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Q/GDW347-2009《电能计量装置通用设计》的要求,结合变电站现场验收工作经验,对10 kV电能计量装置和计量点的设置进行探讨,从客户需求、企业管理、技术经济性等方面分析电能计量装置和计量点设置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智能电表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电信息采集平台的建设,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监测手段较之机械表有了质的飞跃。目前对电能计量装置已经可以进行远程监测,实时采集计量装置的运行信息,从而使得电能计量装置的现场检验工作逐步实现由计划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模式的转变。综合考虑电能计量装置中包含的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二次回路的运行状态,提出一种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计量装置总体状态评价方法。在电能计量装置的状态检修策略中,系统根据状态评价结果对计量装置进行现场检验计划的调整,可以使检验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减少不必要的检验操作,并及时发现计量装置隐患。  相似文献   

3.
天津电力公司建设数字化企业重点项目——电能计量管理信息系统8月份通过验收。该系统覆盖了该公司电能计量管理的全过程,体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涵盖了公司管辖范围的全部电能计量装置的资产信息、库存数据、修校数  相似文献   

4.
李志 《云南电力技术》2007,35(4):59-59,64
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是对电能表、计量用电压、电流互感器的现场校验及电压二次回路压降在安装现场实际工作状态下的在线(电能表、电压互感器二次压降)或离线(电流、电压互感器)的现场测量.通过现场检验,以便对电能计量综合误差、运行状态进行系统的掌握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关口计量装置投运前管理工作,针对关口电能计量装置设计选型和安装及竣工验收存在的无法独立计量上网电量,计量接线方式不规范,电能表计量功能单一,标定电流准确度选择不规范,电能互感器计量变比大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计量装置投运前把好审查关和设计关,将关口计量点设在产权分界处发电机出口升压变的高压侧,配置高准确度、计量性能优越的多功能电能表,选择高动热稳定的电流互感器,同时把好关口电能计量装置安装、调试及竣工后的验收工作等建议,供从事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及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华北电力技术》2007,(9):10-10
2007年8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在承德召开“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研究”项目验收会议,经审查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李伟 《宁夏电力》2007,(1):F0002
2006年12月12日~2007年1月17日,宁夏电能计量中心圆满完成了宁夏电网220kV高桥GIS变电站工程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等相关设备的安装及试验验收工作。220kV高桥变电站是宁夏电网第一个220kV GIS变电站。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智能电表技术的广泛应用,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监测手段较以前的机械表有了重大改进。电网二次设备的现场检验工作可逐步实现由计划检修模式向状态检修模式的转变。综合考虑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配置方式以及运行工况,提出一种基于序关系分析法的电能计量装置健康度评价方法,并提出一种基于灰色模型的计量装置健康度预测方法。健康度评价和预测可以用于优化电能计量装置的检修策略。系统根据评价及预测结果对现场检验计划进行安排,可  相似文献   

9.
王继锋 《陕西电力》2007,35(6):16-18
为了克服电能计量装置实负荷误差现场周期检验单负荷点的局限,减少人为差错,全面监控计量器具计量性能及装置运行状况,开发了电能计量装置远方自动监测系统。系统采用配置现场标准电能表和远方智能终(EMRTU)的方法,结合现代通信网络,进行系统集成。通过对电能表误差、电量数据和运行状态的采集、分析和判断,优化电能计量装置配置,监控电能计量器具的质量。经实际运行检验,该系统克服了传统计量装置维护中的诸多弊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吴智海  范祖明 《电气开关》2022,60(1):38-39,42
本项目着力研发一种移动式计量装置验收专用负荷箱,可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其接入到专变低压出线处,提供稳定的测试负荷电流,完成计量装置验收关键步骤。主要的技术内容:通过接入电容器组,提供计量装置验收带负荷测试所需的电流,按不同容量电容器组配置合适分组空气开关,保护电容器组,降低同时投入时的冲击电流。本项目制作的计量装置验收专用负荷箱将使用高强度箱体,并制作不同容量的负荷箱以满足不同的计量装置验收负荷要求,以提高计量装置验收工作质量和率,降低电能计量差错风险。  相似文献   

