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思成于1949年提出的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的建筑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溯源"体系环境"建筑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及与美国建筑教育的深层联系.文章聚焦梁思成1946-1947年访美期间考察建筑教育与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的经历,着重关注梁思成的工作笔记与会议文集,分析他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思想中现代性与人文性内涵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挖掘梁思成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构建的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建筑教育实践内容及其现代建筑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梁思成先生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前后史料的研读分析,论述梁思成先生借鉴外国经验,顺应国际新建筑发展潮流,反映本土思考,进而最早且最具系统性地提出建筑教育体形环境论的中国模式的历史贡献,并进一步论述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以此在世界范围内寻到了一个锚点,以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为基础的中国建筑学教学体系,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教育范式之一,并将继续指引着中国建筑教育迈向未来。  相似文献   

3.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思想对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1947 年 3 月,梁思成参加了普林斯顿大学举办的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会议从人的需求出发提出体形环境的整体观念,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建筑和城市问题以及建筑教育的发展进行讨论。在该会议的启发下, 梁思成提出“体形环境论”,将除建筑外的城市规划、造园和工业艺术等也纳入建筑学科的范畴,并对学院派和包豪斯建筑教育理念加以整合。回国后,梁思成围绕“体形环境”在清华大学进行建筑教育改革实践,建立了以营建“适用、坚固、美观”的体形环境为目标、多学科综合的通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线索,阐述了新时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的状况,主要包括:从"体形环境"思想到"人居环境科学"、从学科体系到学院架构、"四位一体"与教学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梁思成“建筑可译论”之前的中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赖德霖 《建筑师》2009,(1):22-30
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针对中国风格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建筑可译论”。他相信将西式建筑中的构图要素替换为相应的中式要素,就可以将建筑转变为中式风格。本文探寻19世纪以来,在梁思成理论表述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的”西译中”建筑实践。作者认为,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一个曾经同时被中国和西方建筑史视为边缘的领域及其对于两个学科所具有的同等重要性。它在对一种看似混杂的建筑现象进行解释的同时也将厘清若干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线索。此外,它还试图引发人们对于“建筑可译性”在实践过程中的许多具体问题进行反思。这些问题包括:对应词汇的选择及其与社会文化和专业的语境的关系,翻译所导致的语义转变,以及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差别所导致的“非互换性”。更进一步它还将质疑欧洲中心主义和现代主义史学中的”折衷主义”概念。  相似文献   

6.
清华建筑教育在1946年创建伊始即被赋予了国际化特点,在此后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建筑专业帅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面向世界的建筑学术思想、面向世界的建筑学科发展、面向世界的国际交流平台和面向世界的英文建筑教育等方面不断拓展,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明确"立足人居环境,探索中国特色,跻身世界一流"的...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体形环境角度控制山地旧城改造建筑形态是整合旧城空间及景观秩序,延续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山地特点,将城市体形环境归纳为城市的自然背景,城市骨架,城市地标,城市天际线,城市肌理等五个方面,分别探讨了它们对旧城改造项目建筑形态的影响,为城市建设提供有建设意义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赖德霖 《建筑师》2020,(4):84-92
本文关涉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不同于以往研究对于专业教育本身的探讨,作者以1910—1920年代出自北京清华学校的留美建筑家为例,揭示了校园文化对于人才发展的长远影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自由多元的个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程、跨专业交流合作的可能、爱国主义和社会关怀的陶冶,以及知行合一的作风,这一近代校园文化传统对于中国今天建筑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发展依然不失其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梁思成工作笔记和其他史料勾勒梁出访各国的行程及其关注的主要方面并辑录其观感,其中不少与国际建协的各种活动有关.这些出访所取得的经验及其对国际建筑发展大势的切身了解,深远影响了新中国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这些史实既反映出我国参与冷战时期国际建筑交流的具体情形及其若干特点,显见建筑文化交流在冷战政治外交中的特殊意义,也能从中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作为建筑师的梁思成.  相似文献   

