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游离淀粉率是马铃薯颗粒全粉品质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碘蓝值的测定,探究不同生产工艺(刮板、制片、回填)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马铃薯颗粒全粉的碘蓝值、吸水能力、吸油能力、色差值△E的大小顺序为:制片工艺回填工艺刮板式工艺;在95℃保温30 min后降温过程中,当温度相同时,马铃薯颗粒全粉黏度大小表现为制片工艺回填工艺刮板式工艺。对不同工艺制得的马铃薯颗粒全粉进行形态和微观结构分析发现,以刮板式工艺制得的颗粒全粉色泽、风味、营养成分均保持较好,回填工艺制得的颗粒全粉色泽、风味均居中,而制片工艺制得颗粒全粉分散性不高,有成团现象,且色泽不佳。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微波干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研究了微波干燥条件对马铃薯颗粒全粉水分含量、白度、VC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微波干燥温度与产品水分、VC含量均呈二元函数关系。微波干燥能耗与产品水含量的函数关系式为Y=88.1/1-59.4E^-0.65x。尽管干燥温度越高,产品中VC破坏率越高,白度越低,但是,微波干燥的产品品质明显优于热风干燥,全粉的VC含量和白度高于热风干燥,SO2残留量含量低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3.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葛根全粉的成分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3种不同葛根全粉的加工工艺(制片、冷冻干燥、打浆)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对葛根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基本化学成分相差不大,但特殊成分葛根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葛根素含量最高为38.9775mg/100g。不同工艺对葛根全粉的碘蓝值、吸水能力、吸油能力、溶解度和乳化性的大小顺序为打浆工艺>制片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其中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乳化稳定性最高为4.13%;在整个过程中,当温度相同时,葛根全粉浆料的黏度大小表现为打浆工艺>制片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在95℃保温30min后的降温过程中,打浆工艺和制片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黏度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黏度处于稳定状态。由不同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感官评价相对而言,以冷冻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风味浓郁、色泽好,但分散性不好;打浆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分散性好,但葛根香味不浓郁、色泽偏黄;制片工艺葛根全粉较打浆工艺的香味浓,但比冷冻干燥工艺的香味淡,分散性也居中。 相似文献
4.
5.
二氧化硫残留量(RSD)是马铃薯颗粒全粉的重要品控指标之一。本实验显示,RSD与亚硫酸盐护色液浓度和护色时间均呈线性关系;与薯片蒸煮时间呈幂函数关系;与蒸煮温度呈二元函数关系。欲使马铃薯颗粒全粉RSD最低的蒸煮温度为104~105℃。 相似文献
6.
7.
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加工工艺及产品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世界上列于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4种主要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也是马铃薯及其制品的消费大国。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马铃薯产业链的延长,产后加工业不断兴起,马铃薯加工产品逐年增加,探讨马铃薯的加工技术,提高其经济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马铃薯颗粒全粉是以马铃薯块茎的单细胞或细胞团经脱水干燥制成含水量6%-7%的产品,是食品工业不可缺少的中间原料,由于能够长期保存,且能够保待鲜马铃薯的风味和营养,便于制作各种食品,因此它作为马铃薯深加工的基本产品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全粉蓝值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蓝值是用来表明马铃薯细胞被破坏后释放出的游离淀汾含量的一项指标,蓝值高表明大量马铃薯细胞被破坏,从而释放出大量游离淀分,采用热抽提法提取马铃薯全粉中游离淀粉,以标准碘溶液显色,在650mm处测定吸光值,以测定马铃薯全粉的蓝值。 相似文献
9.
10.
