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电煤供应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现代化物流运作能力、与外部企业或政府机构的协调能力以及公司供应链管理的专业化程度3大方面及相关的22个主要内容入手,构建发电集团公司电煤供应链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思路。给出了电煤供应链系统能力成熟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步骤,并对某发电集团公司电煤供应链系统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该成熟度模型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指导发电集团改进和完善电煤供应链系统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钟波  王耀华  左丽红 《电力建设》2007,28(12):89-91
以国内第1 个EPC 模式下的核电项目-- 岭澳二期工程的建设为背景, 分析了核电项目核岛设计和采购的工作内容、进度逻辑关系、进度规则, 编制了核岛的设计采购进度, 形成了1 套核岛的设计采购进度管理方法, 为我国EPC 模式下大型工程项目设计采购进度管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水电运维企业电站岁修期间安全管理模式的系统性分析与评估,综合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水电运维企业电站岁修安全管理成熟度评价模型.分析了水电运维企业电站岁修安全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将影响因素划分为岁修策划、实施运行、评审改进3个阶段并结合电站岁修任务及作业环境,建立包含岁修全过程阶段的3个一级指标和9个二级指标的...  相似文献   

4.
核电项目是国家重大基础建设工程,在核电项目中,招投标是普遍采用的一种设备采购方式,具有周期长、标的额大、不确定因素多、程序复杂等特点。结合核电项目特点,从当前核电项目投标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入手,通过梳理核电项目投标管理业务流程,分析各个投标管理业务阶段的管理改进措施,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核电项目投标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一项极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身、设备、电网和信息安全等多方面因素都决定着电力企业安全稳定运行。各电力企业相继开展了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但主要针对单一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控制,无法评价电力企业面临的综合安全风险。为此,提出以安全风险控制能力为聚焦点,采用模糊结果集方法构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管控评价模型,全面反映出电力企业在人身、电网、设备、信息等各方面安全风险综合控制能力,清晰指出了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薄弱点。控制能力评价模型可为电力企业综合安全风险防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东晓  白泉涌 《华东电力》2012,(12):2113-2116
就某省核电站投资风险管控分析项目,构建了其风险管理指标体系模型。基于泛协同结构理论,运用动态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该区域的核电投资项目进行了全面风险综合评估研究分析,得到良好的综合评估结论,为区域核电投资风险管控提供了科学分析模型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电网生产技改项目存在缺乏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效益评价量化评指标等问题,梳理电网生产技改项目管理工作流程,分析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准备、实施过程、竣工验收、效益评价等各阶段工作要点,以量化分析为基准,对电网生产技改项目进行全过程评价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各指标设置合理的权重,并量化、细化效益评价指标,构建电网生产技改项目多层次综合评价模型。以某500 kV线路改造工程为例开展全过程评价分析,使用综合评价方法计算得出技改项目的综合实施成效,验证了模型方法的有效性。通过研究,建立全过程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性量化效益评价指标,精准评价技改项目各阶段实施成效,查找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薄弱环节,为指导技改项目全过程管理、提高投入产出效益、实现精准投资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可靠性验证试验是分析、验证、定量评价产品可靠性的一种手段,通常情况下,核电设备难以按照可靠性验证试验标准进行试验。以核电站换料设备为例,对核电设备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种适用于核电设备研制定型阶段的可靠性验证试验方法。这一方法操作简单,可以降低核电设备的研制费用,缩短研制时间。  相似文献   

9.
结合电力项目建设施工现场特点,从人、物、环境、管理方法等方面建立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体系,然后运用模糊评价法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以某电力建设公司的实际项目情况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评价模型及该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从秦山二期看核电设备国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秦山二期为核电设备国产化进程所作的努力和成果,评价国内核电设备国产化的现状,针对秦山二期国产化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提出若干设想和建议,供今后核电新项目的设备和材料采购参考。  相似文献   

