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以4-氯-3-磺胺基苯甲酸和2,3-二氢-2-甲基-1H-吲哚为主要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降压药吲哒帕胺.4-氯-3-磺胺基苯甲酸与氯化亚砜反应得4-氯-3-磺胺基苯甲酰氯(Ⅰ),产率98.0%;2,3-二氢-2-甲基-1H-吲哚与亚硝酸反应得到N-亚硝基-2,3-二氢-2-甲基-1H-吲哚(Ⅱ),不用分离出Ⅱ,直接用钯/碳催化剂催化氢化得到N-氨基-2,3-二氢-2-甲基-1H-吲哚(Ⅲ),再进一步制成N-氨基-2,3-二氢-2-甲基-1H-吲哚盐酸盐(Ⅳ),产率92.0%;Ⅰ和Ⅳ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吲哒帕胺(Ⅴ),产率92.5%,所得产品符合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2.
3-乙酰基-2-氯吲哚中氨基的烷基化和苄基化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乙酰基-2-氯吲哚为原料,在丙酮的碱性溶液中发生烷基化和苄基化反应对氨基进行保护。探讨了反应温度及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良好到优异的产率(78.5%~97.7%)合成了N-烷基或苄基取代-3-乙酰基-2-氯吲哚。它们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以及元素分析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3.
N-取代吲哚-3-甲醇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佳栋  曹飞  李振江  安肖  韦萍 《精细化工》2007,24(4):380-384
首先由吲哚、三氯氧磷和N,N-二甲基甲酰胺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吲哚-3-甲醛,产率为97%;进而选择二甲亚砜-氢氧化钠反应体系,室温下由碘甲烷、烯丙基溴、溴化苄和甲苯-4-磺酰氯分别对吲哚-3-甲醛进行N-取代,合成4种N-取代吲哚-3-甲醛——N-甲基吲哚-3-甲醛、N-烯丙基吲哚-3-甲醛、N-苄基吲哚-3-甲醛和N-对甲苯磺酰基吲哚-3-甲醛,产率分别为89%、95%、83%和81%;最后选择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室温下通过还原反应合成吲哚-3-甲醇以及4种N-取代吲哚-3-甲醇——N-甲基吲哚-3-甲醇、N-烯丙基吲哚-3-甲醇、N-苄基吲哚-3-甲醇和N-对甲苯磺酰基吲哚-3-甲醇,产率分别为80%、90%、81%、63%和53%。中间产物及终产物的结构经由1HNMR、IR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廉价易得、环境友好的N-((吡咯-2-)甲基)-3-羟基萘-2-甲酰胺催化的吲哚与硝基烯烃不对称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研究表明,在35℃条件下,CH2Cl2为溶剂、催化剂用量为10 mmol%、反应11h,吲哚及1-位或2-位被取代的吲哚与硝基烯烃能有效地进行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可获得较好的产率.该反应具有催化剂经济易得且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对3-巯基吲哚的合成方法以及反应和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概括和总结.3-巯基吲哚的合成方法归纳为两种:(1)葡萄糖与二吲哚二硫化物的还原法;(2)吲哚和硫脲的氧化偶合法.总结了3-巯基吲哚巯基上的反应和吲哚环氮上的反应.其中巯基上的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等.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 5-三氟甲基吲哚啉的一种合成新方法,即以对三氟甲基苯胺(1)为起始原料,引入甲磺酰基保护胺基,经芳环碘代反应生成N-(2-碘-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胺(3),然后与三甲基乙炔基硅一锅法进行Sonogashira偶联和环化反应生成取代吲哚(4a)、(4b),在强碱作用下一锅法脱去Ms保护基和TMS生成吲哚(5),最后经氰基硼氢化钠还原成5-三氟甲基吲哚啉(TM),历经5步反应,总收率为40%,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 5-三氟甲基吲哚啉的一种合成新方法,即以对三氟甲基苯胺(1)为起始原料,引入甲磺酰基保护胺基,经芳环碘代反应生成N-(2-碘-4-三氟甲基苯基)甲磺酰胺(3),然后与三甲基乙炔基硅一锅法进行Sonogashira偶联和环化反应生成取代吲哚(4a)、(4b),在强碱作用下一锅法脱去Ms保护基和TMS生成吲哚(5),最后经氰基硼氢化钠还原成5-三氟甲基吲哚啉(TM),历经5步反应,总收率为40%,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种K2CO3促进的3-亚烷基氧化吲哚与1-硝基丙烷选择性M ichael加成及加成-消除反应.3-亚烷基氧化吲哚N-取代基对产物具有控制作用,无取代的3-亚烷基氧化吲哚与1-硝基丙烷反应生成加成产物,N-保护基的3-亚烷基氧化吲哚与1-硝基丙烷反应则生成单一构型的加成-消除产物.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为:溶剂为甲苯...  相似文献   

