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霉素发酵过程接种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青霉素发酵一般采用10%~15%的接种量.通过对比研究移种或倒种不同接种量引起的菌丝浓度的变化,以及带来菌龄的分布,寻求合适的接种量.适当提高接种量(30%~35%)以后,可以大大缩短迟滞期和菌丝生长期,从而提高了发酵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2.
王淑琳  张军剪 《河北化工》2013,(6):36-37,40
发酵过程中菌种的生产能力和发酵工艺决定了最终的发酵生产水平,目前使用的菌种都是经过长时间诱变筛选出来的,若利用简单的选育提高菌种的生产能力非常困难,但是通过优化发酵工艺来挖掘目前菌种的潜能却是相对简单可行的办法。对头孢菌素C发酵过程中接种量、基础料配方、补料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移种加倒种罐比正常移种罐效价高5%;降低基料中的量,可节省豆油4 m3;稀释发酵液,可提高过滤收率2个百分点。明显提高了发酵水平,降低了发酵成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青霉素种子生产过程简单,生产周期长,移种前菌丝量少,菌丝浓度低,严重影响了发酵罐的设备利用率和发酵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这些不足,本实验利用5L种子罐和20L发酵罐对青霉素种子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接种量和生长周期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接种量为3亿、生长周期为75-80小时,移种至发酵罐发酵水平最高。为青霉素的生产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刘家扬  廖祥儒 《山东化工》2015,(3):33-36,39
对Pycnoporus sp.SYBC-L3深层发酵产漆酶种子的培养及接种种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从平板直接接种菌丝片或者孢子悬液到发酵产酶培养基,生物量及漆酶活力都非常低;采取种子培养并接种发酵培养基可提高漆酶活力;该菌株在种子培养基中以菌丝球的形式生长,菌丝球的大小与接种量有关,接种量小,菌丝球就大,相反接种量大,菌丝球则小;从平板到种子培养基的转接过程中,以洗孢子的方式接种要略优于打孔的方式;在种子培养的过程中添加玻璃珠导致菌丝球严重破裂,生长减缓,不利于进一步深层发酵产漆酶;种子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生长,以PDA培养基为最好;在以PDA为培养基时,接种量在10%是深层发酵产漆酶活力最高;种龄在第3天时为最好。经过种子培养的优化后,进一步深层发酵产漆酶活力提高了6倍。  相似文献   

5.
L-乳酸工业化生产中,发酵残糖是影响其经济效益和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了淀粉质原料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中的接种量、中和剂氢氧化钙浓度和p H值对发酵残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量范围10%~12%,中和剂氢氧化钙的浓度范围12%~14%,发酵过程采用p H值分段控制的方式,能对L-乳酸工业化生产较好地进行稳控,发酵残糖低,可为L-乳酸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刺糖多孢菌生长特性及移种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子宝  沈淑媛  裘娟萍 《农药》2012,51(7):494-498
[目的]掌握刺糖多孢菌生长代谢特性,为提高多杀菌素产量及发酵稳定性提供依据。[方法]对刺糖多孢菌斜面及种子生长规律、培养工艺及移种标准进行研究。[结果]确定斜面移种标准为平板单菌落移种第1代斜面,菌龄7 d;液体种子最佳培养工艺为添加30粒玻璃珠,温度30℃,初始pH值8.5;液体种子移种标准为生物量大于1.4 g/L、氨基氮75~80 mg/L、还原糖低于7 g/L、pH值低于7.5、种龄30~36 h。[结论]采用标准种子移种,多杀菌素产量提高58.5%,不同批次间产量差异小于5%。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最优的类人胶原蛋白(HLC)的种子扩大培养过程,考察了三级种子培养过程中不同移种阶段和不同种子培养基对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对数期后期移种,HLC产率最高;当种子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20 g·L-1时,其后发酵过程所需的培养时间较短,HLC表达量较高,HLC平均产率最高,达到0.518 g·L-1·h-1...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以玉米秸秆和豆粕为主要原料制备微生物发酵饲料的操作条件。开展了p H、配料含水量、发酵温度、乳酸菌接种量、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等不同工艺参数的发酵优化。结果显示:采用p H为5.5、配料含水量为35%、发酵温度40℃、乳酸菌接种量为5‰,枯草芽孢杆菌接种量为1‰的工艺参数进行发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γ-氨基丁酸(GABA)产量,对植物乳杆菌XL-02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首先,采用单因素方法对底物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和pH值等因素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实验优化.结果表明:在L谷氨酸钠浓度为2.0 g/L,发酵温度30℃,接种量11%和pH值6.0的条件下,发酵60 h,γ-...  相似文献   