11.
岭澳二期核电站一回路主设备包供货项目由中外三家单位组成联合体共同完成设备的设计、采购和项目管理工作,是中方向外方学习先进制造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本文介绍了5年来项目执行中实际运用的采购管理方法,并分析总结了分包合同管理中应对各种问题而实际采取的措施,这对未来核电站设备采购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洪春敏 《电站辅机》2013,34(2):45-48
电站辅机制造企业属于订单式单件生产企业,制订企业的物料采购计划是一项重要而繁琐复杂的工作。为此,利用软件设计了物料采购计划系统模型,研究和开发了以电站辅机制造企业为主体的信息化物料采购计划系统,实现了物料采购计划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采购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电网中电能质量干扰源复杂、用户侧治理设备管理困难的现状,文中提出了基于电网侧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对用户侧治理设备进行运行状态识别以及治理效果评价的算法,实现电网公司对用户侧电能质量治理设备的非侵入式监测。文章利用概率神经网络,将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电压谐波总畸变率以及电压长时闪变作为网络的输入参数,对治理设备的工况进行分类,以实现治理设备的运行状态识别;通过对比治理设备投入前后的电能质量评估结果,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完成治理设备的治理效果评价。以安徽电网某变电站的监测数据为例,分析了所提电能质量治理设备运行状态识别方法和治理效果评价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家电网电力设备供应商在综合评价方面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首先,该模型构建了包含设备台账、设备缺陷和设备装用范围等特征的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计算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然后利用博弈论集合的思想对两种权重进行组合赋权,最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供应商类别,完成最终评价。以国网公司2004年—2018年投运162个电力设备供应商为例,结果显示,共有A类供应商30个,B类供应商16个,C类供应商116个。验证了评价模型的客观合理性,可为电网公司针对电力设备供应商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评标指标体系是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全面考察的工作蓝本,它应当在明确的评价目的的指导下,尽可能全面、深入地刻画被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文章基于SMART准则和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火电机组设备采购评标的特点,阐述了SMART准则在火电机组设备采购评标指标体系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用户侧管理节能是智能电网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如何在保障用户用电体验的同时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是用户侧能量管理系统的核心问题。理论分析上,基于用电效用的概念与电器参数化分析方法提出用户侧节能自趋优方法:引入效用函数作为评价用电满意度评价指标,并改进电器用电效用分级评价方法;基于自趋优思想提出用电侧节能自趋优优化思路;结合电器运行参数化思想提出电器运行节能指标的挖掘方法,包括电器运行状态自识别与用电需求挖掘;技术实现上,以时间扰动型电器为例,探讨用户侧节能自趋优方法理论的应用与电器特征参数化的技术实现方式;工程应用上,在广州某办公楼建设智能用电环境并部署节能策略,运行结果验证了该文方法在规模化工程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网基建项目设备费统计基于形象进度估算难以保证数据真实性和及时性的问题,提出基于实物ID(资产实物统一身份编码)的智能物联统计算法。该方法基于设备信息采集,建立设备购置费计算模型,综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移动技术,将实物ID贯穿电网项目投资管理全流程,实现对项目执行过程中设计、采购、建设等阶段变电站设备购置费用相关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统计。研究表明:所提方法有利于提高电网公司的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对电网投资项目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精细化管控、全局性决策、最大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适应电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对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价指标展开全面研究。该项研究工作首先选取电力设备中的关键设备即高压开关设备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电力设备老化试验及实际运行数据,充分结合统计分析和可靠性理论,旨在确立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模型,作为高压开关设备设计、生产、运行及维修策略制定等各个环节的量化参考指标,使电力设备完全满足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式的需求。文中重点介绍了项目初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9.
赵宇新 《中国电力》2018,51(9):28-33
配煤掺烧是火电企业应对市场、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涉及燃料采购、调运、验收、接卸、掺配、输送、燃烧、储存、结算、统计、核算等诸多环节流程,专业跨度大、管理协调难。为了充分发挥配煤掺烧各环节有效联动的整体作用,从发挥集团化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出发,创新采购、接卸、掺烧、评价、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方法、应用平台、技术手段等,横向加大集团化配煤掺烧流程再造,纵向深化系统性配煤掺烧技术创新,在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的前提下,通过集团化大掺烧达到了单个企业综合效益、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该成果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