9.
作为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组成部分,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不对称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注目。近年来,由吲哚及其类似物一步合成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的报道剧增。根据合成过程中所用手性催化剂的种类,综述了近几年来由吲哚及其类似物为原料一步构建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吲哚-3-甲醇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吲哚、氧氯化磷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为原料,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合成吲哚-3-甲醛,产率为87.1%;再选择甲苯-水反应体系.用硼氢化钾作还原剂,在50~60℃下还原得吲哚-3-甲醇,反应条件温和,将反应、萃取、重结晶一次性完成,产率为69.0%.  相似文献   

11.
以剑麻皂甙元为原料,经氧化降解得到了手性目标化合物.再与溴化氢/无水乙醇反应,以86%的收率得到(R)-4-溴-3-甲基丁酸乙酯;当目标化合物与苄溴/氢氧化钠反应时,可选择性地分别以91%和90%的收率得到(R)-4-苄氧基-3-甲基丁酸和(R)-4-苄氧基-3-甲基丁酸苄酯.合成产物的结构采用IR、~1HNMR和MS等确认.它们不仅为药物和生物活性天然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合成中间体,也为它们的新合成途径设计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2.
碱性条件下,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乙酰丙酮为原料,在水溶液中加热回流8 h,得到2-甲基-3-乙酰基-5-1',2',3',4'-四羟丁基吡咯。并以此为原料,以DCC为缩合剂,与肉桂酸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肉桂酸4-(4-乙酰基-5-甲基-2-吡咯基)-2',3',4'-三羟基丁酯,通过1HNMR、13CNMR、IR、HRMS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验证。研究了目标物在300、600、900℃的热裂解行为,并对目标物进行卷烟加香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可裂解出苯甲醛、2-甲基吡啶、金合欢醇等香气成分,按烟丝质量0.2%添加该物质可起到改善卷烟的吃味与香气质,降低刺激性,改善余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静  方霞 《精细化工中间体》2007,37(4):34-35,62
采用邻溴苯酚为初始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经烷基化合成2-(2-氯乙氧基)-1-溴苯(1),通过生成格氏试剂合成2,3-二氢苯并呋喃(2),由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5-乙酰基-2,3-二氢苯并呋喃(3)。反应过程以薄层色谱法监控,并通过元素分析、1HNMR对各中间体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确证和表征。  相似文献   

14.
Active methylene compounds and nitro derivatives react with 3‐(1‐arylsulfonylalkyl)‐indoles in the presence of potassium fluoride on basic alumina at room temperature lead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adducts in good yields. Under basic conditions, sulfonylindoles suffer elimination of arenesulfinic acid leading to an intermediate vinylogous imine that promptly adds stabilized carbanions. The obtained 3‐indolyl derivatives are pivotal intermedi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indole‐based alkaloids and amino acids.  相似文献   

15.
Friedel-Crafts acetylation of phenanthrene ( 1a ) in sym-tetrachloroethane yields mixtures of 2-, 3- and 9-acetylphenanthrenes ( 2a, 3a, 4 ). The distribution of isomers is found to depend strongly upon the method of mixing the reagents. Acetylation of 9-chlorophenanthrene ( 1b ), performed by a variety of methods and solvents, led mainly to 3-acetyl-9-chlorophenanthrene ( 3b ) (≥85%). Previously unreported 2-acetyl-9-chlorophenanthrene ( 2b ) was found to form up to a maximum 11% in nitrobenzene.  相似文献   

