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平极面铁心的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进行仿真计算并通过高速摄像机进行了机构动态特性的非接触测试验证,证明仿真计算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斜极面铁心交流接触器在不同斜角度下的吸力特性,对平极面交流接触器与斜极面交流接触器静态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鱼群优化算法对斜极面交流接触器进...  相似文献   

2.
交流接触器选相合闸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卉 《电气应用》2004,(10):33-37
采用磁场法和磁路法结合的方法对交流接触器吸合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了计算 ,建立了基于Game理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对动态特性进行了优化 ,从而确定了使交流接触器在铁心极面所承受的撞击能量和动触头运动速度等方面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的合闸相角 ,并设计了智能选相合闸装置 ,实现了高精度的选相合闸 ,从而提高了交流接触器的电寿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采用高速摄像机的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测试装置的软硬件结构、功能和特点.该装置对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进行了检测与控制,为实现电器的最优控制,为产品研究开发及虚拟优化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智能交流接触器智能控制系统和平面镜辅助成像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单目高速摄像机采集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的序列图像,进行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特性测试的方法。从图像序列中检测识别智能交流接触器运动部件的特征标记点,动态跟踪特征标记点的位姿,从而对智能交流接触器动作机构动态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与分析。该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对智能交流接触器运动的智能控制、样机优化设计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图像序列对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进行分析,是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分析研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直接线性变换和刚体运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智能交流接触器运动部件动态过程的二维序列图像研究三维动态特性的测试方法.从序列图像中获取智能交流接触器运动部件的特征标记点,得到其二维动态特性.根据特征标记点的二维坐标值,以及刚体的运动方程和投影关系的约束方程,联合求解出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三维空间运动参数.在大量测试的基础上,对智能交流接触器的三维空间动态特性进行综合分析.该测量技术和三维运动参数的算法是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特性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是智能电器动态特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Labview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测试装置,对CJ20-100直动式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进行大量的测试。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直动式交流接触器的最佳合闸相角。  相似文献   

7.
陈弘  陈德为 《电气制造》2009,(12):52-55,57
利用自行研制的基于Labview的转动式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测试装置对转动式交流接触器的动态过程参数进行了测试,在此基础上将熵权理论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有机结合,利用其对接触器的合闸相角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各个不同合闸相角下接触器综合性能的评价结果及最优合闸相角。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分析转动式电器的动态特性,提高其性能指标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Labview的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测试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一种基于Labview的交流接触器动态过程测试装置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该装置以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交流接触器的选相合分闸,同时实时采集交流接触器在不同相角下的铁心位移信号、线圈电流信号和铁心、触头的开合信号,进而完成交流接触器的动态特性测试.该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为进一步研究交流接触器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电磁场异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将单极交流接触器改造为双线圈结构,使其具有可控电磁反力,并利用基于高速摄像机的智能交流接触器三维动态测试与分析技术,对双线圈单极智能交流接触器的运动过程进行测试,分析测试数据得到具有电磁可控反力的双线圈单极智能交流接触器具有更快的合闸及分断特性,有利于实现微电弧能量分断。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电感和合闸位移是衡量智能交流接触器动态特性的两项重要参数,为对动态电感和位移进行预测,引入空气间隙与等效磁阻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了一种智能交流接触器等效磁路模型。通过在线检测线圈输入电压和电流,实现对动态电感和合闸位移在线实时监测的目的,可有效掌握和评估智能交流接触器的实时动态特性。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对接触器动态特性进行同步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预测位移与位移传感器实际测量位移较为吻合,表明在无需位移传感器的条件下,可有效预测接触器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