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彭国峰;何兴理;李鹏;李灵锋;张允晶 《电波科学学报》2025,40(2):353-359
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U型谐振单元的无芯片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结合Vivaldi宽频段天线,构建了一套无线无源的湿度传感系统,可实现对环境湿度的实时监测。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由8个U型谐振单元和1条与之耦合的微带线构成。在该设计中,两侧对称的谐振单元用于校准环境温度对湿度传感器的影响,其中1个单元由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A)湿敏材料覆盖;中间6个U型单元用于RFID湿度传感器的ID信息编码。此外,本工作采用矩形环开槽技术优化了宽频带Vivaldi天线,并结合传感器实现了无线无源湿度传感。有线实验数据显示,在57%RH~71%RH的相对湿度范围内,产生了118 MHz的频率偏移,平均灵敏度为8.4 MHz/%RH。无线实验结果显示,在49%RH~70%RH的相对湿度范围内,产生了103 MHz的频率偏移,平均灵敏度为4.9 MHz/%RH。实验结果表明该无线无源湿度传感装置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可为无线无源湿度检测提供重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3.
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无线检测氨气(NH3)功能的UHF RFID标签传感器天线,采用弯折偶极子天线结构且集成了一片氨气传感材料.该传感材料接触氨气后介电常数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标签传感器天线和RFID芯片的阻抗匹配,最终使标签传感器天线的中心工作频率发生偏移.因此,可以通过标签传感器天线中心工作频率的偏移来实现NH3检测... 相似文献
4.
在用声表面波(SAW)传感器直接测量应变时,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干扰,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力温耦合效应。针对该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外接应变传感器负载,并采用了差分结构的无线无源SAW应变传感器设计方法。传感器采用双通道SAW反射型延迟线作为无线传感系统的应答器,其中一个通道外接力容性应变片作为外接负载传感器以感知应变量,另外一个通道则外接参考负载以差分抵消测试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该文结合耦合模理论,仿真了负载容性应变传感器电容变化引起的SAW传感系统响应特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这种差分负载式SAW应变传感器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正> 在传统的传感器阵列中,各个传感器之间是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的,阵列的输出也是用导线引出,这就限制了阵列传感器的应用。为此,提出了用多个无线、无源声表面波传感器构成阵列系统。 相似文献
7.
8.
为简化声表面波(SAW)传感器的编码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SAW谐振器的编码方法,通过多个不同中心谐振频率的SAW谐振器分别连接不同的负载阻抗进行传感器的编码。设计了传感器的具体结构,建立了传感器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ADS仿真软件对中心谐振频率分别为868MHz和915MHz的2个SAW谐振器组成的传感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SAW谐振器外接1pF与4pF的阻抗,其谐振频率差可达200300kHz。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制作了不同编码的2个传感器,一个不外接阻抗,一个外接10pF的阻抗,测试谐振频率差别可达39.75300kHz。根据仿真结果,设计制作了不同编码的2个传感器,一个不外接阻抗,一个外接10pF的阻抗,测试谐振频率差别可达39.7540.2kHz,因此,SAW谐振器外接不同阻抗时谐振频率的差异明显,基于SAW谐振器与外接阻抗的传感器编码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10.
RFID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识别(RFID)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标准化、防冲突算法、系统测量精度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RFID的优缺点及其发展方向进行系统研究.阐述了RFID的安全性和高效、快速识别算法等优点;介绍RFID技术和物联网、无线传感器、NFC等技术的结合,以及RFID技术在零售、物流、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综合分析国际各制造商在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给出我国未来RFID技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1.
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无源电子标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声表面波射频识别无源标签的原理与特点,介绍了434 MHz和915 MHz标签的试验结果:工作频率915 MHz、434 MHz,码容量>1 000,读写距离0.5~5 m。讨论了声表面波标签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RFID 技术和WSN 技术各自的特点,并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构建了一个基于RFID 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于运动计时的系统。全面分析了该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具体架构,分析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冗余阅读器判别是大规模RFID系统性能优化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基于EPC网络架构提出一种阅读器去冗余算法MRRE.该算法利用RFID中间件的标签信息判别冗余阅读器,不需阅读器对标签写入信息.仿真结果表明,MRRE算法比LEO+ RRE算法在冗余阅读器检测率上提高了6.27% ~20.80%,在系统处理的标签信息量上降低了4.50%~35.73%,而且在系统部署合理性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4.
15.
Chin‐Feng Lee Hung‐Yu Chien Chi‐Sung Lai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ystems》2012,25(3):376-385
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interesting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the server‐less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that allows readers to authenticate tags without the help of any online backend servers, and the RFID searching protocol in which the verifier explicitly specifies the target tag to be searched and authenticated. These two kinds of RFID protocol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ny RFID applications; however, the existing protocols either had security weaknesses or exhibited poor efficiency. This paper shows the weaknesses, and then proposes our server‐less RFI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and RFID searching protocol. The proposed protocols greatly enhance the security using one more hashing.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一种智能攻击模型在RFID防伪协议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一种RFID防伪技术和系统,首先给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防伪系统软硬件系统架构,进而分析了该防伪系统的层次结构,然后针对系统中防伪安全协议的复杂性提出了智能伪造攻击模型,利用A*搜索算法进行路径搜索得到最小攻击代价树,作为对本文提出的防伪系统,尤其是系统中采用的防伪协议的评价.最后在VC+ +和Matlab环境下对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攻击模型对RFID防伪协议的验证以及分析是有效的,从而为RFID技术与防伪技术的结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设计高效安全的群组证明协议有利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的广泛应用.本文提出了一种轻量级隐私保护的RFID群组证明协议LPGP(Lightweight Privacy-Preserving Grouping Proof),LPGP协议只使用计算复杂度比较小的伪随机发生器和散列运算来提高协议的运行效率,并且LPGP协议具有认证性、隐私性和可证明安全性,满足了RFID系统群组证明协议的安全性要求.与现有的群组证明协议相比,LPGP协议的标签只需较小的计算复杂度和存储空间,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自调整混合树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RFID系统中,阅读器读取标签的效率与解决标签发生碰撞的方法密切相关.目前采用多叉树查询是一种较好的多标签防碰撞方法.它能减少碰撞时隙,再通过额外的查询来减少空闲时隙.但额外的查询也增加了新的开销.本文提出了一个自调整混合树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根据最高两个碰撞位的特征,在不增加额外查询的条件下,自调整搜索树的叉数,从而避免了一些碰撞时隙和空闲时隙.通过对算法的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可以看到,自调整混合树RFID多标签防碰撞算法具有较少的时间复杂度和通信复杂度,识别效率也明显高于其他多叉树算法. 相似文献
19.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RFID供应链数据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挖掘海量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数据来优化供应链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供应链流通中出现的若干周转异常并且难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RFID供应链数据分析方法.将供应链的RFID数据统一成反映各环节周转状况的时间序列格式,然后通过分段趋势分解方法分解提取的时间序列数据,并根据分解后的随机项建立阈值来判断数据是否异常,从而建立相应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最后基于模型检测数据异常.通过多样本和多数据集的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效并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