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材料产业》2006,(2):92-92
2005年12月28日,由北京市科委主持,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承担的“30米35kV/2kA高温超导电缆研发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大大厦完成验收。与会专家及领导对超导电缆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电压等级和输电容量均高于国际已实现并网运行的超导电缆系统云电英纳制定了国内第一套超导电缆系统相关技术件、超导电缆系统安装作业指导书、超导电缆运行的企业规范,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与会专家对云电英纳挑战新高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2.
由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和上海电缆研究所共同主办的“高温超导电缆应用前景国际研讨会”于2003年8月7日-10日在上海举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法国以及我国从事高温超导电缆应用与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会议由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信赢博士主持。上海市电力公司总工程师曾德君做了《上海电力建设的前景》演讲;日本住友公司高温超导电缆项目负责人HiroyasuYumura介绍了日本东京电力/住友公司100m高温超导电缆项目,清华大学应用超导研究中心韩征和教授做了《应用超导…  相似文献   

3.
由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计划支持的“三相交流高温超导电缆研制及并网运行”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在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及项目合作单位的积极努力下,一套完整的4m长、额定电流2000A的超导电缆系统于近日在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完成组装调试试验。这套完整的电缆系统包括了电缆本体、电缆终端、制冷系统及在线监测系统等4个部分,是我国第一次完成整个高温超导电缆系统的研制,并在各项指标上达到了设计要求,标志着我国已经掌握了高温超导电缆系统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研制人员完成了超导电缆系统的预冷过…  相似文献   

4.
《新材料产业》2003,(7):91-92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是由云南云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创立,成立于2001年7月,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高温超导(HTS)电缆以及相关应用产品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的长远目标是发展成为一个以高温超导技术为核心,以电力产品为主线,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公司于2002年3月获得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并经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博管办[2002]7号),获得博士后流动站企业资格,现有一名博士后在站工作。北京云…  相似文献   

5.
《新材料产业》2007,(2):1-1
在完成了中国第一组、世界第三组超导电缆的研制并成功挂网运行之后,成立仅6年的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高温超导限流器又进入样机试验阶段,使我国成为继瑞士、德国、美国之后第4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为有效避免城市大停电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由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公司承担的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三相35kV/2kA超导电缆系统”成果鉴定会于2005年2月28日上午9时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博大大厦召开。鉴定会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严陆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黄崇祺以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胡学浩等9 位专家担任鉴定委员。国家科技部高新司新技术发展中心陈志敏副主任出席了本次鉴定会。 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信赢对安装于云南普吉变电站运行近1 年的国内第一组“三相3 5 k V /2kA  超导电缆系统”作了详细的技术和运行报告,并对超导电缆的市场前景进行…  相似文献   

7.
为业界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或推动业界产生变革的活动及事件4月2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持,在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召开了“高性能高温超导线材性能研究及其大规模产业化”、“高温超导电缆产业化系统集成”、“高温超导电缆终端的设计与制造”、“高温超导电缆制冷系统研发”4个课题的验收会。由石力开、刘建明、胡学浩、李来风和古宏伟等组成的验收专家组认真听取了课题承担单位所做的工作、技术报告,参观了超导实验室、4m超导电缆系统等,审查了有关验收资料,最后经过讨论一致同意通过验收。据悉,由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完…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第一根33.5m、35kV/2kA超导电缆系统在云南省昆明市普吉变电站并网成功并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试运行阶段,运行状况良好之际,记者采访了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公司董事长廖泽龙先生。  相似文献   

9.
《新材料产业》2004,(7):36-37
超导是现代科技创造的神话。超导技术应用在电力传输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目前,美国、日本、丹麦等西方国家已有能力制造高温超导电缆系统,中国第一套高温超导电缆系统也已于2004年初在北京云电英纳公司诞生。该项目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超导电缆制冷系统”由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而成。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牵头研发制造的三相交流33.5m、35kV/2kA超导电缆系统于2004年4月19日开始在昆明普吉变电站挂网试运行,两个月来,该系统经受了多种气象条件的考验,运行状态良好。2004年7月10日由国家科技部、北京市政府、云南省政府及云南电力集团公司在昆明普吉  相似文献   

