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利用傅氏变换将转换波变为零偏移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引言当研究 P 波或 S 波时,常速介质叠前地震数据的零偏移距变换(TZO)是人们很熟悉的也是很容易实现的。TZO 是引用倾角时差(DMO)处理来校正倾角影响的,它可在正常时差(NMO)校正之前进行,也可在正常时差校正之后实现(Hale,1984;Forel 和Gardner,1988)。经过 TZO 处理之后,叠前共中心点道集更接近于共反射点道集。与一般的 P-P 波或 S-S 波不同的是转换 P-SV 波或 SV-P 波的下行波和上行反射波的速度是不同的,即使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也是如此。这就使得有转换波时的运动学特征比没有转换波时复杂得多。处理这一复杂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对转换波运动学特性取近似,使  相似文献   

4.
5.
转换波速度估算和深度成像新方法——拟偏移距偏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度成像已经成为P波数据的重要工具。从最近的研究来看,深度成像对转换波资料更为重要。叠前深度偏移虽然是最好的成像方法,但不足之处是要求有精确的初始速度模型,否则,深度偏移的结果还不如时间偏移好。Wang Weizhong和Long D.Pham等提出了一种转换波叠前成像和速度分析的新技术——拟偏移距偏移法(POM)。这种方法与等效偏移距法(EOM)不同的地方是对偏移距的定义不同。POM法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初始速度,同时还可以简化转换波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6.
P-SV波在提取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ardnefs经验关系式对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进行了简化,给出了一个描述P—SV波反射系数和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之间关系的统一近似公式。4个不同的含油气砂岩模型的定量计算表明,该统一近似公式不受岩性弱反差条件的限制,入射角在30。以内能够准确地反映P—SV波反射系数和ss波零偏移距反射率之间的近似关系,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形式的P—SV波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因此,利用该关系式可以由P—SV波直接构建SS波零偏移距剖面,而且可以实现SS波阻抗的定量反演和多波AV0分析,还可以通过SS波资料提取P—SV波振幅随入射角变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粘弹介质零偏移距VSP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非零偏移距VSP就是在距离井口有一定距离的位置放炮 ,在井内安置检波器接收地震波 ,属于二维观测。通过资料处理 ,可以得到井口附近的一段高分辨率的P波地震剖面、PS波地震剖面 ,也可以提取地层属性参数。联合应用P波剖面、PS波剖面和地层属性参数可以直接检测油气层和油气层的的横向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转换波数据处理中,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时不进行共转换点道集抽取和倾斜时差校正也能较好地解决复杂构造成像的难题。基于喇嘛甸油田的转换波资料,阐述了叠前时间偏移初始速度场和初始伽马场的建立方法,给出了最佳叠前时间偏移速度和伽马场的调整流程。在喇嘛甸油田的应用结果表明,经过叠前时间偏移处理后的转换波剖面上断点、断面更清晰,解决了倾斜层归位和绕射波收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转换波叠前深度偏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叠前深度偏移是转换波最佳成像方法。在研究P波叠前深度偏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转换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该方法涉及多波速度建模、震源函数求取以及延拓成像,其中偏移成像采用有较高精度的傅里叶有限差分(FFD)方法实现。经理论模型及实际资料处理证明了方法及软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转换波成像困难的关键在于转换波的共转换点位置难以求准。本文在抽取渐近转换点(ACP)的基础上,采用基于多参数速度模型的Kirchhoff偏移算法实现叠前偏移成像,避开抽取共转换点难的问题,可以从常规速度分析方法中求取与转换波有关的速度参数。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转换波不对称性射线路径及强各向异性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实际地震道转换波的不同反射层段在空间上的归位。  相似文献   

