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齐欣:八年前,我第一次来湖大时认识了魏春雨老师,当时也是UED组织的活动。从那次结识春雨老师后,我们经常见面。这次来,我觉得跟上次来没有太大的区别,对春雨老师和他作品的印象没多大变化,相当于重温了一下八年前的感受,特别是对春雨这个人物的理解。我曾经写过几篇人物肖像文章,但不写建筑。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建于1919年,为美国建筑师亨利·莫菲所设计。那是20世纪之初美国校园中常见的风格:清水红砖墙,重点部位用石材,青紫斑斓的石板瓦,有些拱窗、牛腿等处理。12年后杨廷宝老师完成了他那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中成为名例的杰作———清华图书馆的扩建。杨老在开始着手的时候还不到30岁。与差不多同时建在清华园中杨老的几件作品一起表现出他扎实的功底,丰厚的素养,一丝不苟的精神。但我以为图书馆的扩建在这些建筑中表现得最为完美、突出。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整体思想,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师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3.
十年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无论是事还是人,每过十年都是值得总结和纪念的,《城市建筑》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专业杂志已走过了十年. 我是1985年建筑学毕业,每过一年便对建筑会有不同的理解.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基本是纸上谈兵,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形式风格,关注建筑的创新,而对建筑如何建造和实施并不关心,甚至我在设计院的第一个作品——延安火车站,从落成后到拆除我只见过一次;第二个十年我开始关注如何将建筑完满地建造,不但要有好的构思,更要有强大的韧性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梦想;第三个十年我已担任总建筑师多年,思考的角度自然广了一些,正值《城市建筑》创刊的初期,编辑向我约稿,当时我正在研究西安的未央新城,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向宏观的城市过渡,思考的维度也从“米”向“干米”的量级跃升,所以结合未央新城城市设计的体会写了《“缝合”城市》一文,针对中国城市过度形式化和建筑风格化的倾向,提出城市大于建筑、品质大于风格的观点,尽管我的规划方案并没有实施,但关于它的思考一直指导我完成西安行政中心的设计.可以这样说,《城市建筑》伴随我从单体建筑设计走向城市设计,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4.
1948年刚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时,有一位深知中大建筑系情况和本人夙愿的知情者诚挚地祝贺我选择了理想的学校,最好的系,一踏人建筑系的大门,就得悉我系有悠久的历史,拥有最优秀的师资队伍,杨、童、刘等先生的名声响彻耳际,更得知杨老已蜚声中外。当时,杨老的若干作品作为最优秀的建筑范例,鹤立在那时的首都──南京市,也得知杨老留美时成绩出类拔萃,曾得几次大奖,给中国人扬眉吐气。杨老在学成归国赴欧考察途中所作的水彩画已达到炉火纯青、超凡脱俗的境界。当时,在我们的心目中,杨老的形象非常崇高,是我们的景仰对象和理…  相似文献   

5.
杨老离开我们近二十年了,我常思念着他。我不会忘记考大学时要考一张“自荐画”,当时以为只需带上水彩盒画张理想的画就可以了,结果是要一群学生围着一个罐子画静物写生。当时我穿了一双大皮鞋,拿了块大画板,杨老、李老和其他老师在我们周围巡视,幸好我中学有过这种练习,不久被告知已经录取了。 进中大建筑系真是高兴,我们这一届的学习,杨老、童老(童 )、刘老(刘敦桢),还有李老(李汝华)、徐中、刘光华老师等等都在教学第一线,这是一个非常强的教学班子,三年之中受到他们的教诲、熏陶,真是我们这一代的幸运了。 杨老不仅…  相似文献   

6.
十年一剑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无论是事还是人,每过十年都是值得总结和纪念的,《城市建筑》作为中国著名的建筑专业杂志已走过了十年。 我是1985年建筑学毕业,每过一年便对建筑会有不同的理解。毕业后的第一个十年里基本是纸上谈兵,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形式风格:关注建筑的创新。而对建筑如何建造和实施并不关心,甚至我在设计院的第一个作品——延安火车站,从落成后到拆除我只见过一次;第二个十年我开始关注如何将建筑完满地建造,不但要有好的构思,更要有强大的韧性去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梦想;第三个十年我已担任总建筑师多年,思考的角度自然广了一些,正值《城市建筑》创刊的初期,编辑向我约稿,当时我正在研究西安的未央新城,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向宏观的城市过渡,思考的维度也从”米”向”千米”的量级跃升,所以结合未央新城城市设计的体会写了《”缝合”城市》一文,针对中国城市过度形式化和建筑风格化的倾向,提出城市大于建筑、品质大于风格的观点,尽管我的规划方案并没有实施,但关于它的思考一直指导我完成西安行政中心的设计。可以这样说,《城市建筑》伴随我从单体建筑设计走向城市设计,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7.
王澍 《建筑学报》2021,(10):29-32
一直想再写一篇关于杨廷宝先生的文章.一方面,是因为谈中国近现代建筑学的缘起与变化,杨老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基准点;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当年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毕业的学生,尽管别人给我扣上了一顶反叛的帽子,我也确实曾经强烈地反叛与逃离过,但毕竟我的建筑是在南工学的,即使我离开南工以后,已经变化得脱胎换骨,但南工到底还有什么东西影响着我?随着自己实践经验的愈加丰富和深入,这是我近些年常常问自己的问题.所以当有来自东南大学建筑系友人的邀约,希望我写一篇关于杨老的文章,且不限角度与篇幅,我就欣然应承下来.  相似文献   