10.
崔有为  张宏宇  冀思远  施云鹏 《化工学报》2015,66(10):4177-4184
以嗜盐混合菌发酵生产PHB具有免灭菌程序、易提取、产量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关注。本研究集中考察了嗜盐混合菌(MMCs)发酵生产PHB过程中调整容积负荷的方式对PHB生产的影响。在研究中通过比较恒定接种生物量改变底物浓度以及恒定底物浓度调整接种生物量两种调整方式下PHB发酵生产的最大细胞含量、PHB最大容积产率以及表观动力学,确定了MMCs的最佳OLR,以及两种变化方式的本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式下随着OLR升高,细胞内最大PHB的积累量和PHB容积产率也随着增加。本研究发展的嗜盐MMCs最佳OLR 0.91 kg·(kg·d)-1。在相同的OLR下,高的接种生物量始终具有高的碳源转化率和底物消耗速率。为此,采用高接种生物量发酵生产PHB可以提高PHB生产效率并降低PHB的成本。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初步对佛手柑橘酒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找出发酵p H、接种量和温度的较适条件。结果表明:在p H=3.8,接种量5%,温度25℃的条件下发酵10 d,酒精度达到12.3%。  相似文献   

12.
高产乳酸细菌发酵厨余垃圾生产乳酸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从厨余垃圾中分离到的一株乳杆菌TD175作为接种菌株,强化厨余垃圾的乳酸发酵.在不控制pH值条件下厌氧发酵2d,菌株TD175可以得到9.20g/L的乳酸,比不接种的对照实验乳酸浓度高88%.菌株TD175发酵厨余垃圾的最适接种量为15%.采用原料不灭菌的开放式发酵比原料灭菌后再发酵更有利于提高乳酸产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赤霉素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的中试发酵工艺条件.[方法]赤霉素GA4+7发酵培养基配方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筛选研究,分别在摇瓶条件下和在5000 L发酵罐中进行,采用多因素不同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赤霉素GA4+7发酵单位的检测采用HPLC法.[结果]获得了赤霉素GA4+7发酵培养基优化配方:淀粉+葡萄糖为9.0%+1.0%、花生粉+黄豆粉为1.2%+0.6%、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铵为0.2%和0.01%;获得了赤霉素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优化的发酵条件:温度32℃、发酵通气量V(空气)∶V(发酵液)为0.4∶1、种子罐接种摇瓶种液400 mL、种子罐培养液中硫酸铵含量为0.05%、发酵罐补糖、种子罐种龄和发酵移种量分别为38 h和12%、发酵罐中添加碳酸钙量为0.2%.[结论]成功地探索到赤霉素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发酵工艺条件,GA4+7在5000 L发酵罐中发酵效价达到788 mg/L,且GA4/GA7比例为1.06,GA4+7产品质量好,该工艺条件为大罐发酵生产赤霉素GA4+7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牛友芽  高玉妹  倪俊 《广东化工》2012,(4):87-88,90
采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冰糖橙皮渣进行水解,所得还原糖液接种异常毕赤酵母进行发酵,考察了酵母接种量、发酵时间、pH和发酵温度等单因素对乙醇得率的影响。单因素结果表明:接种量为12%、发酵时间72 h、pH 4.5、发酵温度33℃时乙醇得率最高。在此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pH 4.5,接种量12%,发酵时间72 h,发酵温度30℃。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为0.2451 g/g,显著高于单因素实验(0.2263 g/g)和正交实验结果(0.2329 g/g)。  相似文献   