本研究选取11个品种马铃薯作为原料在相同条件下加工全粉,通过测定成分、碘蓝值、色度、持水性、持油性、冻融稳定性等指标,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制得的雪花全粉品质的差异,以明确不同品种马铃薯对其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薯6号持水性(9.84 g/g)、持油性(1.63 g/g)与凝沉性最强,衰减值(315.2 RVU)显著高于其他几个品种(P<0.05);龙薯15号的水分含量(9.20%)最高;龙薯9号粘度(589.4 RVU)最大,抗剪切能力最强,但回生值高达33.9 RVU,凝胶性强,易老化;龙薯18号蛋白质含量(12.29 g/100 g)最高,但淀粉含量少(46.24 g/100 g),吸水率(0.55%)最高,抗冻能力最差,不适宜加工需要冷冻贮存的制品;大西洋还原糖含量(0.24 g/100 g)显著低于其他品种(P<0.05),碘蓝值(26.28)最高,游离淀粉最多;龙薯15号的L*值(91.49)最大,b*值(14.96)较小,颜色明亮,外观更迎合市场。本研究通过比较马铃薯全粉品质与品种的关系,为选择优势马铃薯品种进行全粉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的加工工艺,以混合薯类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1:1,m/m)为原料,以无明矾鲜湿粉条和0.30%明矾鲜湿粉条作为对照,探索了海藻酸钠添加量、成型时间、冷藏及冷冻时间等对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质构特性、水分含量及整体可接受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不同老化方式对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断条时间、表观及微观结构(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小角X射线散射)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1%海藻酸钠后,薯类鲜湿粉条的拉伸强度(2.86 g/mm2)、拉伸形变(63.88%)、剪切应力(39.89 g/mm2)、剪切形变(37.76%)、水分含量(60.40%)和整体可接受性与0.30%明矾粉条最为接近,说明1%海藻酸钠可作为明矾替代物来加工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此外,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的加工工艺条件为成型时间1 min、4 ℃冷藏24 h,该条件下薯类鲜湿粉条的弹性和咀嚼性较好、断条时间显著延长、表观结构更为均匀。本研究结果可为无明矾薯类鲜湿粉条的产业化应用提供新的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紫薯为原料,紫薯全粉碘蓝值和花青素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紫薯全粉加工过程中复合干燥对紫薯全粉游离淀粉含量的影响,同时探讨紫薯全粉花青素含量与全粉细胞破损之间的关系,以此说明复合干燥对紫薯全粉细胞破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薯全粉复合干燥的工艺,得到复合干燥优化工艺参数为:热风干燥温度70℃、中间转... 相似文献
13.
土豆颗粒全粉中自由淀粉的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土豆颗粒全粉中的自由淀粉影响其恢复水分时的品质。自由淀粉用65.5℃水提取、淀粉葡萄糖酶酶解和光度测定,该方法准确、可靠和简便。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e reversibility of salt effects on the gelatinization of potato starch was investigated. Following the immersion of starch into sodium sulfate or sodium bromide solution, increase or decrease respectively in the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starch was noted. By washing salt-treated starch with water, the most retained salt was eliminated, and the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resumed the values of the original control starch. Treating alternately with sodium sulfate and sodium bromide solution, the retained salt and gelati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tarch changed reversibly depending on the kind of salt. The type of gelatinization behavior of starch in solutions containing different salts could be used to assess the magnitude of salt effects.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不同品种马铃薯加工鲜湿面条的适宜性,从流变学特性、烹调特性、质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13个马铃薯主栽培品种全粉原料对鲜湿面条产品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马铃薯全粉糊化特性与鲜湿面条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3个马铃薯品种中布尔班克全粉在糊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膨胀度、耐剪切能力、热稳定性、硬度、凝胶强度、峰值时间和糊化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油炸马铃薯片加工过程中切片预干燥时间、油炸温度和不同浸泡处理对油炸马铃薯片品质的影响,通过薯片炸前炸后色泽变化、亮度、丙烯酰胺含量、水分含量、含油量及感官指标等理化指标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油炸马铃薯片的色泽变化和丙烯酰胺含量随油炸温度升高增大,预干燥时间越长切片炸前水分含量越低,油炸时间越短,但随着预干燥时间的增加油炸薯片色泽变化也越大。油炸马铃薯片的最佳生产工艺为:鲜切马铃薯片先在85℃清水中热烫3.5 min,再用0.3%CaCl2溶液中室温浸泡30 min,浸泡后切片在60℃下热风干燥箱干燥15 min,130℃油炸即可得到色泽变化最小、丙烯酰胺含量低的油炸薯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