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川东北地区井漏特点及承压堵漏技术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川东北地区地层裂缝和孔洞发育,且以纵向裂缝为主,漏失层位多,钻井过程中经常发生井漏,同时由于两个或多个压力系数相差较大的地层并存于同一裸眼井段,钻开高压气层前的承压堵漏及固井施工前的承压堵漏工作难度大,周期长.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堵漏技术的机理,提出了有效解决川东北地区井漏的处理方法和堵漏措施,包括:严把设计关,合理设计井身结构、水泥浆密度和地层承压要求;加强技术交流,相互借鉴,提高川东北地区的防漏堵漏和承压堵漏整体水平;利用专业化公司,采用堵漏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堵漏成功率.以双庙101井和马2井为例,介绍了川东北地区井漏的特征及相应的防漏、堵漏、承压堵漏技术措施,并对该地区承压堵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开发或引进抗压强度高于12 Mpa以上、抗温高于120℃的桥堵材料,对承压要求高的多段漏失地层采用纤维水泥或膨胀性高强度可固化凝胶分段堵漏,制定出适合不同井漏的堵漏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地震反射特征及地震相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地震反射特征研究区位于川东北断褶带的东北段,主要经历了燕山期及早、晚喜山期三期构造变形,主要形成有北北东、北西向构造,总的特点是褶皱强烈,断裂发育。发育三套脆性变形层、三套塑性变形层,以嘉陵江组上部至雷口坡组下部膏盐岩为最主要的滑脱层,志留系页岩为次要滑脱层,  相似文献   

3.
川东北地区高压气井固井防窜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存在多压力系统,同一口井易出现塌、漏、涌、卡等异常情况,而且该地区气层活跃,经常钻遇气层当量密度大于2.00g/cm^3的高压气层,固井质量难以保证。针对川东北地区地质特点,分析了该地区高压气井固井过程中发生气窜的原因,提出了防窜对策。指出固井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从钻井到完井的每一个环节无不影响着固井质量的提高,必须从钻井施工全面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的固井难题。  相似文献   

4.
川东北龙会—铁山地区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广泛发育,钻井测试成果显著,展现出良好的勘探前景。但也存在储层发育层段地震响应特征多变,飞仙关组内部各期次古地貌演化规律不明确,储层横向发育规律不清等问题。在地震地质分析基础上,深入挖掘飞仙关组古地貌演化模式,挖掘储层横向发育规律,从而有效预测鲕滩储层纵横向展布特征。研究表明,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受海退背景的影响而呈现进积趋势,主要发育在每期次台缘带附近。储层纵向上主要发育在Sq3段和Sq2段,横向上发育在龙会场构造、铁山南构造主体和两翼高部位以及蒲包山构造西翼下倾方向,同时研究区走滑断层对油气藏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需要注意后期地质活动对气藏的破坏作用。结果显示研究取得的认识与实际数据吻合度高,对进一步拓展四川盆地礁滩气藏勘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东北元坝地区须家河组三级储量规模大,但储量探明率低、试采效果差。其主要原因是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相对优质储层分布不明。因而采用了先精准预测砂砾岩,然后在砂砾岩中寻找相对优质储层的思路开展研究。在单井沉积微相划分基础上,通过岩性逐级识别,实现岩性准确解释;进而分析须家河组三段各砂组顶、底界面处岩性组合及其地震响应特征,明确地震剖面上波峰和波谷的地质含义,同时考虑井-震分层的差异,多方法确定提取地震属性时的合理时窗,进而提取相应范围内、不受上、下地层影响的多种地震属性,以钻井结果为比照,优选对砂砾岩最为敏感的地震属性,井-震结合,刻画须三段砂砾岩的展布。为了进一步搞清楚砂砾岩中相对优质储层段,应用岩心资料,对砂砾岩细分岩石相,明确了须三段发育中-粗粒钙屑砂岩和砂质细砾岩两类相对优质储层,建立其测井解释标准,在砂砾岩展布的约束下,精细刻画了两类相对优质储层的分布,为须三段气藏下一步规模有效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COBEN叠前储层反演及气藏烃类检测技术基于俄罗斯科学家В.П.Сибиряков所提出的离散介质地球物理模型。该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在无井约束的前提下,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特殊处理,从中反演孔隙度、AVD异常、DR等能反映储集层物性和含油气性的参数,再利用以上参数有效地开展储集层物性预测研究。利用此技术对川东北地区渡口河、七里峡、菩萨殿、五宝场、杨家坪、罗家坝、东升地区测线进行储层预测及气水识别,与井对应情况良好,区域预测已在七里北地区得到证实。该技术是气层预测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地层压力预测技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分析了引起地层压力异常的原因,阐述了不同因素引起的压力异常的特征,介绍了测井预测地层压力的等效深度及综合计算2种方法,给出了计算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数据。综述了地震预测地层异常压力的方法以及测井和地震联合预测地层压力的方法。简单介绍了与地层压力预测关系密切的提高地震层速度精度的方法。通过分析地层压力预测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下一步技术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胡茂楠 《石油仪器》2012,26(4):66-68
文章介绍了基于井筒、地层复杂状况及锁作业现场需要,研究应用环空测井找漏施工工艺,可以有效降低作业成本,缩短施工占井周期。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两种状态下测量,找漏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该方法在FU124等井成功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地质、地震及测井资料,可以准确地预测储层的敏感性。以地质分析及敏感性实验资料为基础,以测井资料为标定手段,以地震信息为横向预测导向,综合处理各种信息,从而实现对区域储层的敏感性预测。其中,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储层敏感性是关键,须采用多参数相关系数法进行单井储层敏感性分析。以塔北地区侏罗系为例,综合各类信息进行了储层敏感性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储层速敏弱,水敏、盐敏、碱敏和酸敏程度中等,与其储层敏感性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震偏移成像处理预测的速度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精细时深转换和地震速度三维建模解释精度的要求,根据地震波动性及旅行时特征,提取出叠前地震道集速度数据中包含的速度特征信息,采用与测井声波速度相互转换、交叉验证、分层约束的速度建模方法,综合考虑地震预测的特征速度与测井声速之间的误差,采取分层段、分尺度三维约束校正,实现了地震低频速度信息和薄层速度相对高频信息相互融合。通过理论模型试算和实际数据测试认为:采取最佳时窗步长为15~20 ms,实现叠前地震道集中特征速度提取与在测井速度质量控制下连续速度的预测结合,该技术在地震成像处理、地震速度建模、构造变速成图等应用中有效地提高了地震资料处理和解释的速度精度。  相似文献   

