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了X射线强度与大麦种子发芽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阐释并确证了X射线对发芽大麦的影响和变化机理。研究发现,X射线对大麦种子发芽阶段的芽长、根长、生物量产生抑制作用,接受剂量为1059.65μSv/s,试验组Ⅰ在3 d后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延迟增加了19.8%,31.6%,33.3%,可溶性膳食纤维降低了41.8%,且变化程度与X射线强度呈正相关,但X射线对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周建俭 《中国酿造》2004,(10):13-14
该文介绍了3个品种的大麦干种子经Co60辐照后的发芽情况。结果表明,在0kGy~3kGy低剂量辐照下,对相同品种大麦辐照的发芽率几乎没有影响,影响大麦发芽率的因素主要为大麦的质量,而不是辐照。  相似文献   

3.
4.
张笑  孙丽华 《酿酒科技》2012,(10):90-93
选用进口大麦Gairdner和国产大麦甘啤二号,分析比较了两种大麦发芽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和脱落酸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激素在两种大麦发芽过程中均呈现出随发芽时间上下波动的趋势,且两种大麦在发芽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时探讨促进生长激素和抑制生长激素的比例对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促进生长激素和抑制生长激素比例的升高,两种大麦发芽时蛋白酶活力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加速了大麦发芽过程中醇溶蛋白含量的降低及热稳定蛋白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选用进口大麦Gairdner和国产大麦甘啤二号为原料,分析比较了发芽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和脱落酸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3种激素在两种大麦发芽过程中均呈现出随发芽时间上下波动的趋势,且两种大麦在发芽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同时,赤霉素均有刺激并诱导其他两种内源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麦在发芽过程中大麦内部的金属离子大麦有结合态与游离态2种存在状态。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跟踪监测其金属离子总含量和游离态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大麦发芽过程中总的离子含量一般呈现出单调的变化,而游离态的离子含量随发芽时间的不同呈现出波动变化。金属离子不同的存在状态有着不同的生理功能,通过跟踪监测离子的2种状态的含量变化,可以为研究金属离子在大麦发芽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焕 《啤酒科技》2004,(4):59-61
一种新开发的方法用于模拟大麦在浸麦及浸麦后的发芽情况,这一方法是基于实验室中采用不同浸麦程序,不同的湿浸和断水时间,不同温度、水敏感性以及不同的发芽方法,这一模型可以用于分析浸麦及发芽,以设计浸麦工艺来生产均一性的麦芽。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比较分析了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国产甘啤4号大麦和蛋白含量适中的进口质量大麦Gairdner在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分及其含量变化.研究发现,高氮甘4在发芽过程中,水溶性蛋白的低分子质量蛋白分解较强烈;盐溶蛋白的中分子质量蛋白分解较多;醇溶蛋白的高、中分子质量蛋白亚基组分含量较高,而其分解效果较差;碱溶蛋白中高分子质量蛋白大量的分解为中分子质量蛋白亚基.本文基本找到了高蛋白含量大麦发芽过程中不同蛋白组分及其含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双向电泳技术监测大麦发芽过程中水溶蛋白质组的变化,明确大麦发芽过程中蛋白质组的变化规律,为麦芽制造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澳麦\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了超声波对大麦萌发及对麦芽品质的影响。用超声波水浴对大麦进行不同时间的处理,然后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min的种子发芽率、吸水速度、大麦表面带菌量及最终麦芽产品指标都比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有了明显的提高。超声波处理能显著地促进大麦的萌发,提高种子活力及麦芽品质。  相似文献   

11.
黑大麦是一种营养丰富,开发价值较高的谷物,发芽会引起谷物食品中成分的变化。本实验首先研究了黑大麦的发芽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芽对黑大麦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脂肪、淀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泡8 h后,15 ℃温度条件下发芽48 h,黑大麦的发芽率达到最高(62.14%)。与未发芽黑大麦相比,发芽72 h后,黑大麦中游离氨基酸、蛋白质、淀粉、不可溶性膳食纤维、总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铁和锰等元素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发芽可使黑大麦营养价值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青稞萌发过程中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情况,以西藏黑青稞为原料,采用刚果红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方法测定了黑青稞萌发过程中子叶、种皮和胚根中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并对活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萌发7d与萌发3d相比,子叶、种皮和胚根中 β-葡聚糖含量整体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24.8...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青稞籽粒萌发对所制青稞甜醅饮料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青稞籽粒进行不同时间的萌发预处理, 再进行甜醅发酵并与纯净水、稳定剂复配制备青稞甜醅饮料, 以未萌发青稞籽粒制备的饮料为对照, 测定饮料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对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azinl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 ABTS]、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DPPH)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 不同时间萌发时间处理条件下, 青稞甜醅饮料的活性成分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相较于对照均有所提升, 其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在萌发第40 h时达到最高, 分别为2.69 mg/mL和1.71 mg/mL, 分别比对照 2.21和1.35 mg/mL提高了21.72%和26.67%。经萌发处理后的青稞甜醅饮料对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萌发第48 h时清除率分别达到64.64%和76.97%, 分别比对照48.83%和67.61%提高了32.38%和13.84%, 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萌发第40 h时清除率达到最高为94.11%, 比对照86.28%提高了9.07%。结论 青稞籽粒经萌发处理后制得的青稞甜醅饮料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为提高青稞系列产品的附加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麦发芽过程中,发芽温度、浸麦水pH值及浸麦水中金属离子的种类和含量是影响大麦中植酸含量及植酸酶活力的重要因素。实验发现,当发芽温度为16℃时,植酸酶较高温和低温发芽更早的被激活,其活力达到4.032 8U/g(绝干),更加有利于植酸的分解;在浸麦水为中性条件下浸麦,植酸酶活力上升较快,植酸含量迅速下降;在浸麦期间添加Ca2+、Mg2和Fe3+等金属离子对植酸酶的活力有较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钠离子对大麦发芽过程中主要水解酶系(α-淀粉酶、β-淀粉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酶活力的影响及在其影响下大麦叶芽长度的动态变化来研究钠离子与大麦发芽的相关性。研究表明:钠离子与大麦发芽的生理过程存在着相关性,如对大麦发芽过程中水解酶系的活力和大麦芽长度的影响,这种相关性随钠离子的添加浓度的改变而呈现出高度的线形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X射线衍射在淀粉颗粒结晶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X 射线衍射技术测定淀粉颗粒结晶度的几种不同方法以及各自的应用状况,分析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测定原理、优缺点,以及各自测定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玉米淀粉、大米淀粉、小麦淀粉、糯米淀粉等常见淀粉的结晶度大小;最后,阐述了X 射线衍射测定淀粉颗粒结晶度的方法所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青稞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萌发条件对青稞总酚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了青稞萌发的最佳工艺参数;在最佳萌发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青稞萌发前后营养成分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青稞萌发最佳工艺条件为萌发时间2d、萌发温度30℃、pH 6.4,在该工艺参数下,青稞萌发后其总酚含量为1.18 mg/g,β-葡聚糖含量为2.35%;青稞萌发后,青稞中总酚含量显著增加,同时β-葡聚糖的减少量较小,此外多酚氧化酶及β-葡聚糖酶的活力均显著增强。该试验旨在通过对青稞萌发后的营养分析,为研究新型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