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麦汁澄清与凝固物的析出在啤酒酿造中,煮沸后的麦汁在进入发酵罐前,需进行一系列处理,如麦汁冷却,通氧,冷、热凝固物的析出、分离等。最终定型麦汁的质量,除了要求麦汁组分合理外,对于冷、热凝固物应尽可能的分离,使处理后的麦汁清亮、透明。决定麦汁澄清的关键在于凝固物的分离程度。提高麦汁澄清度,可有效  相似文献   

2.
现代啤酒由单一菌种——酵母发酵而成。但在整个啤酒酿造过程中,酿造设备、空气、酿造用水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有害微生物进入麦汁或发酵液中,如果这些有害微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就会污染麦汁或啤酒。污染腐败的细菌对啤酒的质量影响相当大,  相似文献   

3.
李贵军  高峰  刘冬 《酿酒》2000,(2):93-93
麦汁过滤在啤酒生产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其目的是在糖化工序结束后 ,在最短时间内将糖化醪中从原料溶出的物质与不溶性的麦糟分离 ,以得到澄清的麦汁 ,并获得良好的浸出物收得率。麦汁过滤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后期麦汁发酵及清酒的过滤和啤酒的泡沫、风味 ,最终影响啤酒的质量。如何在麦汁过滤过程中得到澄清的麦汁 ,其方法很多 ,现就我厂近期采用的平衡罐原理在麦汁过滤中的应用作如下的总结。1 原理把过滤槽底部的各同心环管的麦汁最后集中在一总管内 ,然后流经至麦汁平衡罐 ,由平衡罐流出。利用泵打入麦汁暂存槽或麦汁…  相似文献   

4.
张玲玲 《酿酒科技》2005,(10):55-57
引起啤酒非生物混浊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多酚物质、无机盐、碳水化合物以及某些金属离子等。卡拉胶是啤酒酿造过程中比较理想的澄清剂。在麦汁煮沸结束前10min添加卡拉胶.能改善麦汁外观质量;加快麦汁过滤速度;吨酒耗硅藻土量可节省20%左右;水耗、电耗下降5%左右。酿制出的啤酒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或企业标准。  相似文献   

5.
麦汁澄清度在酿造中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不清亮的麦汁对发酵、成品酒质量都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凝固物大量存在使酒液浑浊、难以澄清,造成过滤困难;啤酒醇厚性减弱,酯类物质减少、啤酒口味粗糙、泡沫稳定性差;浑浊麦汁中氧的溶解差,影响酵母生长、酵母回收质量差、数量减少、酵母退化的可能性增大;主酵起发慢、易染菌、双乙酰还原不均匀,延长发酵期等等不利因素将会出现。前一段我公司麦汁澄清度指标一直不理想,平均高于10EBC。针对此问题,我司着重分析查找影响麦汁澄清度的关  相似文献   

6.
日本秋田县麦酒酿造技术研究会 ,从树液中分离、培养出天然酵母 ,成功地使麦汁发酵 ,酿造出天然酵母啤酒。这种啤酒酒香比一般酒浓 ,略带甜味 ,十分爽口日本开发出天然酵母啤酒  相似文献   

7.
酿造啤酒时,经过麦汁过滤工序,最初流出的第一道麦汁就是“一番榨”;此后再加入热水流出的麦汁称为“二番榨”,一般说来,啤酒是采用“一番榨”与“二番榨”的混合麦汁酿制而成的。 一番榨啤酒不惜提高成本,只提取第一道麦汁酿造,绝不掺二道麦汁。由于第一道麦汁中,从麦芽壳渗出的涩味成分较少,所以只提取第一道麦汁酿造的一番榨啤酒没有一般啤酒的涩味,口感更纯更顺,让人喝了还想再喝,是真正高级的  相似文献   

8.
吴文林 《啤酒科技》2013,(7):41-42,44
我从事啤酒生产工作已十多年,对啤酒生产过程中质量与卫生的管理以及啤酒在包装过程如何做好啤酒新鲜度等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下面是我的一些见解,望大家批评指正。啤酒生产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酿造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糖化生产时,尽量不要打开糖化锅、糊化锅等锅体的人孔,以免麦汁与氧过分接触。避免麦汁回旋时间过长,麦汁澄清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2)严格控制过滤速度及洗槽质量,麦汁要澄清、透明,洗槽要彻底,但不能过度,一般控制  相似文献   

9.
实践告诉我们,成品啤酒中只要存在低含量的氧就会影响其风味稳定性和非生物稳定性。在啤酒酿造的各个工序都存在氧的摄入问题。在整个糖化工段,如麦汁制备、过滤、煮沸及麦汁进入澄清槽的过程中的氧化会导致麦汁色度加深和不良风味物质的产生,使苦味粗糙。在糖化过程中的麦汁含氧  相似文献   

10.
面向啤酒生产过程的综合自动化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0 前言通常 ,可把一个除原料加工以外的、完整的啤酒生产过程分为麦汁制备、啤酒酿造和灌装三大过程。其中 ,麦汁制备过程主要包括了粉碎、糊化、糖化、过滤、煮沸、澄清与冷却以及CIP等生产工序 ;啤酒酿造过程主要包括了麦汁充氧 /酵母添加、酵母培养 /酵母扩培、酵母回收、啤酒发酵、CO2 回收、啤酒处理、清酒以及CIP等工序 ,其他辅助工序还有脱氧水制备、热水制备、CIP液制备、冷冻、空气压缩等等。其中对产量和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主要是麦汁制备和啤酒酿造两大过程。由浙江浙大中控技术有限公司与浙江石梁酒业集团有限公…  相似文献   

