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分队于1976年6月27日~7月22日,在801钻机连4井进行了针状合金钻头钻进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试验条件1.井段与岩层试验是在井深531·59~785·15米的井段中进行的。总进尺253.56米,其中针状合金钻头钻进51回次,进尺212.27米(平均回次进尺4.16米),普通合金钻头钻进20回次。进尺41.29米(平均回次进尺2.07米)。岩层:5~6级石灰岩占90%,7—8级硅化灰岩占10%。  相似文献   

2.
我队勘探矿区有很大一部分岩石是6~7级砂页岩与粉砂岩,以往都是采用钢砂钻进,由于钢砂在钻进中对煤层感党迟缓,因而打丢、打薄煤层现象经常发生。经在濉溪队观摩学习后,我们推行了单双粒合金钻头,比原普通(指探矿厂的)合金钻头提高效率70%。为了进一步提高这类岩层的钻进效率,我们又研究设计出两种新型钻头——飞机式钻头(如图)。  相似文献   

3.
郑煤集团公司大平煤矿设计井型为06Mt/a,主要开采石炭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厚度0~12.9m。煤厚变异幅度大,煤层底板沿倾向和走向都有较大起伏,且煤质松软,呈粉末状,属典型的构造煤。煤层的顶底板岩层,多属泥岩,砂质泥岩,顶板属1类Ⅰ级,底板属极...  相似文献   

4.
楔形合金钻头适合于钻进6—8级和部分9级岩石,经生产试验,效果颇佳。在8—9级伟晶岩中,由铁砂钻进时速0.87米提高到1.63米。在7级花岗岩中钻进,由铁砂钻进时速1.31米提高到合金钻进时速2.02米(与普通合金钻头相比较,提高效率2倍以上;与普通铁砂钻头相比较,提高效率1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大河边队根据MP型钻头原理,结合矿区岩层情况,试镶成一种犂式合金钻头,使用这种钻头钻进岩性均质完整,可钻性3~4级的飞仙关,卡以头砂页岩互层岩石,大大提高了钻进效率,过去在这种岩层中,使用Г3型薄片合金钻头,小时进尺为3—4.5  相似文献   

6.
地层条件下煤层顶、底板声波速度与反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淮南矿区主采煤层13-1煤及其顶、底板典型泥岩与砂质泥岩样品,通过改变温度与压力来模拟地层条件,测试获得煤岩层声波速度随深度(400~1 200 m)的变化,并分析不同深度下煤层顶、底板反射系数与入射角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煤岩层声波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且具有较好的对数相关性;煤层顶、底板反射系数不仅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而且受煤层埋深和顶、底板岩性变化的影响,随着煤层埋深增加,其顶、底板反射系数绝对值均减小,煤层顶、底板岩石波阻抗差异越大,反射系数越大,因此,在进行煤田或矿井地震勘探设计与资料处理时,应综合考虑勘探区内煤层顶、底板岩性分布与赋存深度变化,以便有效地利用顶、底板反射P-P波和P-S波AVO信息来解决诸多矿井地质条件精细探测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赤峪煤矿北一采区2#、3#煤层开采地质条件,对该采区顶底板进行了分级分类,研究了三带分布规律,确定了支架支护强度及支护阻力,论证了ZY3200/07/15D型液压支架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2#、3#煤层直接顶为2类,基本顶为Ⅱ级,2#煤底板为较软类岩层,3#煤底板为中硬类岩层;3#煤层开采时,3#煤层裂隙带将与上覆2#煤采空区的冒落带、裂隙带连通;考虑支架支护强度和煤层厚度,北一采区北翼2#、3#煤工作面开采可使用ZY3200/07/15D型液压支架,南翼则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瓦斯抽采的影响,基于含瓦斯煤流固耦合方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透气和不透气2种顶底板岩层进行了钻孔瓦斯抽采数值模拟,其中透气性顶底板岩层孔隙率设置为20%,不透气性顶底板岩层孔隙率设置为0。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顶底板岩性条件下在抽采过程中瓦斯总是沿钻孔径向流动,但煤层顶底板岩性对煤层瓦斯流场有明显影响;不同顶底板岩性条件下钻孔瓦斯抽采时间越长,钻孔影响的范围越大,同时距离钻孔中心越远煤层残存瓦斯含量越大,但透气岩层模型的瓦斯压力衰减更快,残存瓦斯压力更低;顶底板岩性对煤层瓦斯抽采有效范围有显著影响,与不透气岩层相比,透气岩层的钻孔有效抽采范围更大。研究结果对穿层钻孔瓦斯抽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队隆文矿区大部分是Ⅳ-Ⅵ级大理岩,其中还夹杂着石英脉,软硬不均,再加岩层较破碎,因此有许多可用合金钻的岩石,常常由于合金崩掉,合金钻头消耗太多(钻头进尺约1米)不能用合金钻进,但如用钻粒钻头钻进,效率更低,因而在队党委号召下,全队在四月份展开了以革新钻头为中心的技术革命革新运动,至六月中旬就制成了“45°斜角反镶合金钻头(如图)”。  相似文献   