14.
提高地面地震数据分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从VSP数据中提取反褶积算子并将其应用于地面地震数据,然而,传统的VSP子波反褶积方法通常是在不考虑地震子波时变特性的情况下,提取固定反褶积算子,且由于地震子波是时变的,从VSP中提取一个子波反褶积算子应用于地面地震记录是不准确的,由此提出一种利用VSP数据提取时变子波反褶积算子的方法。该方法将零偏移距VSP数据的下行直达波作为单程VSP地震子波,利用地下介质的衰减函数将单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转换为双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在最小相位的假设下,从时变子波振幅谱中获得时变反褶积算子,然后将算子应用于叠后地面地震数据。理论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可有效补偿振幅能量并可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导出实现各向异性介质克希霍夫偏移的渐近表达式并概述了工序。这种技术基于利用对射线振幅和旅行时的解析式获得的方位各向同性介质的新的格林张量表达。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各向同性在偏移方法中的运用会受所考虑速度模型的可得性和可靠的限制,我们研制的一种新的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案来产生方位各向同性介质中偏移非转换波和转换qP-qSV波的仿真各向异性模型。这种速度分析方法各向同性的五个弹性常数给出的非双曲线  相似文献   

16.
高速屏蔽层下弱反射界面的PS转换波勘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和勘探程度的提高,常规单一纵波勘探方法在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时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波地震勘探以其多分量信息的优势在一定情况下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文对多波勘探中的纵波和转换横波联合勘探方法进行了一些定性研究,获得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希望对特定条件下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由于转换波时距曲线不是双曲线,所以传统的双曲线处理技术对转换波不适用。若取时距曲线方程泰勒级数展开式的高次项,又需要复杂的数学换算,且炮检距的增加使处理结果变得更不精确。针对这些难点,本文把t2看作是x2的函数,通过泰勒级数对其展开,取前两项,与炮检距有关的第二项可通过一个积分准确给出,也可以是一个二次幂常数项和炮检距的变换,这一变换建立了速度与炮检距的新关系,变换后的t2-X2(X是新的炮检距)曲线即是双曲线,此后的转换波数据处理流程便可直接应用常规P波处理流程。合成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对中浅层和大炮检距此方法能有效地提高P-S波速度分析、NMO和共转换点叠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速度、零偏移距剖面和DMO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几种目前流行的DMO处理的基础上,论证了使用常规计算方法在常规CMP道集上就能实现对DMO处理的各项要求,其中包括倾斜界面条件下均方根速度近似值的确定和零偏移距剖面的构组。此外,本文还深入分析了CMP道集的时间方程,提出使用径向CMP道集数据计算均方根速度的近似值和地层倾角;使用横向CMP道集数据以一次动校求取零偏移距剖面,二次动校求取均方根速度近似值。模拟数据计算证明,这些方法的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导出实现各向异性介质克希霍夫偏移的渐近表达式并概述了工序。这种技术基于利用对射线振幅和旅行时的解析式获得的方位各向同性介质的新的格林张量表达。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各向同性在偏移方法中的运用会受所考虑速度模型的可得性和可靠的限制,我们研制的一种新的各向异性速度分析方案来产生方位各向同性介质中偏移非转换波和转换 qP-qSV 波的仿真各向异性模型。这种速度分析方法各向同性的五个弹性常数给出的非双曲线时距显式。成象技术用于非转换波和转换波地面地震数据,在这两种情况下该法提供地下界面的精确图象。证明了即使弱的至中等的各向异性,用各向同性偏移算法也不能使地下界面成象。本文提供了各向异性介质速度分析和偏移的新的非常规技术,并证明了利用转换波和非转换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是在变速介质中的一种转换波偏移方法。影响转换波叠前偏移成像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旅行时;二是偏移算法。三维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的旅行时受偏移孔径、速度模型及双程垂向旅行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转换波旅行时由从激发点到成像点的纵波旅行时和成像点到接受点的转换波旅行时两部分构成。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合理切实的转换波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和旅行时计算方法,并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三维转换波速度模型建立方法和旅行时计算方法是非常可信和实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