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甲壳素纤维纯纺可纺性差的特点,对甲壳素纤维与Formtex纤维混纺进行了探索,总结了一些纺纱经验,并探讨了各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甲壳素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甲壳素、壳聚糖的结构性能,可采用湿纺工艺法制取甲壳素纤维,并利用甲壳素纤维制成纯纺、混纺纱线用于医用材料、针织面料和成衣等.  相似文献   

3.
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0 前言绿色环保是 2 1世纪的主题 ,绿色纺织品是衣着消费的发展趋势。人们不仅要求纺织品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而且要求纺织品具有更为广泛的功能性 ,其中绿色环保、抗菌保健更为人们所关注。赋予纺织品抗菌保健功能最早开发并使用的是采用后整理的方法 ,随着化纤工业的发展 ,加抗菌素对化学纤维进行改性是目前使用的方法 ,但以上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不少缺陷 ,无法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的要求。近年来日本、欧美各国积极开发利用甲壳素纤维 ,采用纯纺、混纺、包缠、交织、涂层等手段开发出甲壳素纤维抗菌纺织品 ,这种纺织品无需抗菌整理 ,就具…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甲壳素纤维与棉、麻、丝、毛不同的化学溶解性质,并开发出了具有试剂毒性小、环境污染少、操作方便、对试验条件要求低、测量精度和准确性高,且完全符合GB/T2910—1997《纺织品二组分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规定的试验精度要求的甲壳素纤维与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混纺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机理以及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甲壳素纤维与山羊绒纤维混纺时染色性的差异及解决办法,介绍了甲壳素羊绒纱的试纺过程、工艺注意事项。以抗菌羊绒衬衣面料为例,介绍了织造工艺以及后整理工艺,分析了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竹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类纤维和牛奶纤维等新型再生纤维的加工方法及特性。由于这些纤维在纺制和生产加工过程中对环境无污染,且废弃后在环境中能自然降解,不影响生态平衡,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和新世纪环保纺织品的发展趋向,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大豆纤维针织品染整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手感柔软,光泽柔亮,吸湿和导湿性好,强度较高等特性。大豆纤维特别适于生产圆机和横机针织产品。所开发的产品中有纯纺大豆纤维针织物,大豆纤维/氨纶包芯或交织圆机针织物,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大豆纤维/羊毛混纺圆机和横机衫,大豆纤维/绢丝混纺针织物等。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如何保留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良性能,纤维漂白,深浓色染色,提高色泽鲜艳度及织物手感等问题,并对纯纺,混纺,交织,色织针织品的染整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甲壳素纤维的抗菌机理以及特点,通过实验,研究了甲壳素纤维与山羊绒纤维混纺时染色性的差异及解决办法,介绍了甲壳素羊绒纱的试纺过程、工艺注意事项.以抗菌羊绒衬衣面料为例,介绍了织造工艺以及后整理工艺,分析了生产中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纤维具有手感柔软、光泽柔亮、吸湿和导湿性好、强度较高等特性。大豆纤维特别适于生产圆机和横机针织产品。所开发的产品中有纯纺大豆纤维针织物、大豆纤维氨纶包芯或交织圆机针织物、大豆纤维棉混纺针织物、大豆纤维羊毛混纺圆机和横机衫、大豆纤维绢丝混纺针织物等。本文着重研究了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如何保留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良性能、纤维漂白、深米色染色、提高色泽鲜艳度及织物手感等问题,并对纯纺、混纺、交织、色织针织品的染整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甲壳素纤维的特性及与棉混纺的工艺流程、各工序工艺配置及技术要点,以及在纺制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和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甲壳素抗菌再生纤维的形态特征和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与纯甲壳素纤维、普通粘胶纤维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甲壳素抗菌再生纱线的物理性能和抗菌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甲壳素抗菌再生纤维的干态强力较低、湿强远低于干强,更适于混纺.而其抗菌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甲壳素纤维抗菌织物的染整工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董瑛  李传梅  韩杨 《印染》2003,29(2):7-9
对甲壳素纤维及其与棉和涤棉混纺织物进行了试验和大车试生产,就甲壳素纤维及其含量、印染加工对抗菌效果的影响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和大试表明,含一定量甲壳素纤维的棉和涤棉混纺印染产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但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3.
杨伟忠  石红  朱烨 《印染》2006,32(19):35-37
对大豆蛋白纤维与锦纶混纺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用13种常用的酸、碱、盐和有机化学溶剂对两种纤维进行溶解性试验,并在筛选出的试剂中进行条件优化试验。试验发现,用99%乙酸溶液在沸腾状态下处理3min,可充分溶解锦纶纤维,且对大豆蛋白纤维的损伤较小,以此确立大豆蛋白纤维与锦纶纤维?昆纺比的定量分析方法,并测试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该方法具有试剂毒性低、试验条件合理、操作方便、结果准确和精度高等优点,可以对两种纤维产品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服用聚酰亚胺纤维制品种类不够丰富的现状,以纯聚酰亚胺短纤维针织物和聚酰亚胺混纺针织物为研究对象,研究纯纺和混纺聚酰亚胺纬编针织物的热湿舒适性及其功能性,以拓宽其服用领域。对纯纺和混纺聚酰亚胺针织物的保暖性能、透气性能、透湿性能、耐磨性能、抗紫外性能、阻燃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纯聚酰亚胺针织物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和透气透湿性能,同时具有极佳的耐磨性能、抗紫外性能和阻燃性能;混纺聚酰亚胺针织物抗紫外性能和耐磨性能优于纯纺针织物,其他性能不如纯纺针织物;因此,纯聚酰亚胺针织物具有较好的服用性能及功能性,同时可通过与其他纤维混纺来改善部分性能,以用于服用纺织品。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纤维负离子性能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介绍了自主研发的针对负离子纺织品发射性能的测试装置,该装置能提高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此装置对纯纺和混纺的大豆蛋白纤维面料的负离子发射性能进行一系列测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可以发射一定数量的负离子。  相似文献   