16.
β-二羰基化合物具有自己独特的反应,而含有活泼亚甲基的乙酰乙酰苯胺类化合物合成的小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用于合成药物中间体或药物成环试剂等。以二烯酮为原料合成乙酰乙酰苯胺,再进一步与二溴代烃反应制得α-环乙基乙酰乙酰苯胺,为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拓宽思路。探讨影响α-环乙基乙酰乙酰苯胺收率的因素,实验表明,当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反应底物:碱:二溴代烃=1:2.2:1,反应溶剂为DMF时反应收率最佳,可达78%。  相似文献   

17.
该文用大宗化工原料合成了2-氨基乙基-二(3-氨基丙基)胺。首先,乙二胺与乙酸乙酯反应生成N-乙酰基乙二胺,最佳反应条件为:n(乙二胺)/n(乙酸乙酯)=4,回流反应24 h,收率80.8%;然后在70℃,少量水作用下,N-乙酰基乙二胺与两分子丙烯腈加成;最后Raney Ni催化水合肼还原腈基,水解脱酰基,得到2-氨基乙基-二(3-氨基丙基)胺。TLC检测每一步反应,综合收率60%。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8.
高芳  谢伟  何月桂  唐凤翔 《化工进展》2018,37(1):242-251
帕博西尼(palbociclib)是一种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新药,于201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本文较全面地报道了帕博西尼的9种合成工艺路线,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通过对这些合成工艺的比较和分析,发现帕博西尼的合成主要包括4个关键步骤:构建吡啶酮并嘧啶环、2位引入[5-(1-哌嗪基)-2-吡啶基]氨基、6位引入乙酰基和8位引入环己基。传统的合成路线存在诸多缺点,如反应步骤多、采用价格昂贵的金属钯以及有毒的有机锡化物和强碱二(三甲基硅基)胺基锂(LiHMDS)、部分操作条件苛刻和总收率低。新开发的路线或通过选择恰当的原料和反应,或选用新型反应器如微波-超声波联合反应器,或通过“一锅煮”方式来减少反应步骤,避免采用钯类和有机锡类化合物,从而构建反应步骤少、收率高、环境友好和较具有工业化价值的合成路线。帕博西尼的合成路线总体上向着原辅材料价廉易得、所采用试剂环保、反应路线短、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及总收率高的方向不断改进。就现有的合成路线而言,倘若能寻找到操作简单的催化剂代替强碱LiHMDS,以2,4-二氯嘧啶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8具有较强的工业化前景;倘若能解决微波-超声波联合反应器的放大问题,以2-乙酰基-2-丁烯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6是最具工业化前景的路线。此外,本文也介绍了具有更好的药代性质和体内稳定性的氘代帕博西尼的合成工艺,可根据帕博西尼的先进合成路线对此工艺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9.
曹亮  王道林  李帝 《化学试剂》2012,34(6):567-568,573
以2-氨基-1-乙酰基薁-3-甲腈和β-二羰基化合物为原料,在1-甲基咪唑-3-丙基磺酸硫酸氢盐的作用下,一锅法合成了薁并[2,1-b]吡啶类衍生物。该反应收率良好、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20.
The aromatic ring substitution reaction of 3-methyl phenol with tung oil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was carried out. The product was analyzed to find out if 3-methyl phenol was subjected to the ring substitution reaction with tung oil at its conjugated double bonds. Up to two molecules of 3-methyl phenol were addition-reacted with the conjugated triene of one eleostearyl group of triglyceride of α-eleostearic acid which is the major component of tung oil. The 4-position of 3-methyl phenol was preferentially subjected to the cresol's ring substitution. Therefore, up to 6 mol of 3-methyl phenol was added to 1 mol of tung oil, most of which was bonded to 3-methyl phenol at its 4-position. When 3-methyl phenol was reacted with a relatively large amount of tung oil, the substitution reaction occurred at the 6-as well as 4-position of 3-methyl phenol to yield a tung oil dimer having 3-methyl phenol units in its molecule. The above results were confirmed by infrared (I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high-speed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LC) analy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