8.
《建筑师》2015,(6)
作为一名重要的拉美建筑师,罗赫略·萨尔莫纳跨越了哥伦比亚两个建筑时代,从"二战"后初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到当代著名的建筑师群体。早期他在哥伦比亚和法国接受建筑专业训练,20世纪50年代曾在法国作为柯布西耶的助手工作。其作品里展示了一种对哥伦比亚现代建筑,以及其建筑的个人表达问题的持久探索。本文回顾了他最重要的一些建筑作品,并通过引用诸多评论家和他本人的论述,力图揭示建筑师最个性化的尝试,及其失败和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9.
建筑界为失去一代巨匠而深深怀念着.但戴念慈大师一生的建筑作品留在世上,使建筑界得到宽慰。 戴念慈同志是在中央大学建筑系比我高三班的同学,他在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又是我的老师。1949年我在上海得到梁思成先生的推荐。先一步来到北京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修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大学一年级时,李剑晨老师休假,由杨廷宝老师教我们画建筑素描。他一开始就十分强调画直线条,有长线、短线、斜线、逆斜线。杨老还教我们画水平的、垂直的长线,在心中有一个边长为5cm的方框,在这无形的方框内画水平线、垂直线、斜线、逆斜线。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斜线与逆  相似文献   

11.
12.
郭华  林珏 《园林》2003,(6):10-11
水体的植物配植,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淡绿透明的水色是各种园林景观天然的底色,而水的倒影又为这些景观呈现出另一番情趣,情景交融,相映成趣,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平面的水通过配植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形成具有丰富线条感的构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利用水边植物可以增加水的层次;利用蔓生植物可以掩盖生硬的石岸线,增添野趣;植物的树干还可以用作框架,以近处的水面为底色,以远处的景色为画,组成一幅自然优美的图画。  相似文献   

13.
Waters Resist     
Modern ideology strips water of its socio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reducing it to the scientific abstraction of H2O. This reductivist approach to water has erased longstanding ontologies and physically transformed America's aridlands to advance moder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gendas. By studying the 1947 proposal for the Orme Dam and the Yavapai Nation's forty-year resistance to i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nterconnec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ideology and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I also suggest that the inclusion of alternative ontologies can inspire the design of more just and resilient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4.
15.
张亚祥先生作《泮池考论》二则,论点精辟;在其基础上,以溯源和史料普查统计的方式,从庙学理水理念、泮池与辟雍的关系、泮池的象征意义等方面对泮池的形成轨迹作了新的补充认知。认为:泮池的设置及表现形式可视为向孔子及鲁国传承周礼致敬的表意符号,并担责了地方庙学次于中央的等级表征。除泮池的规制和象征之外,庙学理水的传统概念相延,庙学图中频繁出现的泮池以外的水景营造即为有力的证明,既烘托了庙学氛围,又便于师生闲暇的休憩。  相似文献   

16.
到了丽江古城,我一下子就被城里的淙淙流水和依依垂柳震撼了。我仿佛在梦中:眼前的景观是陌生的,却又是熟悉的,这难道不是我追寻已久的诗画境界吗?  相似文献   

17.
融于自然山水的居住建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部把建设优质住宅小区放到十分重要的工作议程上 ,由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主持 ,1 999年推出了《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对商品住宅及环境提出量化指标体系 ,包括设计指标 ,建设质量控制方法和验收检测方法等 ,国内房地产业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 ,已经明确营造舒适安全、卫生方便、文明优美的居住环境与居住建筑的经营理念 ,而建造融于自然山水之中的居住建筑亦成为建筑师的愿望和购房者的追求。一、开发城郊商品住宅的可行性环顾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城乡生活水平差异小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系统发达 ,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的两年里,AJ-C一直致力于与SPG房地产集团共同开发上海的一个住宅项目,这个住宅区位于上海西北中的宝山区。靠近新建地铁的外环线,该项目分3-5个阶段进行,工程完工时将建成有12000套居住单元的住宅区,城市中心和社区配套设施。小区拥有良好的景观绿化。  相似文献   

19.
Experience of plumbosolvency control in the soft waters of north-west England is presented, and expectations for complying with the new lead standards are indicated.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 on the solubility of lead is highlighted - in particular its importance in the setting of target pH values in phosphated waters. An analysis of a large quantity of regulatory lead-compliance data confirms the benefi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hosphate. At a distribution zone level, the impact and benefit of a change in plumbosolvency conditions on regulatory data are demonstrated using a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chnique. To assist in the operational management of plumbosolvency conditions, a number of performance metrics have been developed; these quantify (in a simple way), the quantity, variability and delivery of phosphate, and pH. The expected benefit from plumbosolvency control has been assessed in several ways, indicating that reasonable compliance against 25 μg/l might be achievable, but against 10 μg/l this is more questionable.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上海北部的康桥水都城市中心是整个住宅项目的商业和零售业设施。70000m^2的开发项目将宾馆,多功能中心,商厦、酒类市场和商务办公楼集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