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某深基坑工程为依托,基于土拱理论和土压力等监测数据分析在基坑施工开挖施工过程中坑角效应对基坑土体和周边建筑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深度处,内部支撑对阳角处围护结构下部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同一施工工况下凸出长度越大,基底隆起量越大。  相似文献   

2.
基坑施工对周围建筑物沉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上海某地铁基坑的施工过程中,临近建筑物产生了较大的整体沉降,而且不均匀沉降明显。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及该处的土层分布条件,对基坑工程不同施工阶段引起建筑物沉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围护墙体较大的水平位移以及建筑物所处软弱粘土的流变变形使建筑物产生了不小的整体沉降,而建筑物下方局部分布的不良地质条件则是建筑物产生明显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以期引起工程技术人员对不良地质对工程及周边环境不利影响的重视,其他类似工程能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FLAC~(3D)对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坑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对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桩锚支护结构变形坑角效应的影响范围,计算出桩锚支护结构变形坑角效应的影响系数,提出了一种考虑坑角效应的桩锚支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此系数和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时序分析预报基坑周围建筑物沉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间序列分析是目前对动态数据处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要求考虑影响观测值的各种力学因素,而只分析这些观测数据的统计规律性。通过对时间序列统计规律性的分析,构造拟合出这些规律的最佳数学模型,并预报时间序列未来的可能数值,最后给出预报结果的精度分析犤1犦。时间序列分析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自然界、社会界、工程界,涉及到众多的学科领域,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时间序列分析在岩土工程方面已有一些应用,但还不是很多。应用于位移预测时,由于位移序列无疑具有某种趋势性,因此对于趋势性的处理,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一是…  相似文献   

5.
考虑深基坑坑角效应的支护结构变形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空间问题。本文以悬臂地下连续墙支护体系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3D三维有限差分软件对支护结构变形坑角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支护结构变形阴角坑角效应影响系数和坑角效应影响范围,提出了考虑深基坑坑角效应的支护结构变形计算方法,即将坑角效应影响系数与依据平面问题计算得到的悬臂连续墙支护结构变形相乘得到支护结构变形空间分布的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此计算方法及所得系数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软土土质的特殊性给软土地区的基坑开挖增加了一定难度,更增加了在开挖过程中对周边建筑物安全性的关注.本文结合天津某深基坑工程,基于ABAQUS软件模拟开挖过程,对基坑变形和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分析,得出了基坑开挖对周围建筑物沉降影响的一般规律,对软土地区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坑中坑基坑空间效应为研究主题,着重分析了内坑开挖对外坑在空间上的影响。根据内外坑相对空间位置,将坑中坑基坑在空间上分为中心内坑、墙边内坑、角部内坑、三边内坑和夹心内坑。以大型通用软件ANSYS为研究平台,分别建立5种坑中坑基坑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内坑开挖对外坑空间上的影响,进而对设计、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黄雯 《建筑知识》2014,(8):196-197
本文首先对建筑物沉降的整个控制发展模式展开细致的研究,并且对如何在实践操作中提出进科学的控制理论创建和设定建筑物沉降过程控制的有效方案与计划。此外,在本次研究中,还通过创建试验模型的方式对控制方案进行科学、公平评估与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9.
胡承军 《建筑技术》2009,40(2):136-137
在软土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地铁盾构进出洞以及为了保护基坑周围建筑物等原因,常常会进行坑外加固。坑外加固能提高土体强度,也会对基坑变形产生影响。结合上海地铁某车站端头井加固的工程实例,分析坑外加固对基坑变形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减少坑外加固影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邻基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随着城市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区内土地的价格越来越昴贵,尤其是在一些旧城区的建设改造项目中,更是寸土尺金,见缝插针。很多新旧建筑物毗邻较近,甚至相连。如何更准确地计算建筑物基础的沉降和更准确地估计邻基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周青  张瑛 《山西建筑》2006,32(10):350-351
论述了相邻建筑沉降观测的意义,结合工程实例,对其观测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高层建筑施工对周围区域影响较大的结论,提出了设计方案充分考虑相邻建筑沉降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变形和沉降在安全范围是基坑支护体系的重要使命。结合一开挖深度约12.6 m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深基坑开挖导致临近建筑物沉降变形的发展过程,及其与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施工工序、支护结构水平位移、邻近建筑物的基础型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支护桩间水土流失及不当的施工工序是诱发临近浅基础建筑沉降过大的根本原因。强大的支护体系、有效的止水帷幕和正确的施工工序是控制该类深基坑开挖工程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上海外滩源33号项目地下3层深基坑的工程概况,该基坑具有规模较大、周边环境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及工期紧等特点。针对本基坑的特点,对历史保护建筑和古树采取了预保护措施,采用逆作法、管幕法等方法辅以节点加固、设置临时支撑等措施,取得了不错的工程效果。本工程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坑开挖对邻近任意角度建筑物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测结果表明,邻近基坑的建筑物与基坑边互不垂直时,基坑开挖将导致墙体同时发生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表明,对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当其跨越坑外沉降槽最低点或沉降曲线上凸区域时,建筑物所产生的扭转变形最为显著。随着建筑物与基坑距离的变化和建筑物纵墙与基坑边之间夹角的变化,当建筑物位于天然地面沉降挠曲程度较大的位置时,建筑物的挠曲变形对墙体拉应变起主要作用,墙体最大拉应变发生在建筑物纵墙垂直于基坑边,即纵墙与基坑边相互垂直时是建筑物的最不利位置;而当建筑物位于天然地面挠曲程度较小的位置时,墙体的拉应变源于挠曲变形与扭转变形的共同作用,纵墙墙体的最大拉应变将发生在与基坑边成一定角度的建筑物纵墙上,此时纵墙与基坑边垂直并不是建筑物的最不利位置。  相似文献   

