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1950年10月成立以来,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传承发扬"科学、民主、创新、超越"的科研精神,围绕黄河保护与治理,形成了以河流泥沙、水土保持、堤防安全与病害防治、农村水利与水资源为优势学科,以水生态环境、水利信息化、战略研究为新兴学科的"4+3"学科体系。作为黄河科研的主力军,黄科院提出了大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观点,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讯2013年3月,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内蒙古准格尔旗水保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砒砂岩治理实验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准格尔旗砒砂岩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与"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结合,将建设成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科学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的讲话,将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首次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结合黄河流域实际,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为:科学治理黄河河道与滩区,实现黄河下游的良性治理;修建古贤及大柳树工程,形成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科学合理配置外调水,支撑流域生态保护及社会发展;建立举国体制与省(自治区)联席会议制度,从体制机制上协调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70年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理黄河历来是中华民族安民兴邦的大事。自1946年人民治理黄河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防洪工程体系基本建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取得明显成效、黄河水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取得重大成效、流域综合管理和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人民治理黄河70年来,在防洪减灾、水土保持、供水、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11.1万亿元,同时为保障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水沙关系不协调导致黄河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导致黄河流域经济社会与生态保护发展缓慢。为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发挥流域内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富集的优势,推动我国未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科学治理黄河。其治理对策主要为:①"两道防线"与生态治河方案相结合,即以"第一道防线"保障"二滩"和"嫩滩"区域的相对稳定性,通过技术研发,达到黄河下游宽河段中水河势稳定控制与特殊洪水行洪相适应的良性治理局面;②尽快上马黄河中游古贤枢纽工程与上游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构建黄河水沙调控体系的核心构架,真正使全河建立起水沙调控机制,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增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③实施"川水济黄(南水北调西线)""藏水补川"乃至"藏水济黄"工程,破解水资源这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刚性约束,支撑黄河治理和流域生态保护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恩慧现任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大坝委员会水库泥沙专委会主席、水利部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20余项,在多沙河流模型相似律、河道整治数值模拟及高含沙水流运动理论等方面取得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中的"砒砂岩侵蚀岩性机理研究""砒砂岩固结促生技术研发"和"砒砂岩改性筑坝技术研发"三个课题正式启动。据了解,三个课题分别由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承担,除开展以上三项研究外,该项目还将在砒砂岩典型分布区进行"抗蚀促生措施立体配置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水土保持材料—工程—生物措施、坡面—沟道系统二元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黄河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刊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专栏刊出之后,将在2020年推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重点刊发围绕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目标任务的科学研究成果,现面向致力于黄河治理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征稿。征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①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河流健康研究;②保障黄河  相似文献   

9.
行业信息     
《中国水利》2013,(2):70+72
<正>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正式启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村镇饮用水安全保障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立项工作已经完成。为进一步推动该项目中"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课题实施工作,加强项目管理,力争早日取得实效,2013年1月15日,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主持召开了"村镇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控技术研究"课题启动会。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提升水安全保障水平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三年来黄河保护和治理的进展与成效;从流域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重点任务推进、水治理科技支撑、财政资金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加快黄河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全流域协作、攻关治水关键技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及补齐水文化建设短板等建议,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1.
砒砂岩集中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的鄂尔多斯高原,该区域是黄河粗泥沙主要来源区。砒砂岩遇水即膨胀特性破坏岩石结构,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国家为此启动科技支撑计划"黄河中游砒砂岩区抗蚀促生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研究并取得成果。结合该项目初步研究成果,分析了砒砂岩岩性特征及物质成分,以"砒砂岩资源"新思路找出了其资源利用途径,开展了抗蚀促生治理途径的探索,对于变砒砂岩之"毒"为利、实现根治砒砂岩区粗泥沙之源,保障黄河安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河-西北内陆河生态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地位突出,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国家东中西部均衡、充分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均意义重大。从区域特征、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国家发展战略安排等多个方面综合评价了黄河-西北内陆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的优势条件和面临问题,研究了支撑生态经济带建设的水战略对策,系统提出了西部调水、黄土高原治理、水沙调控体系完善、下游滩区生态治理与修复等综合措施,以期为黄河治理开发、大尺度修复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国家"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但当前阶段的黄河治理与保护仍存在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从战略角度进行思考和逐步推进。通过系统分析当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泥沙淤积控制、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按照"点线面结合""五水同治"总体思路,提出重点补齐防洪与水沙调控薄弱环节、加强干支流水环境与水生态系统保护、实施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全面综合治理等举措,形成保护水资源、恢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治理水灾害、强化水监管的水战略总体布局和战略格局,并制定流域协同管理的体制机制框架,以维持黄河生态健康,支撑流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黄河保护立法草案》《黄河保护法(草案)》(送审稿)进行研究,认为黄河立法应充分体现保护和治理并重的科学理念,突出黄河保护和治理的主基调,故将本法名称修改为《黄河保护治理法》更好;从本法条款构成看,其内容远远超出黄河保护和治理范畴,也可将本法的名称修改为《黄河管理法》或《黄河保护管理法》。鉴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建议将"立法目的"条款中的表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后面加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鉴于生产堤在防洪减灾中作用较大,应以河道工程为依托,将生产堤高标准改造成第一道防线,大堤为第二道防线,再将两道防线间的道路提升成格堤,形成"三堤共存"局面,故将生产堤逐步拆除既不现实也不必要。  相似文献   

15.
正1"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有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1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加快推进自治区22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列入国家规划的1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辽河干流治理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下游灌区、绰勒水利枢纽下游灌区、黄河二期防洪工程、嫩江干流治理工程开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由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持研究的"干旱半干旱区域旱情监测与水资源调配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近日获得"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立项。该项目以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和新疆水资源安全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气象、水文、遥感、地理、灾害、经济、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野外观测和人工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月14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同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西气东输工程技术及应用等16个科技创新项目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一等奖。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为获奖代表颁奖。作为一项特大型原型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黄河调水调沙自2002年至今已在黄河连续实施9年,其中包括2002年、2003年、2004年进行的3次调水调沙  相似文献   

18.
一、认清形势,开拓进取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都大幅度增加了水利科技投入.据初步统计,2001年以来,水利部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科技计划重大项目10余项,经费投入约5.1亿元;部科技创新项目100项,投入经费3446万元;承担其他社会公益等项目60余项,经费投入约5000万元.经费数量远远超过整个"九五"期间的经费投入.各流域和地方水利科技投入也都有了显著增加.如黄河水利委员会与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共同设立了"黄河联合研究基金",3年共投入经费1800万元,广泛发动国内科研力量共同研究黄河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近70a水土流失治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基本资料、黄土高原各省(区)统计年鉴及黄河水沙变化研究、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措施调查与效益评价、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成果数据,回顾了人民治黄70 a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程,从水土保持规划演变、治理措施配置发展和治理效果变化三个方面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不同时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重心与方式,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分为试验示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依法防治、工程推动、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工程相结合等7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开展了多次规划,不同时期水土保持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方法、规划目标等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水土流失治理从分散的单项治理发展为以小流域为单位的综合治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与布设逐渐向资源合理利用、开发与治理并重转变,形成农业、工程和林草措施组合的系统工程;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发挥了显著的保土(减沙)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黄河治理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并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为重大国家战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刊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家谈"专栏刊出之后,将在2020年推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专题,重点刊发围绕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五大目标任务的科学研究成果,现面向致力于黄河治理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专家学者征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