11.
麦芽糖化前去除麦皮,糖化醪乳化后加入絮凝剂,利用上浮法快速去除蛋白质、β-葡聚糖及其他悬浮物,麦糟体积缩小,洗糟一次完成,热冷凝固物极少,不需要专门分离。由于麦皮不参与糖化,不参与洗糟,麦汁中多酚物质减少,色素物质减少。又因麦汁过滤澄清时间很短,后续发酵液澄清过滤速度快,氧化褐变明显减轻,从而低成本酿造优质啤酒,并使麦糟蛋白含量增加,大幅度增值,进一步降低啤酒成本。  相似文献   

12.
麦汁在煮沸时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蛋白质的分离。开始时,澄清麦汁变得失光和浑浊,以后这些细小的析出物逐渐聚合而使体积增大,从而由麦汁中分离出去。这一澄清过程,对于啤酒的组成、口味、稳定性均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凝聚不充分,不仅直接影响啤酒品质,而且间接地在发酵中会导致酵母被沾污,使发酵液pH值下降受阻,导致啤酒发酵度较低,澄清较差,最终带有蛋白质苦味。  相似文献   

13.
<正> 生产啤酒所耗能量极高,尤其是需要大量的热能。首先要加热麦芽浆,然后将麦汁煮沸1~1.5小时,最后用水和冰水或乙二醇将麦汁冷却到发酵温度。在酿酒之前还需用热水加热麦汁等。其中,在麦汁蒸煮和麦汁冷却时会释放出大量能量,如能安装适当的能量回收设备,这些能量便可再次被利用。不论从经济或环保角度考虑,能量回收设备的使用将有助于节省生产成本,同时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原料的浪费。 目前,啤酒厂普遍将工程设计重点放于能量回收方面,这是因为啤酒酿造的能耗实在很高,而糖化车间的节能有限;另外,在常规的酿造方法中,新的节能技术难以实施。一般而  相似文献   

14.
在啤酒酿造工艺过程中,采用添加Novo的AMG、Fungmyl和Promozyml等三种微生物酶,提高麦汁发酵度以生产低热量(低碳水化合物)啤酒的方法被人们越来越重视。酶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其可在麦汁糖化过程中或在分离麦汁中加入,也可在麦汁发酵开始加入。加酶的方法最高可使外观发酵度(apparent attenuation)达到104%。  相似文献   

15.
由日本秋田县啤酒公司组成的县麦酒酿造技术研究会最近限量出售1000升使用天然酵母发酵的“秋田天然酵母啤酒”。 秋田县麦酒酿造技术研究会为了生产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啤酒,自去年4月份创立以来试验了200多种天然酵母来发酵麦汁,最后从树液中分离、培养出天然酵母,成功地使麦汁发酵,酿造出天然酵母啤酒。这种啤酒酒香较一般啤酒浓,稍带些甜味,十分爽口。该研究会称,这是日本第一例使用天然酵母发酵的啤酒,在世界上也是少有的。 此次限量销量的天然酵母啤酒的酒精成分为4%。天然酵母啤酒在日本面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天然植物芦荟中特有的"清香苦味"添加到发酵的麦汁中,通过实验制得口味独特,具有麦汁酿造及酒花啤酒的正常状态的新型啤酒.  相似文献   

17.
芦荟啤酒加工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天然植物芦荟中特有的“清香苦味”添加到发酵的麦汁中,通过实验制得口味独特,具有麦汁酿造及酒花啤酒的正常状态的新型啤酒。  相似文献   

18.
陆英  王欣  周洁 《啤酒科技》2009,(9):13-15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将啤酒副产物提纯降解应用于啤酒酿造的可行性,以解决低麦芽酿造中的氮源不足问题。对于100L规模的14°P麦汁酿造,添加250g麦根和1.5L酵母水解液,可以将麦汁的α-氨基氮提高到要求范围,不会对酿造过程和啤酒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分离的100株啤酒腐败细菌和22株野生酵母,研究了中国东部7家啤酒厂的污染程度评价和质量控制工艺。从每家啤酒厂的五个主要点取样:酿造水和麦汁;发酵液:种酵母;设备、空气和周围环境以及成品啤酒。通过比较分离微生物菌株的16S rDNA,把菌株鉴定到属或种水平,野生酵母鉴定到非酵母属(non-Saccharomyces)和酵母属(Saccharomyces)。在市售脱气lager啤酒中测定微生物生长,表明80%的细菌可引起啤酒污染。中国东部啤酒厂污染情况的研究表明,有害微生物检测对提高这些啤酒厂的卫生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论文主要是阐述在发酵过程中高浓酿造对酵母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对来自麦汁的疏水多肽损失的影响以及对贮藏啤酒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在整个发酵期间低度麦汁(10°P)中疏水多肽的含量显示出平稳下降,但对于20°P 麦汁在发酵的前8天显示出快速的下降,剩下的时间变化不明显。高浓酿造疏水多肽下降程度较大,发酵过程中蛋白酶 A 增长,发酵结束时达到最高水平。从发酵的第3天到第11天高浓发酵酵母蛋白酶水平至少是低度发酵的两倍。高浓酿造的啤酒中所含的蛋白酶 A 活力比低度酿造的啤酒中高出很多。FERMCAP~(TM)包含物,一种消泡物质,在高浓麦汁中既不影响疏水多肽的水平也不影响最终啤酒的泡沫稳定性。这表明蛋白酶 A 必定是高浓酿造啤酒泡沫稳定性差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由于发酵罐中的起泡造成的。对瓶装的高浓及低度酿造的啤酒进行泡持性的测量,周期为五个月,结果表明两种啤酒的泡沫稳定性都平稳下降。灭菌后的高浓和低度啤酒不会出现泡持力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