓硫酸催化下与多聚甲醛缩合得1,3-二氯-2-丙醇的半缩甲醛,不经分离,直接用醋酐酰化得1,3-二氯-2-乙酰氧基甲氧基丙烷,后者与醋酸钠反应得标题化合物。以环氧氯丙烷计4步反应总收率为55.6%。  相似文献   

16.
在微波辐射。F,以环氧丙烷为改性剂,四甲基碘化铵为催化剂合成羟丙基壳聚糖。探讨了微波处理时间、微波辐射功率、催化剂用量、反应物配比诸因素对产物产率和取代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羟丙基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辐射功率为140W,微波处理时间为2h,催化剂用量为5%,m(壳聚糖)/V(环氧丙烷)=1:10,产率为68.43%。  相似文献   

17.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以l,2-环丙烷为醚化剂,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为改进剂湿法常温制备木薯淀粉。探讨了各反应因素对产品取代度的影响,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取条件。  相似文献   

18.
The preparation of ethyltri-(2-aminoethoxy)silane and diphenyldi-(2-aminoethoxy)silane, together with their treatment with 1,2-epoxypropane and 1,2-epoxybutane, is described. The products are typical of the reaction products of mono-oxiranes and alkyl or aryl (aminoalkoxy)silanes. Such products have widely varying properties and industrial uses. Some are water-soluble and can be used in water-based stoving finishes. Others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epoxy resins or diisocyanates to prepare surface-coating compositions which on stoving produce tough films having good adhesion.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1,2-环氧丙烷作为Fe(Ⅲ)离子的水解促进剂,在温和无毒的条件下制备了ADN/Fe2O3复合湿凝胶,再将复合湿凝胶进行超临界CO2萃取后,成功获得ADN/Fe2O3气凝胶。用TEM、SEM、EDS、IR DSC和感度试验对上述样品的形貌、结构、热行为和机械感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ADN/Fe2O3纳米复合氧化剂的粒径为50~10nm,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均随着其中ADN含量的减小而降低,分解放热峰较原料ADN有所提前,熔化吸热峰消失。  相似文献   

20.
Summary The sorption behaviour of copper (II) and uranium (VI) ions on branched poly(ethylenimine) (BPEI) bridged with bifunctional crosslinkers (CR), 1-chloro-2,3-epoxypropane, 1,3-dibromopropane and 1,2-dibromoethane with various degress of crosslinks has been examined. The effect of crosslinking on the extent of sorption and thermal stability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