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10月以来,铜价自9月份大跌中迅速反弹,并快速拉升,创下4年以来的新高。我们关注到作为季节性旺季的尾部("银十"),需求端并没有超预期表现,但是为何在商品中超过对经济同样敏感的黑色呢?这主要是废铜进口政策、短期资金因素和长期乐观预期共振的结果,并非需求驱动的。对于再生铜企业而言,由于精炼铜价格在10月以来再创新高,而废铜价格弹性相对刚性,从而使得精铜-废铜价差再度扩大,废铜对精铜消费替代效应增强,这  相似文献   

2.
正废铜无疑是过去一年精铜市场及铜价波动的一个重要变量,2018年仍然是市场热点之一,焦点将聚焦在废铜进口削减量级为多少?削减后有多少废铜库存可以消耗?废铜对精铜平衡的影响如何?一、废铜市场有多少库存?1. 为何研究废铜替代消费?铜终端消费包含了精铜消费及废铜消费,二者共通之处在于同样受到终端表现系统性影响,而差异在于对价格反映的不同步,例如铜价处于上升周期中将增加废铜  相似文献   

3.
再生铜工业二恶英治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铜是一个非常悠久和古老的行业,但真正形成一个工业领域还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2008年中国再生精炼铜产量为119.6万吨(利用废铜生产电解铜的量),占精炼铜产量的31.5%,如果加上废铜直接利用的数量(如直接生产铜线杆、铜合金)等,数量会超过200万吨。因此,加强对再生铜工业二恶英类污染物的治理研究,对整个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再生铜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再生铜工业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得到了发展。在计划经济时期,再生铜的生产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头十年,再生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65%。随着社会废铜积蓄量的减少和大型铜矿山、冶炼厂的建设,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再生铜的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改革开  相似文献   

5.
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我国的废铜利用途径及品种正在发生变化。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正在参加"2012第七届中国国际回收大会暨洽谈会"的张希忠教授,请他就中国再生铜工业产量产能、再生铜工业资源及供需现状、废铜利用途径,再生铜工业资源供需状况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对再生铜工业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正>7月,再生资源企业迎来新的政策红利,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其中对符合规定的再生铜利废企业增值税退税30%。然而,6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尽管没有进一步下行,但是长期底部徘徊,意味着中国铜消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处于低迷的状态。再加上再生铜企业原材料进口倒挂、废铜精铜价差偏低、企业融资  相似文献   

7.
正回顾2016年国内外铜价,呈现三个主要反弹周期和两个主要下行周期,其中11月份铜价强势拉升一度扭转了对铜市场的悲观预估。然而,12月份铜价震荡回落,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对于铜投资需求推升铜价反弹势头难以为继的看法。从再生铜市场而言,由于精铜价格大幅拉升,废铜精铜价差再度扩大,未来废铜供应将会有所回升。再加上国家对于新兴产业扶持、国内废铜回收因汽车、家电等行业报废高峰期到来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再生铜行业原材料供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前三季度,铜价一直处于近几年的低位,精废铜差价也低于废铜回收再生成本,部分企业减少了对废铜的利用量,改用电解铜。虽然2016年11~12月,在房地产严控之后,楼市投资资金流入大宗商品市场,黑色金属大涨,带动铜价开启了暴涨模式,精废铜差价也逐渐拉大,企业逐渐加大了对废铜的利用量,但这并没有完全改变2016年全年再生铜产量下降的趋势。2016年中国再生铜产量为285万吨,与2015年相比下降了  相似文献   

9.
王冲  胡人杰 《资源再生》2008,(12):26-27
时至今日,发端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外的消费趋于谨慎,影响我国外贸出口业务的发展.我国再生铜业作为原材料基础工业,受流动资金、铜消费疲软以及股市跳水等因素的影响,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铜的消费与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铜的消费量分析。众所周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铜的消耗也在迅速增长,铜的消费中大约有90%是以各种加工材形式表现出来的。1993年我国铜加工材料消耗量为88.3万吨,2003年达到411万吨,增加了四倍,我国国内原料自给率也从473%降为35%。国外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铜与钢的消耗是相匹配的,即铜的消耗为钢的2—3%,也就是说消耗1亿吨钢,要有200—300万吨铜相匹配,由此推知我国目前铜的消费量应在400—500万吨左右:此外,金属消费是一个循环再消费过程,当再生金属进入这一过程之后,再生量大于原生量时,原生金属消费量会减缓,原生金属与经济发展呈“钟”型曲线关系,可是铜还远未达到此阶段,这与铜制造备件使用寿命长有着直接的关系,以铜水道管为例,当建筑物报废的时候,铜水管依然可以使用相当长的时期。综上所述,铜的资源贫乏而需求旺盛,为满足保经济持续发展,保证铜的供给,认真研究铜的消费、应用与再生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则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