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家庭网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低压电力线通信组建家庭网络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可以加速家庭网络的发展。文中介绍了低压电力线通信设备及协议,分析了实现家庭网络的两大阻碍,并给出了解决思路,最后提出了低压电力线通信在家庭网络中的应用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简单介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中信号传输特性的基绌上,阐述了现有的家庭网络国际标准,重点分析了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的X-10家庭网络协议,并通过一个X-10系统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其易操作性的特点。最后作者设计了X-10家庭网络的核心模块——收发器,据测试结果表明,此模块通信可靠率较高,能较好的克服噪声影响,适合于家居系统。  相似文献   

3.
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家庭网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介国际主流家庭网络技术的基础上,综述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讯中信号传输特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基于X-10协议的载波通讯技术,基于CEBus协议的线性调频扩频技术的原理,并据此设计了相应的滤波电路和通讯模块。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家庭网络的概念、特点及相关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在对比家庭网络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家庭网络的组成及分类,讨论了家庭网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家庭网络特殊的动态特性,研究了使用自组织方法维持家庭网络拓扑鲁棒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家庭网络研究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家庭网络相关技术在路灯管理系统、爬壁机器人和网络空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家庭网络服务内容及其技术一般实现方式的问题,从当前家庭网络的服务要素角度,全面分析了当前家庭网络服务的全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由服务要素层、服务要素分拣层和服务单元层组成的家庭网络服务框架,着重阐述了家庭网络服务框架中的服务要素分拣机制。在此框架下对典型的家庭网络服务进行分析,表明该框架代表了当前家庭网络服务的一般技术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6.
田晨燕 《电器》2008,(8):58-59
家庭网络是3C融合的结果,是未来数字生活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外家庭网络标准化组织不断涌现,家庭网络技术也不断发展。尽管这些组织的技术路线和技术重点不尽相同,且家庭网络的商业模式有待完善,但随着家庭网络的应用模式和产业化前景越来越明晰,一些关键技术也将成为未来家庭网络标准中的必选技术。  相似文献   

7.
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可靠家庭网络的系统方法,并对实现的关键细节进行了分析。在家庭网络中,引入智能能源管理技术,为用户监控用电信息,掌握用电安全提供了重要手段,是家庭智能用电的主体。最重要的是,本文所研究的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家庭网络和智能能源管理互为依靠。采用G.hn通信技术、嵌入式软硬件设计技术和Web Service等技术,本文成功组建了基于家庭网络的智能能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家电科技》2005,(8):9
6月28日,以《家庭网络平台》和《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两个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标准为代表的20项电子行业标准得到了正式批准,并由信息产业部公布。由联想牵头的“闪联”和以海尔为首的“e家佳”同时致力于家庭网络标准的制订,已历时多年,并且在标准获批之前就开始了产业化的进程工作。  相似文献   

9.
自Linksys借助于被思科收购,并于2003年10月强势进军中国后,面对中国高速增长的家庭网络市场,这个拥有独特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的家庭网络巨鳄,潜心在中国市场耕耘近4年时间后终于发力,宣布推出首款为中国用户定制、定价为288元的无线宽带路由器——Wireless-G 54M(WRH54G)。  相似文献   

10.
张红  徐斌 《电器》2008,(7):52-53
家庭网络从上个世纪90年代被首次提出至今日已经历近20年,国内外的消费电子、IT、通信等产业已从各自角度进行了多种研究和产业化尝试。中国政府对家庭网络产业的重视程度亦逐步提高,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已将家庭网络(或称为数字家庭)列为未来中国高新技术发展领域的重点方向之  相似文献   

11.
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三种常用的本地通信方式——低压宽带电力线载波、低压窄带电力线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进行了分析比较,主要从通信技术原理、信道特点、组网技术和方案、适用对象和范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低压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本地通信方式的比较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目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应用现状,阐述了扩频通信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在低压电力线上实现数据通信的扩频载波芯片PL3201的功能,提出以芯片PL3201为基础,构建低压电力线载波扩频通信的系统及其在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简短回顾了国内外低压电力线通信发展的历史及现状,介绍了低压电力线传输与调制技术,重点针对电力线通信网络问题,提出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的3种组网技术模式新概念:即家庭组网、专用组网和接入组网,并分别就各网的前途、组网设计、拓扑结构和技术支持进行了讨论;对电力线通信网的未来发展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信号耦合电路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低压电力网的结构及其传输特性进行分析,从频带要求、工作衰减要求以及高频阻抗特性分析三方面入手,研究了基于低压电力网的高频载波信号耦合技术。设计了适合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宽带耦合电路,为高频信号的高速传输提供了具有良好的阻抗特性和较小的工作衰减的接口电路,并有效地抑制了电路瞬时现象。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信息化低压配电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集配电变压器电气参数监测、电能计量、谐波监测、无功补偿、线损分析、无线通信和RTU等多功能于一体。该系统应用于广西电网北流供电有限公司,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低压配电网的管理水平和电能质量.创造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环境下的智能电表载波模块通信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表在国内居民用户大批量推广并已开始全面挂网运行,而作为智能电表最主要的通信模块之一的低压电力线载波模块的通信性能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本文在实验室内模拟居民用户用电情况搭建了一个低压电力线载波测试环境,采集了6种居民用户常用的用电设备电力线噪声,并在此环境下对国内6种载波模块进行了通信成功率测试,得到了载波信号在线路衰减和用电设备噪声干扰情况下的通信数据。通过测试有助于深入了解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以及为现场通信方案的选择实施与故障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网络参数对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研究中,目前有关电网结构对电力线载波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多径效应和频率选择性衰落现象难以从现有模型得到合理解释,也对电力线节点间的通信性能和路径拓扑中继理论支持不足,制约了宽带电力线载波通信性能的提升。针对此,通过使用基于传输线理论的方法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信道仿真建模,分析了不同网络拓扑结构对频率为2~30MHz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特性的影响。仿真得到不同电力线长度、分支长度、单节点分支数、分布式分支数和负载阻抗的低压宽带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并通过反傅里叶变换得到对应的信道时域冲激响应。结果表明,电力线信道频率响应中的峰值点和陷波频点的位置和衰减会受到上述网络参数的影响,时域冲激响应也会因此而衰减和失真。本文的研究对于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未来的智能电网是电力和通信架构的集合。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中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模式,然后在对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调制方案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研究如何采用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通过低压电力线接入网络的可行性,最后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中存在的严重符号间干扰ISI,提出采用加入保护间隔、加入循环前缀、循环前缀和自适应均衡相结合的三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其多种优势成为低压电力线宽带通信的最佳选择,而信道估计是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关键问题之一。文章首先讨论了低压电力线的几种通信信道模型,对现有的OFDM通信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分析,最终选择了能够反映低压电力线统计变化规律的低压电力线统计自回归模型和LMS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并进行了初步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LMS信道估计方法能够很好地跟踪低压电力线信道的变化,具有良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of an impedance-adapting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 coupling circuit for low-voltage power-line communications is described. It is shown that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transformer is governed by series resonance of the leakage inductance and coupling capacitance. At low frequencies though, the magnetizing induct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iltering the power waveform. The coupling transformer, if properly designed, can equalize terminating impedances on either side for maximum power transfer. Furthermore, these equalized terminating impedances facilitate symmetrical bidirectional band-pass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