10.
坚硬及最坚硬岩层(Ⅸ~Ⅻ级)采用钢粒是提高钻进效率的主要途径,而中硬及硬岩层Ⅷ级)提高钻进效率还是以扩大合金钻进范围较为优越。近年来,许多国内外技术资料广泛地介绍了自磨式合金钻头中硬及硬岩层中钻进能获得较高的机械速度和较好的经济效果。对此我们不但从理论上有一致的看法,而且在实践中也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1.
斜沟煤矿8号煤层为其主采煤层之一,以8号煤层开采18101工作面的煤顶底板岩层特征为例,对斜沟煤矿8号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工程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斜沟煤矿8号煤顶板岩性结构以泥岩和砂岩为主,底板岩性结构由砂质泥岩和中粒砂岩组成,分别对其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受沉积环境影响,不同地段顶底板岩性组成存在一定差异。这些研究为数值分析顶底板"三带"高度、提出"三带"高度的经验公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2.
我队罗城煤田所钻岩层为4-5级大埔白云岩和5-6级罗城贝灰岩。大埔白云岩性脆易破碎,在钻进中极易使合金崩刃和岩心堵塞,原使用的负角钻头或普通合金钻头平均单位小时效率只能达到2.6米左右,回次进尺最多1-2米,最少是几分米。罗城贝灰岩同样效率低,平均单位小时进尺只能达1.3-1.5米。在以  相似文献   

13.
合金冲击回转钻进,一般在Ⅴ-Ⅶ级的中硬岩层才能取得较理想效果。当钻进Ⅶ级以上岩层时,合金冲击回转钻进就远不如钢粒回转钻进了。我们在某煤矿区的ZK1004孔(孔深405米上下)、ZK2705孔及某钨矿区的ZK805孔(斜孔)进行了钢粒反循环冲击回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在某矿区的坑内和地表,使用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以下简称人孕金刚石钻头),在7~10级的硅化白云岩、复杂角砾岩、板岩和辉长岩类岩层中进行水平孔孔内钻进试验,完成八百多米工作量,最深钻孔达213米,平均时效1.64米/小时,台月效率达470米,取得了较好的钻进效果,比同地区、同岩层的直斜孔人造孕镶金刚石钻进效率都高。这次实践、为今后在水平孔中推广使用人造孕镶金刚石钻头开辟了途径,同时也对钻进工艺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现将在施工中所取得的效果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做一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指引下,我队在11号钻机试用了南阳六○一厂制造的人造金刚石孕镶钻头12个,共打了两个孔,在7- 8级岩层中钻进655.93米,平均钻头进尺54.65米,时效1.56米。其中两个钻头进尺分别达到150.44米和116.61米,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正> 一、皮带斜井三采区CO_2事故概况 窑街矿务局三矿皮带斜井三采区位于井田东北部。采区走向长690米,倾斜宽170米,面积0.095平方公里。含煤共三层,自上而下为煤一、煤二、煤三。煤层平均厚度,煤一2米,煤二32.2 4米,煤三1米。煤层顶底板,煤一顶板为铝质泥岩,底板为油母页岩;煤二顶板为油页岩及砂岩,底板为炭质泥岩;煤三顶板为炭质泥岩。底板为炭质泥岩和砂岩互层。煤层层间距,煤一至煤二14米左左,煤二至煤三约2米。煤层倾角30~90°,南  相似文献   

17.
针对碎软煤层顺层钻孔成孔深度浅、成孔率低、存在抽采盲区等突出问题,基于贵州省青龙煤矿煤层及顶底板岩层赋存特征,提出利用底板梳状钻孔进行碎软煤层长距离、区域瓦斯抽采与治理。首先分析了底板梳状钻孔的施工工艺原理及技术优势所在,从布孔层位、分支点位和钻孔间距的选择等方面总结了底板梳状钻孔的设计原则。通过钻进装备的优选、钻进工艺参数和钻具组合的优化,成功穿越破碎煤岩层孔段,并实现了?127 mm套管全程护孔下放,在21605底抽巷施工完成了多组底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效果表明:底板梳状定向钻孔瓦斯抽采流量大、浓度高、衰减速度慢,单孔瓦斯抽采浓度60%~85%、抽采纯量0.8~2.5 m~3/min,实现了碎软煤层瓦斯高效抽采。为碎软煤层矿井区域瓦斯抽采与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苏联液动冲击钻进的使用范围极大地扩大了,在Ⅳ到Ⅻ级岩层中液动冲击钻进勘探孔的深度可达1200米,直径为115、93、76及59毫米。由于“地质技术”科学生产联合企业所属专门设计局研制成高频液动冲击器,液动冲击钻进的使用范围扩大到软和极硬岩层,当配有成批生产的硬质合金钻头可有效地钻进Ⅳ—Ⅵ级岩层,而用成批生产的金刚石钻头可钻进Ⅹ—Ⅻ级硬岩层。  相似文献   

19.
煤层断层形成的岩性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恩营 《煤炭学报》2005,30(3):319-321
为研究和评价煤层断层的形成及复杂程度,利用岩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系统研究了煤层顶、底板岩性结构与煤层断层的关系.以新安矿为例,合理选择了岩石强度调整系数和岩层效应厚度,计算出岩层强度影响系数,指出该系数低值区为煤层断层相对发育区,煤层上下岩层效应厚度内的脆性和韧性岩层组合决定了煤层断层往往顶断底不断.煤层顶、底板一定层段内的煤岩层岩性结构(包括岩性、厚度及组合)决定了煤层断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粉末冶金针状硬质合金钻头钻进是近两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钻进方法。它在6—8级的中硬岩层中使用,比普通合金和钢粒钻进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钢材消耗少。尤其是与金刚石钻头配套使用,对于大力推广小口径钻进方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