10.
建筑体形是形成室外风环境和室内自然通风条件的主要因素之一。提出应用可持续设计的方法对建筑体形进行优化设计来提高室内外风环境的舒适性,并以昆明市某科研建筑为例分析研究了基于室外风环境和室内自然通风模拟优化的建筑体形可持续设计方法。最后,建议综合风速舒适性区域所占比例和建筑物前后压差大于1.5 Pa的面积比例等指标,对建筑方案的室内外风环境影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历史建构、体系研究、理论阐述、学术发展、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历史保护诸方面均做出重大贡献,文章仅就梁先生在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领域两个基本方面:中国建筑史史学建构与中国建筑唐宋与明清两个体系之结构与术语学术阐释方面,所做重要学术贡献加以扼要梳理分析,或可以此初步了解梁先生在近现代中国建筑学术史上所起重要影响与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市镇的体系秩序》是梁思成1949年之前的学术论著中少数非建筑史类撰述。试图通过追溯该文的战后写作背景,并深入理解其参考书作者美国著名建筑家伊里尔·沙里宁的思想,揭示梁在文章中所表达的城市理想、专业理想,甚至社会理想;认为该文反映了梁在这一时期的学科思考和社会思考,体现出其建筑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即从建筑形式问题扩展到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这一变化进而影响到他之后的建筑教育思想,甚至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沈旸  陈曦 《建筑师》2018,(4):6-6
正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理论在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后,再次进入了新纪元。ICOMOS第六次科学委员会会议(2011,佛罗伦萨)将保护及修复的理论与哲学分会场主题定为遗产保护的范式转移(Heritage Paradigm Shift):改变的包容与界限,即传达出明显的信号:近现代发展并成熟的国际保护思想在当代发生了重要的转变,这些转变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14.
林青 《城市建筑》2008,(6):20-21
本文从分析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建筑与建筑教育状况入手,指出其在给社会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带来巨大弊端,故应辩证看待,扬长避短,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维护建筑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5.
袁忠 《南方建筑》2009,(2):65-67
本文对龙庆忠先生的建筑研究进行全面的学理概括,追寻其古建研究的思想脉络,最后从背景、价值、方法等方面初步探讨龙庆忠古建研究在中国建筑史学上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葡萄牙历史环境修复更新项目实践经历,记录了中国团队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端点之一的里斯本市使用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解决西方语境下的设计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中葡双方设计思路和手法的交流与比较,探讨了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范式与手法应用于西方场景中的适应性。中方设计团队在建筑方面以气韵相合为法则,营造了顺应场地气息的整体环境;园林方面以传移模写为法则,构建了"可游可居"的空间结构,营造了基于园居生活的适地情境。实践说明了中国园林在伴随祖国"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代表,可以极强的适应性和先进性为世界人居环境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熊明 《建筑创作》2006,88(10):158-159
采桑子(一)兴学建系营学社雄也梁公困也梁公艰苦“李庄”林与同京都获救燕京梦乐也梁公忧也梁公珍惜京城谁认从(二)国徽设计英碑立盛矣梁公畅矣梁公率领同侪创首功遭批“复古”历劫难危矣梁公悲矣梁公身后赢得赞誉隆[1]夫人林徽因[2]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8.
赵敏 《建筑创作》2008,(4):116-123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院)的正式成立,是1958年7月24日的事。那一年,我国最早期的一批高教系统设计院差不多同时成立。但是严格地讲,清华院机构的前身始创于1952年。从最早的雏形到现在已50多年,风风雨雨,经历了很多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9.
汤岳 《城市建筑》2008,(6):22-24
本文通过对物质与非物质领域中全球化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和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要用正确态度对待全球化,加强对传统与文化的研究,继承和发展地域文化,正确认识和对待城市宽容性和对公众、城市开发及管理者的普及教育及完善和控制设计过程即提高设计质量等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