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直接酯化法为合成方法,从催化剂种类和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和温度、带水剂种类等影响酯化反应的关键因素入手,研究了它们对酯化反应酯化率和双键损失率的影响规律,合成了酯化率大于95%、双键损失率低于2%的高性能酯化大单体。酯化前和酯化后的样品经过了红外表征。  相似文献   

2.
用自己研制的固载杂多酸催化剂PW12/SiO2复相催化酯化合成水杨酸异戊酯(IAS),发现该固载杂多酸催化剂对酯化合成IAS具有催化活性高、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及催化剂容易回收并可多次重复使用等优点,对论了醇酸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及带水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张坚 《广东化工》2014,(10):46-47
文章通过实验,对氯乙酸的酯化条件从选择合适的酯化剂及其使用量、酯化温度、酯化时间、催化剂的选择和使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旨在优化酯化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分析了天然基负栽酸催化剂、无机盐催化剂、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固体催化剂以及杂多酸催化剂在酯化反应过程中的应用。并且对于酯化反应所需要的条件以及酯化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酯化反应新进展和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近年来酯化反应最新进展和化学动力学研究成果,对指导酯化产品生产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丁二酸与甲醇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单酯化反应,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丁二酸甲醇单酯化产物酸值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单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实验重复性良好,并与其它酯化工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邻苯二甲酸单酯化PVA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聚乙烯醇(PVA)和邻苯二甲酸酐在浓硫酸催化下单酯化制备邻苯二甲酸单酯化PVA(OAMEPVA)。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取代度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OAMEPVA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OAMEPVA聚合物膜的表面形态呈聚酯树脂和羧酸盐的交织结构;测定了OAMEPVA的热稳定性,随取代度的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OAMEPVA羧酸盐水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的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8.
酯化反应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琴  徐建光 《化工时刊》1999,13(10):14-16
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酯化反应的发展过程,报道几类常用酯化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醇、酸直接酯化法合成缩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考察了配比、带水剂、时间、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反应最佳条件,酯化产率达80%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近年来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合成途径,包括羧酸酯化、硫酸酯化和芳香酯化等。分析了木聚糖酯化衍生物的性能以及应用,同时讨论了木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木聚糖酯化改性及应用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1.
醇酸酯化反应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羧酸酯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药物中间体。传统生产工艺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醇酸酯化反应,开发环境友好的高效酯化反应催化剂替代传统催化剂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近年醇酸酯化反应各种催化体系的研究进展,对分子筛、杂多酸、固体超强酸、树脂等多相催化剂和离子型有机金属化合物、有机(酸)与无机盐等催化剂作了综述,对酸性离子液体在酯化反应中兼作溶剂和催化剂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重点评述,并对其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硅胶负载硫酸催化酯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热浓硫酸处理硅胶,制备了硅胶负载硫酸催化剂,用冰乙酸与异戊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效果。结果表明,该催化剂经多次使用,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当催化剂用量为2g,酸与醇的摩尔比为2.61时,4次合成乙酸异戊酯产率平均达到70.6%,与相同条件下浓硫酸催化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3.
固体超强酸S_2O_8~(2-)/TiO_2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訾俊峰  朱蕾 《应用化工》2003,32(6):14-16
以固体超强酸S2O82-/TiO2为催化剂,冰乙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1.5∶1,催化剂用量0.5g(当冰乙酸用量为0.1mol时),带水剂甲苯15ml,在110~118℃反应3h,其酯化率达96%以上。该方法的优点是酯化率高,催化剂可重复使用,且基本不腐蚀设备。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的丙烯酸高级酯制备方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用熔融酯化方法制备了丙烯酸高级酯 ,研究了单体量比、催化剂、阻聚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该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用该法制备丙烯酸高级酯的适宜工艺为 :n(丙烯酸 )∶n(十八醇 ) =1 2∶1 0 ,m(对甲苯磺酸 )∶m(总单体 ) =1 0∶10 0 0 ,m(对苯二酚 )∶m(总单体 ) =0 5∶10 0 0 ,采用分段升温方法 ,于 110~ 140℃回流条件下反应 6h ,高级酯相对单体总质量的收率可达 90 %以上。测定了丙烯酸高级酯的熔点、沸点和元素组成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并证实其结构特征与用常规溶剂酯化法制备的产物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羧酸/烯烃酯化合成羧酸酯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工艺及催化剂的开发两个方面介绍了由羧酸与烯烃酯化合成羧酸酯工艺的研究进展。所涉及的催化剂包括矿物酸及磺酸、金属硫酸盐、粘土矿物、氧化物、沸石分子筛、杂多化合物及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对于乙酸/丙烯和乙酸/1丁烯的酯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杂多化合物则是目前最好的乙酸/乙烯酯化反应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十八酯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两种酯化方法制备了丙烯酸十八酯 ,研究了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用甲苯作携水剂的溶剂酯化方法的适宜工艺为丙烯酸与十八醇摩尔比 1 .2∶ 1 .0 ,对甲苯磺酸 3 .0 % (质量分数 ) ,对苯二酚 1 .0 % (质量分数 ) ,在 1 1 0~ 1 2 0°C回流反应 8h,高级酯产率 90 %以上。不使用携水剂的熔融酯化法的适宜工艺为 :丙烯酸 /十八醇摩尔比 1 .2∶ 1 .0 ,对甲苯磺酸 1 .0 % (质量分数 ) ,对苯二酚0 .5 % (质量分数 ) ,回流条件下逐步升温反应 6 h,高级酯产率 90 %以上。系统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丙烯酸十八酯的熔点、沸点和元素组成 ,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比分析并证实其结构特征无明显差异 ,表明用熔融酯化法制备丙烯酸十八酯既可减少催化剂和阻聚剂的用量 ,又能保证以较高产率获得较纯的丙烯酸高级酯 ,是一种高效、可靠地制备该类单体的先进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PBS酯化反应过程中,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酯化率以及酯化副反应的影响。讨论了PBS酯化阶段温度、升温速率、醇酸量比对酯化率以及副反应(THF)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8.
硫酸高铈催化合成丙酸异戊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吴长增  訾俊峰 《化学试剂》2001,23(6):360-361
以结晶硫酸高铈为催化剂合成了丙酸异戊酯,考察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带水剂对酯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