11.
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误差直接对供用电双方贸易结算的准确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状态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电能计量装置分为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二次回路四个部件进行分析,总结了对各个部件运行误差的影响因素。此外,还从电网运行工况的角度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针对现行电能计量装置周期现场检验的不足,本文提出了新型运行状态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进行监测,来获取运行环境下的电压、电流、频率等运行状态数据,结合现场周期检验得到的误差数据,再加上实际电网运行环境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准确性、可靠性的影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从各方面提取了多项指标,并制定相应的权重,共同构成状态评价标准。根据状态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电能计量装置检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析便携式电能表校验装置用于两种电能计量现场检验中的实际问题,就此提出对便携式电能表检验装置现场检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关口表在电网电能计量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其在现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关口电能计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问题主要与关口电能计量的特殊性、关口表功能的复杂性以及关口表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有关。为解决并避免这些问题,应该严格遵守《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规程的要求,加强关口表的运行管理维护工作,同时发挥和完善关口表和电能计量系统的功能,从而确保关口表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利用现有分布在各地市的电能计量检定装置和检定人员,实现省级计量中心对全省电能计量检定工作的统一管理,提升全省电能计量检定生产工作效能,提出了一套遵循电能计量专业相关规程、规范,依托电力企业内部网络,采用分布式数据存储,借助工作流引擎,利用反射技术,实现由省级计量中心对各地市的电能计量检定装置和检定人员进行统一调度,对全省电能计量检定工作进行统一管理的省级电能计量统一检定平台解决方案,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解决方案能够切实提升全省电能计量检定生产工作效能,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国的计量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计量年,这说明计量作为客观经济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正扮演着一个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要搞好电能计量工作,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需要电能计量器具生产者、电能计量器具消费者(主要是电力供应商)、电能计量技术监督者(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电力消费者共同努力。四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电能计量器具生产者应抱着对消费者,对经济环境负责任的态度,以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门的有关标准,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反对以次充好,为…  相似文献   

16.
电能计量装置是每一个客户必备仪器,主要用来计量每一户居民的实际用电量的多少。它的准确与否将关系到供电公司和用户的直接利益。因此保障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性成了供电企业长期的重要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用户的电能计量装置较为老旧,这样的电能计量装置不仅仅是对于计量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偏差,并且对于防窃电的安全系数不高。很容易造成企业的损失,因此应该及时进行电能计量装置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7.
消息报导     
四川省电力局于今年七月在成都召开“电气测量仪表监督会议”,会上普遍反映电能计量不准确。尽管表计工作人员作了大量的工作,对电度表及电流、电压互感器定期进行检验维修,调试,但计量不准确问题仍严重存在。为此,西南电力设计院同志专门做了一些工作,对电能计量问题提出了专题报告。该报告论述了电能计量不准确的根源所在,认为其原因固然与电度表的准确级不高有关,更重要的还在于:由电流、电压互感器比误差及角误差所引入的综合计量误差和电压互感器二次电缆引线电压降引入的综合计量误差。同时,报告对电能计量中出现“负线损”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如何有效地降低计量系统综合误差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电能计量纠纷是计量管理部门经常处理的日常业务。客户认为电能表计量不准,走的太快是产生电能计量纠纷的主要原因。当前,随着城网改造和电能计量工作的逐渐深入,供电方同客户因电能表引起的纠纷逐渐增多,依照法律法规合理的处理电能计量纠纷,构筑和谐的供用电关系是电能计量管理部门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在对国内已运行电能计量系统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吉林省电网电能计量系统可靠报告,重点从系统功能,要处理的关系,需重点解决的技术环节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开展电能计量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做准备。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甘肃省电力公司电能计量中心的工作职能、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等工作现状,论述了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高效、高质量的完成,在甘肃省电力公司电能计量中心建设计量标准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