16.
不同混纺比的甲壳素/棉混纺纱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甲壳素纤维在保健方面的优越性能,将其与天然棉纤维进行混纺,纺制出5种不同比例的纱线,分别是纯棉、1∶9、2∶8、3∶7、4∶6甲/棉混纺纱。通过织物性能测试与对比分析,得到最佳混纺比,使棉纤维在发挥自身优良性能的同时,额外获得抗菌方面的保健功效。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甲壳素含量的增加,对混纺纱的强伸性能和条干不匀有显著影响,而对纱线毛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印染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方景芳  夏兆宁 《印染》2004,30(21):20-22
阐述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印染加工的应用基础,对含甲壳素纤维的棉及其棉混纺织物的抗菌整理进行试验和试生产。通过甲壳素纤维及其含量等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的研究表明,含一定量甲壳素纤维的棉和涤棉混纺产品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但效果不同。含量2.5%时,抗菌作用明显;含量1%时,对大肠杆菌基本无效。  相似文献   

18.
大豆纤维机织物整理工艺与性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纤维除了大量制作针织物外,还适用于各类机织物,它充分体现大豆纤维的优雅光泽、柔软手感、穿着舒适飘逸。大豆纤维可以纯纺,也可混纺,在毛纺加工中通常以混纺较普遍,可与羊毛、羊绒、真丝、涤纶、麻等纤维混纺,  相似文献   

19.
利用被人类视为生命六要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甲壳素)开发研究之一的甲壳素所制成的纯天然纤维,是新世纪开发出的又一种绿色纤维。这种悄然问世的甲壳素纤维与棉纤维混纺可制作各种规格的纱线,而下游企业用各规格甲壳素/棉纤维混纺纱线经过深加工可制作各类保健纺织品。在纺织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开发甲壳素保健纺织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一、开发绿色纺织品是应对纺织绿色壁垒的重要策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中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获取空间不大的效益,但由于缺乏强大的技术和新…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纳米银抗菌涤纶和粘胶基甲壳素两种纤维的混纺成纱性能,对1.33 dtex和1.67dtex不同纤度的两种纤维以30/70、50/50、70/30三种不同的混纺比混纺成纱,介绍了其纺制加工工艺和提高成纱质量的技术措施,并分别对不同纤度和不同混纺比的成纱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通过比较,得到了混纺纱线拉伸性能优良的最佳混纺比和纤度配伍,以期对实际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