11.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塔中Ⅰ号坡折带位于塔中古隆起北斜坡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北缘,呈北西-南东走向,台缘坡折带长220 km,宽8~18 km,发育上奥陶统大型礁滩复合体,油气藏埋深3 700~7 200 m.该带地表沙丘起伏,地下结构复杂,地震剖面品质差,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深大,非均质性强,储层控制因素复杂.通过地质、测井、岩心和试油等资料分析了奥陶系礁滩体不同类型储层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总结出适合于该带碳酸盐岩礁滩体储层预测的方法,对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发育分布规律进行了精细描述,在礁滩体复合体的勘探中取得了很好的勘探成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储层预测的复杂非线性及稳定性问题,将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引入到地震储层预测中,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特征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多种不同的地震属性为基础,通过构建井旁道地震属性与特征参数的回归森林模型进行储层预测,以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值为评价标准,分析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特点。将本方法应用于某陆地工区的自然电位预测和某海上工区的自然伽马预测,并与支持向量回归机方法的预测结果进对比,结果表明,尽管地震数据受到较强噪声的影响,随机森林方法仍可较好地刻画出储层的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总被引:39,自引:5,他引:39  
普光气田是中国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发现的第一个储量大干1千亿m^3的大气田。分析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的基础上,确定储集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储集层发育有利相带,采用地震属性分析和地震约束反演等技术进行储集层预测,建立了一套适合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的预测技术方法系列,预测了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的分布,据此部署了7口井,其中完钻的普光4井获得高产气流,证实了储集层预测结果的正确性。图11参7  相似文献   

14.
川东北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具有广阔的勘探潜力。本文在分析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集层精细标定、储集层地质建模与正演,确定储集层的地震响应特征;采用古地貌分析、地震相划分及地震属性分析等手段,确定储集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和储层宏观展布,并以此为基础,应用稀疏脉冲约束波阻抗反演对储集层孔隙度及有效厚度进行精细预测,建立了一套鲕滩储集层的预测方法,预测了元坝地区飞仙关组二段鲕滩储集层的分布,通过与已完钻井储层厚度及孔隙度的对比,证实了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震波形分析技术预测裂缝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探讨了利用地震道波形变化特征识别和预测裂缝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首先从过井地震剖面出发,通过井震标定,建立裂缝的地震响应模式,总结裂缝发育层段(时窗段)的特征波形;然后利用神经网络技术逐道进行月的层段的实际地震道对比,把地震波形状分类成离散的“裂缝信息”,再根据拟合度准则进行分类,最终得到裂缝地震反射异常体的空间展布。在青西油田利用地震波形分析技术进行了裂缝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部署了5口井,钻探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吻合,位于裂缝发育区的Q11井获得了高产油流。  相似文献   

16.
孔选林  唐建明  徐天吉 《石油物探》2011,50(5):517-520,7
川西凹陷新场气田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具有埋藏深、超高压、超致密、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的特点,属于典型的裂缝型气藏。裂缝检测是新场气田深层须家河组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针对现有裂缝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多解性,研究了一种实用的地震属性——曲率属性,将该属性应用于川西凹陷新场地区XC区块的裂缝检测,弥补了相干属性在该地区检测裂缝时的不足。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曲率属性在川西地区的裂缝检测结果与实钻结果吻合程度高,检测裂缝的尺度比相干体属性要小,且在解决高相干地区裂缝检测问题方面优势明显,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的裂缝检测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