15.
当基坑开挖深度相同,而围护结构及支撑系统的差异将使得围护结构将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形,坑外土体的位移及邻近建筑物的变形也将存在相应差异。针对不同围护结构变形形式对应的基坑邻近建筑物的变形开展精细化分析,算例结果表明:当围护结构发生踢脚、内凸或复合形式的变形时,紧邻基坑的建筑物将发生显著的下凹挠曲变形,且下凹挠曲程度随沉降槽的近基坑侧土体沉降值增大而减小,尤其是当围护结构发生踢脚和内凸变形时,建筑物的下凹挠曲变形最为显著,并产生显著的墙体拉应变,此时邻近的建筑物是最为不利的;而对于任意变形形式的围护结构,当建筑物距基坑距离约为 1 ~ 1.5 倍开挖深度时,均将产生显著的上凸挠曲变形,所引发的建筑物墙体拉应变亦较为显著,即该位置处的建筑物都将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6.
王旭杰 《山西建筑》2014,(20):104-105
以某工程地下空间基坑开挖为背景,建立了FLAC3D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通过对有支护条件基坑开挖与无支护条件基坑开挖的数值模拟分析,得出了一些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但三君 《山西建筑》2004,30(8):26-27
针对实际工程中房屋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析了房屋不均匀沉降时结构的应力应变,阐述了造成不均匀沉降的有关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双排桩隔离位移场防护邻近基坑高楼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近基坑的既有建筑物由于基坑开挖引起的土体位移作用而产生附加变形甚至造成严重损伤。双排桩作为一种刚度较大的隔离措施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北京某地铁深基坑邻近高层居民楼为实例,对双排桩的桩排距、冠梁连接、桩间土处理等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优化。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和现场监测,对双排桩、桩后土体及高层建筑等组成的位移场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了双排桩、桩后土体及高层建筑的变形规律。同时,通过双排桩与单排桩的变形对比分析,验证了双排桩对位移场的隔离效果明显,围护结构背后土体的水平位移由17 mm降低到8 mm,减少了53%。有效控制了既有建筑的损伤程度,居民楼的最终最大差异沉降为6.9 mm,角变量为0.33‰,确保了邻近基坑居民楼的使用安全。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虑形状参数影响对MCC修正及其实现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形状参数概念对修正剑桥模型的屈服面进行修正,并在FLAC3D中进行二次开发,得出如下结论:本屈服面是对修正剑桥模型的屈服面的进一步推广;针对不同土体采用通过试验得到的形状参数的合理取值,可得到比采用修正剑桥模型更为精确的预测值,解决了采用修正剑桥模型进行分析得到的土体强度比通过试验所得到的值偏大的问题;对比分析形状参数R取2与FLAC3D中固有修正剑桥模型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二次开发所得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扩大FLAC3D在土木数值分析中的应用范围,也为开发其它土工模型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刚性模型风洞测压试验,对4种不同圆角率(即圆角半径与模型短边迎风宽度之比分别为0、5%、10%和20%)的矩形截面高层建筑表面风荷载特性进行研究。对比了不同圆角率下建筑表面的风压分布与相关特性:圆角处理使得建筑迎风面边缘倒圆角处出现较大平均风压、极值风吸力和脉动风压;在侧风面上,平均与脉动风压梯度变化范围随圆角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且横向相关性明显增强。分析了建筑顺风向与横风向的整体风力,圆角处理通过促进再附着从而减小尾流宽度,可降低高层建筑的顺风向阻力和倾覆弯矩,降幅随着圆角半径的增大而提升,同时,横风向升力和倾覆弯矩也将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