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青霉素发酵的青霉菌培养工艺进行优化,增大单罐批产量,提高技术指标。方法:对青霉素发酵过程的低单位带放菌丝收集至带放罐再培养,同时补充部分发酵基础料培养基,使新生部分菌丝的同时进行高单位发酵,节省了种子的培养过程,在兼顾增大青霉素产率和降低环保菌丝处理实行清洁生产方面收到良好效果。结果与结论:配合补料工艺优化,可使单罐批发酵产量得率提高15%。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阿维菌素发酵放罐体积,研究了其半连续发酵中的补料工艺。在100 L、50 L发酵罐中进行平行试验,发酵中后期分别补入体积分数15%的补料培养基和培养50 h后的发酵液,比较效价增长情况;研究分别补入体积分数为15%和8%的发酵液对效价增长的影响,并以试验效价与回归效价差的正负为确定发酵放罐时间的依据。结果表明,补入发酵液(斜率K=0.0375)较补入补料培养基(斜率K=0.0346)效价增长得更快;补入体积分数15%的发酵液(斜率K=0.0364)比补入体积分数8%的发酵液(斜率K=0.0298)效价增长更快,但同时稀释作用也更明显,宜在补入发酵液72 h后放罐;补入体积分数8%的发酵液效价增长相对较慢,但稀释作用相对不太明显,宜在补入发酵液48 h后放罐。阿维菌素发酵带放后补入培养50 h后的发酵液,可以提高设备产能,增加阿维菌素发酵放罐体积。  相似文献   

3.
王淑琳  张军剪 《河北化工》2013,(6):36-37,40
发酵过程中菌种的生产能力和发酵工艺决定了最终的发酵生产水平,目前使用的菌种都是经过长时间诱变筛选出来的,若利用简单的选育提高菌种的生产能力非常困难,但是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来挖掘目前菌种的潜能却是相对简单可行的办法。对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基础料配方、补料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移种加倒种罐比正常移种罐效价高5%;降低基料中的量,可节省豆油4 m3;稀释发酵液,可提高过滤收率2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发酵水平,降低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4.
现在谷氨酸发酵产酸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谷氨酸提取收率却一直偏低,只有88%左右,且中和液质量偏差,脱色成本较高。首先采用超滤膜对发酵液除菌体,再用纳膜进行脱色,然后再等电结晶。结果表明:提取收率可提高3%左右,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指标均高于原工艺,脱色活性炭消耗降低50%左右。因此在原有提取工艺基础上,增加超滤膜和纳膜系统对谷氨酸发酵液进行预处理,优化了谷氨酸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5.
采用扩张床吸附丙酸与维生素B12发酵相耦合以解除丙酸对维生素B_(12)发酵的抑制.选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330对发酵液中的丙酸进行了扩张床吸附和解吸工艺研究,丙酸浓度10g/L(pH5.0)、树脂量为发酵液体积的1/10、上料流速710mL/min时,湿树脂动态吸附量为57.73mg/g;解吸剂NaOH3mol/L、流速1.32mL/min时,解吸率为93.2%.将此工艺用于发酵过程中丙酸的原位吸附分离,构建了一种新型原位分离发酵系统.通过降低发酵液中丙酸的浓度,有效缓解了丙酸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细胞发酵密度,维生素B_(12)及丙酸产量相对于补料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26.6%和39.4%.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向红霉素发酵液中分别添加氯化胆碱和甜菜碱两种甲基供体,探讨不同的甲基供体对红霉素发酵过程中溶氧浓度、PH、搅拌转速、菌体干重及红霉素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甜菜碱更有利于红霉素发酵,向红霉素发酵液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可使发酵效价达到8000u/ml以上,C组分百分含量降低到3%以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条件,提高荚膜多糖产量。方法通过30 L发酵罐培养W135群脑膜炎球菌,分析不同补加葡萄糖方式、发酵温度、接种量对发酵液中生物量和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优化培养条件;并对优化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优化条件为分批补加5 g/L葡萄糖,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16%;2批W135群脑膜炎球菌精制多糖的核酸含量、蛋白含量、唾液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K_D值、回收率及多糖含量,均符合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质量标准。结论获得了更适宜W135群脑膜炎球菌的发酵培养条件,提高了荚膜多糖含量,为建立完整的发酵工艺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大幅提高产两性霉素B菌株的发酵产抗水平,对外源性短链脂肪酸类前体物质及其添加时机、添加量进行优化,得到了两性霉素B补料分批发酵工艺,即在产两性霉素B菌株发酵培养24~56 h左右,一次性补入2~4 g·L~(-1)(以发酵液总量计)的丙酸钠。该工艺解决了两性霉素B生物合成途径中内酯环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大幅提高了产两性霉素B菌株的发酵产抗水平。经15 t生产罐验证,最终实现了连续3批平均放罐效价达10 977μg·mL~(-1)的发酵产抗水平,与采用原发酵工艺的生产罐批相比,放罐效价提高了39.4%。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C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的发酵工艺,提高荚膜多糖产量。方法在5L发酵罐中,通过调整溶氧(DO)、pH值、培养温度、葡萄糖补料速率等参数,了解C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在发酵过程中的代谢规律,优化发酵工艺,并将C群脑膜炎球菌在100L发酵罐中放大发酵。结果在发酵过程中,DO在20%~40%范围内对多糖合成无明显影响;在pH6.6左右,培养温度37℃,有利于多糖合成;发酵中间补加葡萄糖可增加多糖合成,低速补糖较高速补糖更有利于多糖合成。C群脑膜炎球菌在100L罐中放大发酵,多糖产量可达5L罐水平。结论通过参数优化,确定了C群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的最佳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0.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tropicalis)为菌种发酵生产1,13 十三碳二羧酸(DCl3)是现阶段最经济的方法。通过对接种量、补碱工艺、发酵级数和空气流量的优化以及采取中间补加正十三碳烷烃(C13)、延长发酵周期等措施,确定了最佳的DC13发酵工艺,15m3发酵DC13的产量达到850kg,主要原材料正十三碳烷烃的消耗下降了11 6%。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涤纶FDY生产中,将现有生产设备ATi-614/12卷绕头及其配套设备从12头纺改造成18头纺。从设备改造和工艺参数优化选择两个方面探讨了此改造的理论和技术。改造后产品质量与改造前基本一样,纺细旦丝时,产量可以增加47%,而每吨丝的成本可以降低200元。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东方拟无枝酸菌V19-07发酵产万古霉素,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8℃、发酵液pH值7.2、通气量1.0 vvm、溶解氧浓度10%.该工艺经50 L发酵罐验证,平均发酵效价达14117U·mL-1,产量较优化前提高18.8%,可用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以摇瓶和发酵罐两种培养体系为对象,考察了剪切力对木葡糖醋杆菌生长和细菌纤维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力的存在对细菌纤维素的合成不利,在添加玻璃珠的三角瓶中经9轮震荡培养后,细菌纤维素的产量降至原始菌株的23.6%;在机械搅拌罐中培养时,用剪切力大的六叶平桨进行发酵,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最低,而用转速降低的框式桨进行发酵,细菌纤维素的产量较高。剪切力也影响木葡糖醋杆菌的形态和生长周期,剪切力的存在使细菌菌体变小,单位体积发酵液菌浓降低,菌落形态改变,菌株进入对数生长期的时间延后。实验结果为今后改进提高细菌纤维素动态培养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木质纤维生物质同步糖化发酵(SSF)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综述了有关木质纤维生物质原料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同步糖化发酵是一种用于从木质纤维原料生产乙醇的工艺过程,此工艺的优点是酶水解与发酵同时进行,可以减少最终产物对酶水解的抑制作用,并减少投资成本,是最具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工艺之一。近年来在优化预处理工艺、降低纤维素酶成本以及己糖戊糖协同发酵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以小麦秸秆为原料进行同步糖化发酵所得到的乙醇浓度接近40g/L。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发酵生产紫杉醇由于其环境友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势,近年来被认为是解决紫杉醇生产原料来源危机的良好方法。由于单位发酵液中紫杉醇产量太低,迄今为止尚没有一株可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产紫杉醇菌株问世。本文就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紫杉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包括紫杉醇产生菌的筛选、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微生物体内紫杉醇合成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产紫杉醇菌种的改良。  相似文献   

