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金相组织观察等手段研究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及热轧变形量对热轧钼板显微硬度和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提高退火温度及延长退火时间均有助于再结晶的进行,当总变形量为66%时,其最合适的退火工艺为l200oC下加热1~2h;随着热轧总变形量的增加,钼板的再结晶晶粒尺寸逐渐变小,其显微硬度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铝合金旋压件旋压前后的金相组织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非轴对称旋压方式(偏心和倾斜)下旋压件的硬度变化。结果表明,旋压后变形部分金属晶粒细化,并沿着轴向方向变形拉长,旋压件强度指标提高,维氏硬度明显提高;旋压件的硬度随着名义压下量的增加而增加;成形时毛坯向0°域偏心或倾斜,在0°域处硬度最大,在180°域处硬度最小,在90°域与270°域处硬度相当;随着偏心量及倾斜角的增加,其硬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吴浩  柴立涛  许柳 《金属热处理》2020,45(4):180-182
利用热感应马弗炉模拟罩式退火工艺,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冷轧低碳钢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565 ℃时,试样以回复软化机制为主,轧后扁平状的铁素体保持不变;退火温度上升到580 ℃时,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下降明显,断后伸长率迅速上升,维氏硬度值也显著下降,表明此阶段完成再结晶,组织以片层渗碳体为主,有少量变形的铁素体;退火温度达到580 ℃以上时,力学性能和硬度变化不明显,表明580 ℃时试样充分完成再结晶。  相似文献   

4.
退火温度对铱板材硬度及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包覆轧制的方法制得铱板。对铱板材样品在1200~1750℃几个不同温度进行退火处理,随后进行显微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适当的退火温度可以降低铱板材的硬度和变形抗力;克服铱板加工硬化快、成材困难的最佳热轧加工温度参数是:铱板热轧开坯的温度1500~1650℃,终轧温度不低于1300℃。  相似文献   

5.
工艺参数对筒形件强力旋压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筒形件强力旋压的变形特点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仿真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系统地对筒形件强力旋压过程进行了模拟,主要研究变薄率、旋轮进给量、旋轮成形角、旋轮圆角半径四个关键的工艺秘压成形过程及工件质量的影响,通过依次变化每一个参数得到一系列的塑性力学的分布效果图及相应的曲线图,并对成形缺陷进行了预测,实现了相应的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6.
对纯度为99.99%的高纯Yb进行总变形量为35.6%的多道次室温轧制变形加工,并对其分别在240、270、300、330、360 ℃进行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变形高纯Yb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退火工艺为270 ℃×0.5 h,经270 ℃×0.5 h退火后,变形高纯Yb完全再结晶,晶粒细小、均匀,平均晶粒度为22.5 μm左右,硬度值下降至18.96 HV0.5。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平均晶粒尺寸呈上升趋势,显微硬度呈降低趋势并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7.
试验和讨论了退火处理对冷轧1235铝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其再结晶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8.
对低碳带钢进行多道次常规冷轧(原始厚度为2.5 mm,轧后厚度为0.4 mm,总压下量为84%),研究退火工艺对冷轧板组织和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轧制完成后,晶粒明显拉长,出现了较高密度的位错。随退火温度升高,位错密度显著下降,晶粒得到细化,550 ℃时,形变组织完全消失,再结晶过程结束,位错密度为1.34×1014 m-2,晶粒尺寸1.24 μm。退火温度高于550 ℃时,晶粒尺寸不断长大,试样的表面活化能高达278 kJ/mol。550 ℃最佳退火温度下,保温时间达到60 min时,再结晶基本完成,显微硬度下降明显,伸长率增加。  相似文献   