11.
“5年后我们的年销售额将达到2亿元,到2015年,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达5亿元的目标。”在2007年新材料市场年会上,作为最具创新力企业的高层代表,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公司(以下简称“云电英纳”)总经理信赢的感言令很多与会嘉宾为之一振!其实在这个云集了众多年销售业绩达几十亿的国内外知名材料企业的市场年会上,“2亿”、“5亿”这两个数字本身,并不足以让众多的材料业界精英们产生太多的感叹,  相似文献   

12.
国内首个高温超导电力电缆项目在云南启动国内首个高温超导电力电缆项目在云南启动。一根长30m的高温超导电缆将被安装在电网中发挥效用。据负责这个项目的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介绍,高温超导电缆能采用相对较低的电压进行长距离输电,减少电网线损一半左右,大大节约超高压线路建设的成本。由于高温超导电缆的传输电力是常规电缆的3倍~5倍,还可节约输电系统的占地面积和空间,保护生态环境。这个项目采用了耐克森公司的电气绝缘和热绝缘设备,其真空绝缘柔性低温外护套将保证高温超导导体在-200℃正常工作。据有关机构预测,到2020年,…  相似文献   

13.
云电英纳公司研制的高温超导电缆将在云南普吉电站正式并网试运行之际,本刊记者就高温超导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前景采访了国家电网公司科技信息部副主任刘建明先生。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863三个五年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超导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高温超导应用基础研究和实用成材技术方面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是,超导应用的研究与工程化方面与国际水平有较大的差距。 这种背景下,如何确定我国超导技术领域发展的战略与重点;作为政府,如何更有效地推动我国超导技术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为此,北京市科委和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云电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中数威利超导技术有限公司的有关同志,参加了第五届欧洲超导应用大会,并考察了丹麦NKT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超导研究部、德国Karlsruhe研究中心。考察的目的是:(1)了解欧洲超导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发展态势;(2)了解欧洲各国在项目组织与管理中的有效做法。现将有关情况做一介绍,并就国内超导技术产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产业》2004,(8):4-4
由国产超导线材制造的我国第一组超导电缆,7月10日在昆明正式并网运行,这标志着继美国、丹麦之后,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超导电缆投入电网运行的国家。昆明西北地区的几万户居民和多个工业企业开始用上了通过超导电缆传输的电力。  相似文献   

16.
超导电缆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超导电缆技术发展的历史,介绍了目前世界上主要的超导电缆项目,对超导电缆的制造成本和运行费用进行了评估,并探讨了高温超导电缆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导电缆绝缘材料在应用上如何合理的选取有着众多的制约性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绝缘材料的分类、性能以及在超导电缆中的应用前景,以期对超导电缆绝缘材料的后期开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科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大创新贡献的办院方针,等离子体所凭借超导电力应用的科技优势,积极参加了2年前中国第一组超导电力电缆合作研发项目,承担了超导电缆终端的分项目,努力为超导技术产业化作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据消息,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与古河电器工业等研究团队发表声明称,已研制出世界最高水准超导电缆。该电缆可输送275千伏高压电,几乎是以往超导电缆的2倍。该研究团队称:预计亚洲新兴国家用电量将增加,2020年该超导电缆可应用在亚洲新兴国家和日本国内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一.高温超导复杂产品国外近期应用态势分析1.电缆项目成为应用开发热点自20世纪90年代末,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以来,美国超导公司(ASC)、丹麦北欧超导技术公司(NST)、日本住友电气公司、德国真空冶炼公司等的高温超导线材很快形成了产业化生产能力,极大地促进了超导应用技术的研究,并大大加快了电缆项目的商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