16.
多杀菌素发酵工艺的优化及其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刺糖多孢菌S-6032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优化摇瓶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50 g/L,麦芽糖10 g/L,棉籽粉20 g/L,硫酸铵1 g/L,硫酸锌0.2 g/L,玉米浆15 g/L,牛肉膏2 g/L,碳酸钙5 g/L;确定摇瓶培养工艺为最佳接种量10%,最佳装液量为30 mL/250mL摇瓶,最佳初始pH值为7.5.在优化培养条件下进行发酵培养,多杀菌素最终质量浓度达117.83 mg/L,较优化前发酵培养条件下所得质量浓度(89.57 mg/L)提高了31.6%.毒性实验表明发酵液对斜纹夜蛾幼虫毒杀效果显著,100 mg/L多杀菌素的发酵液作用于斜纹夜蛾48 h的致死率为90%.  相似文献   

17.
泰勒涡柱作用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进气装置在反应器中构建了泰勒涡柱流,以提高发酵液中溶氧水平,并与带常规空气进气装置的反应器进行了对比,推导出发酵液中溶氧浓度与反应器中微生物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考察了泰勒涡柱作用下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结果表明,微生物比生长速率与通入发酵液中的气泡尺寸和气体比表面积成正比;微生物生长过程与气泡吸附过程有关,可通过改变吸附量来改变发酵过程。对于建立吸附发酵生长动力学模型和实现微生物高密度培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乳链菌肽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乳链菌工艺,考察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发酵过程pH值变化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接种量5%~6%(vol),发酵液初始pH值7.5时,乳链菌肽发酵液效价较高。采用流加浓度为5 mol/L的NaOH溶液,将发酵液pH值控制在6.20~6.25,发酵液效价可稳定于6 500~7 500 IU/mL,是没有流加碱液发酵的2.5倍。  相似文献   

19.
适当降低种子和发酵罐的培养温度,使菌体活性在较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提高发酵水平和发酵液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20.
1,3-丙二醇主要用途是和对苯二甲酸(PTA)一起合成新型聚酯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但是1,3-丙二醇的高成本制约了PTT的发展,低成本1,3-丙二醇合成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是在以甘油为底物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工艺路线上进行优化,使用实验室2.5 L发酵罐进行试验,研究甘油发酵过程中搅拌速度、氮气通气率、发酵时间对最终发酵液中1,3-丙二醇含量的影响,在发酵温度37℃、pH值7.0、通气率0.2 vvm、发酵时间40 h、搅拌转速400 r/min的条件下,发酵液中1,3-丙二醇的含量高达80 g/L以上,产品纯度达到9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