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怀  杨茜 《天津建材》2004,(1):20-25,33
钢结构产品主要包括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也称重钢结构)、空间钢结构(也称桁架结构)、住宅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五大类。其中轻型钢结构主要用于工业厂房、仓库、超市、活动房屋和加层建筑等;高层钢结构主要用于24米以上的建筑,包括写字楼、民用住宅;空间钢结构则用于大型体育场馆、机场候机楼和会展中心等大跨度建筑。  相似文献   

2.
石志辉  曹跃冲 《建筑技术》2021,52(7):854-856
由于住宅建筑与公共建筑使用上的要求不同,钢结构用于住宅工程时需要进行结构体系的创新和优化.针对国内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尚未形成统一的结构体系的现状,分析现有主要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主要结构体系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从1996年开始,我国钢产量超过1亿t,居世界之首。2004年2.8亿t,2005年可望达3.2亿t,这是发展我国钢结构的主要物质基础。1997年11月,建设部发布《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提出大力推广应用五大钢结构:高层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房屋住宅钢结构、钢-砼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4.
前言 建筑钢结构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具体体现之一,在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层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轻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住宅等钢结构的运用,充分展示了它的建筑魅力和无限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白木  子荫 《中国建材》2002,(10):69-71
一、轻钢结构备受青睐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多种低层、多层和高层的轻钢结构设计方案和实例。轻钢结构可做到大跨度、大空间,而且具有分隔使用灵活,施工速度快、抗震有利的特点。且轻钢结构属环保绿色建筑体系,它的崛起给住宅建筑业带来了一次产业革命。  近几年来我国轻型钢结构建筑也得以发展,主要用于轻型的工业厂房、粮仓、体育场馆、展览厅、活动房屋、加层建筑和建材、家具等各类交易市场等。随着国外的房屋工厂制造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与轻钢结构相配套的保温、隔热材料、防火、防水涂料、采光构件、门窗及…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高层住宅都广泛应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绿色环保意识缺乏、设计水平不高、设计规范缺失等问题。基于此,分析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应用优势,明确高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专业设计要点,为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建筑技术》2010,(7):602-602
<正>日前,《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2010)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将于2010年10月1日起执行。《轻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程》(JGJ 209-2010)是我国建筑领域第一部关于钢结构住宅的技术规程,将为我国轻型钢结构住宅行业提供标准及依据。  相似文献   

8.
莱钢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开发和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钢结构住宅是促进钢材消费、促进住宅建设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比较成熟 的是低层别墅式住宅体系,但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更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针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现存的一些未 解决的问题,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研制了“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该体系的 技术内容,包括建筑体系、结构体系、节能措施,最后还对该体系的综合经济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钢结构》2007,(10)
钢结构节能住宅符合我国国情,它适用多高层建筑,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而且钢结构住宅易拆除,可回收,是一种环保建筑产品。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高层、多层、别墅、民居到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较为完善的钢结构节能建筑,钢结构节能住宅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系统介绍钢结构节能住宅特点,现有工程概况,技术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对高层钢结构住宅全寿命周期的成本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高层钢结构住宅造价的主要经济指标,并对钢结构住宅建筑进行综合经济效益分析。以某高层住宅楼为例,对一套完全相同的建筑体系分别采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直接比较其基础工程造价,并就此对建筑综合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出了高层钢结构住宅综合经济性的结论,可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钢结构节能住宅符合我国国情,它适用多高层建筑,能有效节约土地资源,而且钢结构住宅易拆除,可回收,是一种环保建筑产品.经过几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高层、多层、别墅、民居到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较为完善的钢结构节能建筑,钢结构节能住宅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发展.系统介绍钢结构节能住宅特点,现有工程概况,技术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建筑钢结构的市场除了各类型工业厂房、大跨度公共建筑和高层超高层建筑外,钢结构产业发展还有一个更大的市场,那就是住宅钢结构,包括低层别墅、多层和小高层住宅。它具有抗震性能高、重量轻、耐久性好、施工速度快的优点。在建筑功能上,由于梁柱截面小、开间大、净空高、使用面积大、居住舒适度高,因此它属于节能和环保型住宅。因此,钢结构住宅是代替砖混住宅较为理想的建筑结构体系。 钢结构住宅在欧美、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已广泛采用,而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产业化建筑体系。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把住宅钢结构的推广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行工程试点,探索适合我国现状的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建筑体系的路子。在本专题中,我们与大家一起探讨钢结构住宅的主要特点、结构形式、发展不足、解决措施等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轻型钢结构住宅的优势,以绿城·海南陵水威斯汀酒店工程为例,从钢结构柱、楼板、节点、抗震等方面,分析了轻型钢结构住宅的设计要点,指出该项目利用轻型钢结构体系实现了大空间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建筑钢结构进展》2020,(1):125-125
新钢标新手册建工四代品牌院士大师领衔五年打造精品规范最佳诠释经典专业工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近40年持续精心打造的第四代品牌精品。最新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201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1022—2015)、《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GB 51249—2017)、《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 50018)等现行钢结构各种规范的最佳诠释、延伸与补充。  相似文献   

15.
莱钢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的开发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钢结构住宅是促进钢材消费、促进住宅建设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比较成熟的是低层别墅式住宅体系,但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更适合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针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中现存的一些未解决的问题,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自主开发并研制了“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本简要介绍了该体系的技术内容,包括建筑体系、结构体系、节能措施,最后还对该体系的综合经济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18)
钢结构具有自重较轻,高稳定性的特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结构类型,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结构提示,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体系组成、特点、适用范围、材料选用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建筑钢结构的发展建筑钢结构是近年来发展很快的一个行业 ,上海地区1985年建造的金沙江大酒店 ,是我国第一幢自己设计并使用国产H型钢材料制造和安装的高层钢结构建筑。这以后 ,高层钢结构、轻钢厂房钢结构、塔桅钢结构、大型公共建筑的网架结构等 ,发展十分迅速。据建设部有关部门统计 ,90年代以来建造的高层钢结构建筑有32幢 ,最高达420米。轻型钢结构的发展尤其迅速 ,每年总体增长近200万平方米 ,差不多相当于80年代前我国轻钢结构的全部建造工程量。网架结构工程总数已达8000多项 ,建筑面积约800万平方米 ,…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住宅采用钢结构体系。对于高层钢结构建筑,具有构件截面小,可以增加使用面积和层高,经济效益大;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能够承受构件自重与施工荷载,简化支模,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灰色垃圾的产生,提高钢材重复利用率等诸多优点。因此,高层钢结构住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多高层钢结构住宅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和开发研究。以多高层钢结构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在回顾了国内外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历史及相关体系构成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多高层钢结构住宅的平面及空间设计特点。最后,对我国钢结构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20.
国家建设部列为住宅钢结构体系示范工程的金宸公寓3号、4号楼,日前已竣工并交付使用。它是我国首座轻钢结构的高层住宅楼。据业内资深人士认为:此举是我国住宅建筑史上的一项革命性行动,该项目的开发,填补了国内高层住宅钢结构体系建筑的空白,标志着我国住宅的开发和建设已步人了住宅钢结构体系时代。钢结构住宅代表了未来的住宅发展新模式,它与传统的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相比,在使用功能、设计、施工、综合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