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矿区的浅层地震试验资料为基础,介绍了浅层地震方法定位容矿主砂体所采用的野外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技术。应用测井约束反演技术建立了砂体与反演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证实了该方法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3.
浅层地震方法是根据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物探方法。从79年开始,已较广泛地用于铀矿地质调查中。下面根据各有关单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做如下讨论。在讨论中皆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国产DZ-3801型浅层地震仪在野外实测所获得的资料为准。一、方法的应用前提 1.上、下部地层要有明显的波速差异及波阻抗差异。若上、下部地层的波速及密度分别为V_1,V_2及σ_1,σ_2,则要求:V_2>V_1;σ_1V_1≠σ_2V_2。 V_2相似文献
4.
一、前言使用弹性波探测地质构造的方法,大致分为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二种。过去,在浅层地质构造探测领域,所谓的弹性波测量方法即折射波法,不仅在资源勘查方面,而且在工程地质勘查方面也广泛采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是由于折射波法在技术上已很成熟,用廉价仪器和少量人员通过简单的操作,就能得到满意的勘探效果。相反,由于反射波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较多的野外人员,复杂的数据处理和费用开支的原因,在浅层地质构造勘探领域中很少使用。但近年来用反射波法寻找地下浅部构造的要求与日俱增,浅层反射法受到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应用γ能谱资料寻找砂岩型铀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消除非矿化因素引起的干扰,提取与铀矿化有关的信息。介绍了钍归一化的原理及特点,采用与矿化有关的元素迁移信息的钍归一化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东部的γ能谱资料,揭示了该区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作用和后期铀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分析了钾剩差的变异区(正、负高值区)及铀剩差正高值区形成的原因,同时指出了经过钍归一化处理所得到的铀剩差正高值区应为氧化与还原作用过渡带的直接指示,也是该区进一步寻找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6.
时频分析旨在构造一种时间和频率的联合密度函数,继而揭示信号所含频率分量及其演化特性,是传统Fourier分析的新进展乃至于革命。本文针对地震信号的非平稳特性,研究了基于短时Fourier变换的时变滤波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7.
目前,地震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核查技术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国外花费巨资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而地震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涉及到复杂系统设计领域的诸多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IDEF0建立功能模型和IDEF1x建立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及其在禁核试核查地震信息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广义分维在地震信号初至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地震信号的能量特征及广义分维的思想,给出一种新的地震信号初至估计算法。根据Mandelbrot-Richardson曲线截距的变化.可以准确检测到地震信号的初至。对于微弱地震信号初至的检测,首先按信号幅频特征的变化对原始记录进行预处理,在不改变地震信号初至的前提下,提高了记录的信噪比。对MR曲线的截距变化曲线进行类似于坐标旋转的校正.使对应信号初至的拐点成为曲线的极小值.有助于信号初至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磷灰石裂变径迹特征研究为主,辅以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包体研究,系统阐明了研究沉积盆地热历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了辽河盆地沉积地层物质来源及五条剖面的热历史特征。通过磷灰石、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指出沙河街组的沉积物源来自邻近的山海关古陆,并确定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起始记录时间。根据五条剖面100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特征分析及稳定同位素和包体研究,分别确定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斜坡地区、西部凹陷南部地区、东部凹陷牛居地区、东部凹陷黄金带地区及浅海地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古温度梯度、生油带,为辽河盆地油气资源的二次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应用γ能谱资料寻找砂岩型铀矿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消除非矿化因素引起的干扰,提取与铀矿化有关的信息。介绍了钍归-化的原理及特点,采用与矿化有关的元素迁移信息的钍归-化方法,分析了二连盆地东部的γ能谱资料,揭示了该区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特征、地球化学作用和后期铀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结合其他地质资料,分析了钾剩差的变异区(正、负高值区)及铀剩差正高值区形成的原因,同时指出了经过钍归-化处理所得到的铀剩差正高值区应为氧化与还原作用过渡带的直接指示,也是该区进一步寻找砂岩型铀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以磷灰石裂变径迹特征研究为主,辅以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包体研究,系统阐明了研究沉积盆地热历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确定了辽河盆地沉积地层物质来源及五条剖面的热历史特征。通过磷灰石、锆石的U-Pb同位素年龄测定,指出沙河街组的沉积物源来自邻近的山海关古陆,并确定了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起始记录时间。根据五条剖面100个磷灰石样品的裂变径迹特征分析及稳定同位素和包体研究,分别确定了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斜坡地区、西部凹陷南部地区、东部凹陷牛居地区、东部凹陷黄金带地区及浅海地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古温度梯度、生油带,为辽河盆地油气资源的二次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时频分析技术在地震信号初至估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频分析旨在构造一种时间和频率的联合密度函数,继而揭示信号所含频率分量及其演化特性,是传统Fourier分析的新进展、乃至于革命。本文通过对地震信号噪声特性的分析,研究了基于联合时频谱图三重相关的地震信号初至的估计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16.
分析AP1000设计地震反应谱(CSDRS)与各相关导则中定义的反应谱的对应关系,指出在特定厂址评价中,应基于同一标高比较厂址特定设计反应谱(SRS)和AP1000 CSDRS。基于5种设计场地模型将AP1000 CSDRS反演至设计基岩处和核岛结构基础底部,计算得到设计基岩处和结构基础底部的AP1000设计谱。计算结果表明,AP1000 CSDRS不能包络已有核电厂核岛结构抗震设计采用的0.2g标定的RG1.60的设计反应谱;若在非硬质基岩场地建造AP1000核岛结构,应进行AP1000 CSDRS的保守性分析。 相似文献
17.
18.
在大量收集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整理,对核技术在地学各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指出核技术是解决地学问题的一种快速、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西北大、中型内陆盆地的生铀层双层结构,即生铀层=铀源层(长石砂岩红层)+积铀层(能使铀沉淀的灰色层)。其形成机理是:在形成长石砂岩红层的成岩后生作用中,长石被水云母化,长石、石英被自生的赤铁砂、针铁矿及水针铁矿所交代而变红。在这种氧化作用中,长石、石英等硅酸盐类矿物碎屑中的微量铀部分被活化释放出来。由于该层为氧化环境,释放出来的铀不能沉淀,只能和原来储存在孔隙间的含铀“囚水”一起,在成岩脱水过程中扩散到与其相邻的Eh值低的灰色还原层中沉淀,形成铀的工业富集。生铀层双层结构的意义有三点:1.扩大了砂岩找矿中的铀源范围;2.它可成为盆地找矿的重要判据,并可以定量地评价内陆盆地的成矿远景;3.生铀层的主要标志长石砂岩红层,有助于攻深找盲,预测深部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