15.
乳酸发酵在线近红外光谱(NIR)的近红外分析技术,是通过过程分析仪器,采用非接触式的方法在线监测乳酸发酵。通过建立近红外光谱仪监测数据模型,能便捷快速地对乳酸发酵过程调控。乳酸发酵采用大型发酵罐套接菌种的方式接种,可以明显提升发酵效果。确定了400 t发酵罐套接菌种量28%时,L-乳酸光学纯度和收率达到最高,分别是99.8%和98.57%,乳酸发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条件,提高荚膜多糖产量。方法通过30 L发酵罐培养W135群脑膜炎球菌,分析不同补加葡萄糖方式、发酵温度、接种量对发酵液中生物量和荚膜多糖产量的影响,优化培养条件;并对优化的工艺进行验证。结果 W135群脑膜炎球菌发酵培养优化条件为分批补加5 g/L葡萄糖,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16%;2批W135群脑膜炎球菌精制多糖的核酸含量、蛋白含量、唾液酸含量、O-乙酰基含量、K_D值、回收率及多糖含量,均符合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质量标准。结论获得了更适宜W135群脑膜炎球菌的发酵培养条件,提高了荚膜多糖含量,为建立完整的发酵工艺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组胺基因缺失植物乳杆菌配合啤酒酵母作为发酵剂,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低组胺发酵香肠的工艺参数。方法对组胺基因缺失植物乳杆菌和啤酒酵母的菌种间比例、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4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试验,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组胺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以优化的工艺制作发酵香肠,并测定各项质量指标。结果发酵香肠最优工艺参数为:组胺基因缺少植物乳杆菌与啤酒酵母菌种间比为7∶4,接种量0.71%,发酵温度30.84℃,发酵时间22.89 h,发酵香肠中组胺含量为3.94 mg/kg。以优化的工艺制作的发酵香肠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组胺含量降低了54.5%。结论以优化的工艺制作的发酵香肠组胺含量降低,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海洋微生物溶菌酶的发酵优化与中试生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海洋细菌S-12-86为试验菌株,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研究培养基组分(碳源、氮源、碳源与氮源的比例、金属离子)与发酵条件(培养温度、接种体积分数、装液体积分数、起始pH值、产酶周期)对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中试放大试验。结果表明:该菌产酶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 g/L,蛋白胨5 g/L,MgSO45 g/L,CaCl22 g/L;最适发酵培养温度为30℃,接种体积分数为4.0%,装液体积分数为10.0%,起始pH值为8.0,发酵周期24 h。海洋细菌S-12-86发酵优化后的产酶量(25636.8 U/mL)较优化前的产酶量(14454.4 U/mL)提高了75.4%。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中试发酵的产酶量达26697.87 U/mL。说明摇瓶发酵优化条件可以应用于海洋微生物溶菌酶中试生产上。  相似文献   

19.
《山东化工》2021,50(15)
本研究以豆制品生产中的副产物大豆乳清液为原料,采用红茶菌对其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糖添加量,红茶菌接种量,发酵时间,茶叶添加量对发酵饮料感官的影响。依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大豆乳清红茶菌复合发酵饮料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确定出大豆乳清红茶菌复合发酵的最佳条件:加糖量为140 g/L,茶叶添加量为6 g/L,接种量为60 g/L,发酵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8d。发酵液色泽均一透亮,酸甜适宜,有发酵特殊的香气,兼有红茶与大豆的香味,风味丰富,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活菌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20.
以湖南西部芋头为原料开发新型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摇床转速、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以及醋酸菌接种量对芋头醋醋酸发酵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芋头醋酿造工艺参数。实验表明,芋头醋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摇床转速140 r/min,发酵时间为7 d,发酵温度32℃,醋酸菌接种量0.8%。在此条件下得到产酸量为3.96 g/100 m L,淡黄色,香气浓郁,营养丰富的芋头酿造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