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朱福民  郑惠强 《机械工程》2004,15(5):387-390
讨论了液压振动夯对边坡坡面进行压实作业时的工作特点,分析了相应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利用外载荷变化时变幅油缸回路中产生的压力变化,藉助液控阀控制高压液流的流向,使得这两个动作实现联动。给出了上升和下降两个工况的键合图模型,选取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上的5个自变量的积分组成状态变量,建立了动态分析模型以了解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整个控制回路的参数变化和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2.
边坡压实机振动液压控制回路及其动态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液压振动夯对边坡坡面进行压实作业时的工作特点 ,分析了相应的液压控制回路的工作原理。利用外载荷变化时变幅油缸回路中产生的压力变化 ,藉助液控阀控制高压液流的流向 ,使得这两个动作实现联动。给出了上升和下降两个工况的键合图模型 ,选取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上的 5个自变量的积分组成状态变量 ,建立了动态分析模型以了解整个系统的动态特性。对整个控制回路的参数变化和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3.
平面开链机械臂是由一系列电机驱动单臂串联而成。利用这种串联式的结构特性,建立了电机驱动单臂的子系统机电耦合向量键合图模型以及等价动力学一阶微分方程,并利用模块化的方式建立出整个平面开链机械臂系统的键合图动力学模型。模型中通过考虑电机输出轴以及机械臂的挠性,实现微分因果关系的消除。以平面2R机械臂为例,通过对含有PD控制器的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键合图仿真与Matlab仿真的结果对比,以及容性元件取值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的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正确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功率键合图的基本概念,以比例阀控非对称缸控制系统为研究模型,讨论了各种液压元件的功率键合图模型的建立及状态方程的建立,并验证了功率键合图在分析液压系统动态特性时建模直观和仿真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液压仿真的功率键合图与信号控制框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建立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有力工具——功率键合图,以及由键合图直接求取系统的控制方框图。  相似文献   

6.
仇宏程 《现代机械》1994,(2):1-7,11
本文介绍了建立液压系统动态仿真模型的有力工具-功率键合图,以及由健合图直接求取系统的控制方框图。  相似文献   

7.
根据核岛内环吊拱架安装车臂架的结构组成和液压传动原理,采用功率键合图法建立系统的键合图模型,据此推导臂架伸缩动力学模型,基于Matlab软件仿真分析臂架伸缩油缸的运动规律、三通溢流阀和压力补偿阀的控制特性以及系统流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定量泵和三通溢流阀组成的负载敏感系统可自动适应伸缩臂运动的压力、流量需求,系统速度稳定;通过控制球阀的启闭时序,可以实现臂架的顺序伸缩,保证臂架工作安全性;在伸缩油缸处于行程极限位置时,系统负载敏感功能失效,处于高压溢流状态;泵出口压力的试验曲线和仿真曲线一致性较好,表明所建模型可准确反映臂架伸缩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斜直井齿轮齿条钻机特殊的管柱上/卸扣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种轨道钳作业装置和该装置的液压控制单元。基于键合图理论建立了轨道钳主、背钳夹紧系统和主钳转矩系统的键合图模型,并推导出了每个键合图模型的系统状态方程。基于20-Sim软件建立了轨道钳系统的键合图仿真模型,完成了对轨道钳系统的动态仿真,分析了系统动态特性产生的原因,验证了所建立的轨道钳系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可为轨道钳系统装置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利用功率键合图建立了往复式交流液压系统的动态模型,给出了该系统的仿真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直接利用状态方程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功率键合图和SIMULINK相结合是对液压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仿真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0.