9.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RD和硬度计等分析了Cu-Al-Ni合金在冷轧与退火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及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合金在不同退火温度条件下的软化行为。结果表明,当采用950 ℃保温淬火工艺后,Cu-Al-Ni合金主要由面心立方结构的α相与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组成,分布于晶界处的β相对合金硬度的影响作用小。由于位错强化作用的显著增强,合金在冷轧后硬度明显升高,达到270 HV0.5。冷轧态Cu-Al-Ni合金在400 ℃以上温度退火后会发生明显软化现象,软化的主要原因是再结晶反应所引起的位错密度下降。Cu-Al-Ni合金的再结晶温度在300 ℃以上,高于纯铜的再结晶温度,这表明Ni、Al元素的添加有利于提高纯铜再结晶温度,并能改善其高温抗软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筒形件强力旋压变形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通过建立筒形件强力旋压的力学模型,运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强力旋压过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旋压过程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分布。在此基础上,对筒形件强力旋压的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王振生 《锻压技术》2002,27(1):39-41
讨论了变薄旋压的加热工艺。其中包括加热的作用,试验温度,加热设备和缺陷的防止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用OM、SEM研究了亚温退火、等温退火、缓慢冷却退火3种工艺对H13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温退火后碳化物粒度最小,缓慢冷却退火后碳化物粒度较大,退火硬度较低;等温退火及缓慢冷却退火对提高碳化物尺寸、分布均匀性有一定作用,同时碳化物均匀性的提高对提升H13钢退火态及淬、回火态冲击韧性有一定作用,但组织中夹杂物、一次碳化物制约着H13钢韧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退火和退火-时效工艺来调控热轧态Fe-10.2Mn-0.41C-2.2Al-0.6V中锰钢中的奥氏体体积分数、奥氏体稳定性及VC析出来优化中锰钢的力学性能组合。结果表明,经退火-时效热处理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获得提升。大量的纳米级VC颗粒是促进中锰钢屈服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球化温度、不同等温时间下,预冷球化退火以及常规球化退火后D2钢的组织性能变化,并对其组织中合金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预冷球化退火在显著缩短球化退火时间的前提下,保证了退火工艺对组织性能及碳化物球化程度的要求;最优的预冷球化退火工艺为试样在860℃保温15 min,水冷至400℃,立即在730℃保温60~90 min,最后出炉空冷。  相似文献   

15.
现代旋压技术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等金属精密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先进塑性成形工艺。强力旋压是旋压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力旋压的受力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了解旋压工艺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缺陷。本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对强力旋压过程进行了模拟,获得了强力旋压稳定状态下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解释了强力旋压的变形机理和隆起等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退火工艺对SPCC-SD冷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哲峰 《轧钢》2005,22(6):17-19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罩式退火工艺对SPCC-SD冷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再结晶的低温区(580~620℃)退火和采用双台阶退火,SPCC-SD冷轧板均具有较细的铁索体品粒、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7.
以双辊铸轧工艺生产的低碳贝氏体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退火工艺对其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组织为粒状贝氏体,退火后该组织会逐渐发生分解。在500 ℃进行长时间保温退火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上升,伸长率变化不大。退火后试验钢强度的增加是由Nb析出强化引起的。当保温时间为3 min、退火温度650 ℃时,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退火工艺对3003铝合金板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003铝合金板退火后第二相粒子主要为Al6(Mn,Fe)、Al6 Mn以及在位错或者亚晶界等缺陷处形成的α-Al(Fe,Mn)Si相.随退火温度升高和保温时间延长,第二相粒子发生粗化,并出现了少量的弥散第二相.当退火温度为450℃时,第二相又重新...  相似文献   

19.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H13钢不同退火条件退火过程中残留碳化物及退火组织中碳化物形态与分布特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定量分析了碳化物数量、体积分数及大小,并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对其相应的回火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13钢缓慢冷却退火,选择Ac1~Ac3温度区间短时保温,可获得均匀分布的细小球状残留碳化物,在退火时即使冷却速度较快也可获得球状碳化物均匀分布的退火组织,并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The evolution of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356 aluminum alloy subjected to hot spinning process has been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eformation process homogenized microstructure and impro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356 aluminum alloy.During the hot spinning process,eutectic Si particles and Fe-rich phases were fragmented,and porosities were eliminated.In addition,recrystallization of Al matrix and precipitation of AlSiTi phases occurred.The mechanical property tes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ductility and a decrease of average microhardness in deformed alloy over die-cast alloy.This is attributed to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finer spherical eutectic Si particles,the elimination of casting defects and to the recrystallized finer grai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