键合图理论是一种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有效工具,为了分析电压型逆变器的开路和短路故障特性,提出了逆变器与积分因果关系的阻感负载的键合图模型。首先对键合图的基本原理做了简单的介绍,将调制变压器(MTF)和电阻结合作为开关元件,建立电压型逆变器键合图模型,并分析电路4种故障情况的桥臂a输出电压。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在不考虑驱动信号的故障情况,改变负载模型的MTF的模数,可实现逆变电路的故障模拟,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该键合图建模方法及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某火箭炮弹药装填车随车起重机伸缩臂的结构刚度,减轻结构质量,建立了随车起重机伸缩臂参数化模型,并对伸缩臂在水平受载状态下进行仿真分析。以伸缩臂截面尺寸参数为设计变量,借助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建立样本空间,构造响应面多项式函数近似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NSGA-Ⅱ型遗传算法对伸缩臂自身重量、挠度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结果表明:伸缩臂质量减轻了24.5%,减重效果明显。文中所采用的将参数化建模、有限元分析和数值寻优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可为起重机伸缩臂截面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伸缩臂是起重机最重要的承载部件,其强度直接影响起重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检修变电站某种类型的互感器为对象,对现有的起重机进行深入研究,研制一种集高空作业平台和起重机于一体的多功能高空作业平台,在分析整机承载多种工况的基础上,针对伸缩臂的受力特点,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和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原伸缩臂的结构存在设计缺陷,在进行结构改进和离散尺寸优化后,伸缩臂各构件受力均匀,重量减轻16.11%,满足强度要求,最终获得了较为理想的伸缩臂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从初始群体产生及交叉算子两个方面对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改进,对伸缩臂进行应力及挠度变形分析,得出应力及应变云图,以确保伸缩臂强度、刚度满足要求。以伸缩臂截面几何参数为设计变量,伸缩臂稳定性及自重为优化目标,利用i SIGHT软件将改进的NSGA-Ⅱ算法与Ansys有限元分析集成,以QY20汽车起重机伸缩臂为例,对起重机箱形伸缩臂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出Pareto前沿解,并与优化前的截面参数进行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起重机吊臂采用何种截面形状能够提高其整体稳定性的问题,对汽车起重机伸缩吊臂的多种截面形状进行了研究与归纳,提出了一种将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曲线理论应用于构造伸缩臂截面形状曲线的系统方法,从而使下盖板产生了大圆弧过度,减少了吊臂工作时震颤,减小了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稳定性.同时,对伸缩臂模型进行力学简化,便于利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利用ANSYS软件本身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语言)为工具进行了其整体的建模,包括实体建模(以基本臂与一节臂为例)、网格划分、滑块处理及载荷加载和约束处理.并通过全伸与全缩两种工况下的强度有限元分析说明了曲线形截面伸缩吊臂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减小应力集中现象,改善受力情况,较好地解决了起重机曲线形吊臂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国内某型高空作业平台,选取其中一个工况,对其伸缩臂进行建模,在Ansys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应力云图,然后将分析结果导入FE-SAFE软件中进行疲劳分析,得到伸缩臂的寿命分布,为伸缩臂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全地面起重机作业时,臂架呈现大变形状态。为得出某真实伸缩主臂的非线性强度解与屈曲解,采用梁单元并加密网格建模,使结果更加精确并得到收敛解,为产品设计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HHT(Hilber-Hughes-Taylor)隐式时间积分法,建立了考虑摩擦影响的起重机带载伸缩臂架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研究了臂架伸缩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动力特性。分析了臂架-滑块间摩擦特性、伸缩油缸的弹性刚度及阻尼特性、臂架自身刚度等对带载伸缩臂架振动的影响。针对起重机臂架带载伸缩过程中存在的抖振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铁路起重机转台的传统结构及用箱形结构代替传统的高墙板结构,将原配重的四边形伸缩臂改为六边形,并采用搭接的方式实现伸缩配重基本臂的作用的方法。以便能更充分地利用材料,提高铁路起重机转台的性能,并达到减轻自重的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采用板壳单元和实体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新设计的转台结构进行应力、应变计算,得到应力、应变分布情况,从而验证了新型转台结构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由于汽车或全路面起重机伸缩臂架的受力特点和构造特征将对伸缩臂架的承载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为研究其影响机理和程度,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带有不同影响因素的伸缩臂架模型,基于弧长法对载荷-位移的非线性变形进行全过程跟踪仿真计算,分别得出材料的屈服强度、载荷偏心距、伸缩臂架节间搭接长度、变幅液压缸的支撑位置对臂架承载能力的影响度。结果表明:弧长法与有限元法的结合可作为分析伸缩臂架载荷-位移非线性变形屈曲问题的有效方法。而材料屈服强度、伸缩臂架节间搭接长度、载荷偏心距和变幅液压缸的支撑位置对伸缩臂架承载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分析影响的变化规律,在设计时采取正确措施,可减小其影响,提高伸缩臂架的抗屈曲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某型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样机的伸缩臂进行建模、有限元分析和截面优化.在伸缩臂强度、变形均在许用范围内的条件下,得到较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使整个伸缩臂的重量最轻,达到优化的目的,为高空作业平台的设计、制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