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QST108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电容触摸传感器,具有功能强大且易操作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在能够对用户触摸做出响应的智能控制界面中。本文重点介绍了QST108的工作方式及主要操作命令,给出了QST108与PIC单片机的接口设计以及部分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2.
原文刊登在《QST》杂志2011年7月刊。在过去的80年中,《QST》杂志刊登了多种多样的自制平行馈线的技术方法。范围从牙刷玻璃架组成的线撑,到pvc管,还包括业余无线电具有城市生活特点和传奇色彩的电热卷发器。询问任何一个资历老的爱好者:在没有馈线之前是什么样子?对方可能告诉你在厨房炉灶上煮一根蜡封的木销钉的故事。但是所有这些方法太遥远,列举在这儿也太多了。  相似文献   

3.
[例2]用一片GAL16V8设计时序电路:一个RS锁存器,一个T触发器,一个D触发器和一个JK触发器。三个触发器都有直接置1端PR和直接置0端CLR,而RS锁存器不和时钟信号CLK连接。 [操作]设计逻辑关系式 (a)RS锁存器 Q_(N l)= (R·Q_N)表达为QST=!S#(R&QST)  相似文献   

4.
原文刊登在《QST》杂志2002年10月刊YAESU的新款对讲机VX-7R,外观看起来与前身VX-5R非常相似。此款机器曾在《QST》杂志1999年5月刊上被杰伊·梅比(NU0X)评测。VX-7R比VX-5R更长更宽,但它们的区别不是很明显,这就需要你仔细地给它来个初次检验。尽管如此,我第一次打开包装看到新的对讲机时,发现一些足够微妙的变化,这激起发了我对它的探索。VX-5R的使用者不会花费很长时间注意到它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红外多点触摸识别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钧 《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9):178-180,189
近年来,多点触摸技术逐渐成为最为重要的人机交互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红外多点触摸识别算法原型,该算法同时在两个不同坐标体系中对用户的触摸进行识别,克服了传统红外触摸屏在识别多点触摸时存在的伪触摸点的问题,实验证明该算法提高了红外触摸屏的多点触摸识别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虚拟现实游戏技术,基于实时渲染工具Ventuz和红外激光扇形传感器的多点触摸交互技术。该技术不仅为超大尺寸的普通显示屏增加多点触摸功能,而且还推动了悬空触摸空气交互技术的发展。扇形传感器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是多点触摸屏还是隔空触摸空气。这个技术可以在复杂的光电环境下正常工作,并且运用了改进的限幅滤波算法处理获得的触摸点,使触摸点稳定。  相似文献   

7.
多点触摸(Multi—touch)是当前数字产品领域最灸手可热的交互技术。该文介绍了多点触摸的基本概念、市场状况,阐述了多点触摸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多点触摸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多点触摸(Multi-touch)是当前数字产品领域最灸手可热的交互技术。该文介绍了多点触摸的基本概念、市场状况,阐述了多点触摸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各种多点触摸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的《QST》和《QEX》杂志都发表了几篇有关自制射频测量仪器的文章,包括2个射频功率表和一个频谱分析仪,有的发烧友在业余无线电制作中很幸运的得到了成品仪器。但是以上所有的仪器都会面临一个问题——校准。  相似文献   

10.
吕华威 《个人电脑》2010,16(12):63-63
如今,触摸设计可以说大行其道。无论是手机还是iPad一类的掌上设备,亦或是一体式电脑,触摸设计都因为其方便而时尚受到了追捧,特别是多点触摸技术,因为相比传统的单点触摸.  相似文献   

11.
太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靠触摸感知世界,触摸就是最原始的智慧之光。而今天太古公司(TIKO)的触摸查询一体机(KIOSK),给人们提供了一个通过触摸与计算机交流的机会。太古触摸查询一体机,由触摸屏、主机、  相似文献   

12.
触摸屏与智能电动推柜无协议通信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宁  解芳  杨雷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4):38-40
在自行研制的智能电动推柜系统中采用了智能化的触摸显示屏,提供了友好的可视化操作界面。智能化的触摸显示屏通常和PLC一起使用,编程很方便,但与不含PLC的控制系统的接口及编程方法则很少提及。本推柜的控制系统没有采用PLC,与触摸显示屏通信采用了触摸显示屏的无协议通信模式,通过K-BASIC语言编程,实现了控制系统和触摸显示屏之间的通信,实践证明该通信方法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13.
针对笔输入能力弱和触摸输入精度低的问题,提出笔式交互与触摸交互的融合策略,并设计了笔+触摸输入技术.首先定性考察笔输入和触摸输入的特性和优劣势,提出2种笔+触摸输入的融合策略;其次基于融合策略设计3种笔+触摸输入技术以及用于参照对比的单笔和单触摸输入技术;再通过3个实验比较这些输入技术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单笔或单触摸相比,在颜色改变的直线轨迹任务中,笔+单指触摸、笔+多指触摸和笔+触摸手势的性能分别提升至少90.909%,80.165%和148.209%;在颜色和粗细均改变的圆形轨迹任务中,笔+触摸和笔+手势的任务完成时间比单笔分别减少16.552%和19.705%,而错误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颜色和粗细均改变的绘画任务中,笔+单指触摸、笔+多指触摸和笔+触摸手势的综合指标分别为5.933, 3.333和4.700.最后给出面向笔+触摸输入的交互设计建议、应用场景和改进思路,对笔和触摸的混合输入与界面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触摸感应技术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讨论和使用触摸感应技术,尤其是在多媒体触摸终端上的广泛使用。触摸感应技术之所以能快速、广泛的推广,是因为其具有坚固耐用、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易于交流等许多优点。Cypress公司为PSoC系列产品集成了CapSense触摸感应技术,它利用电容感应原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点触摸的交互手势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提出了基于多点触摸的交互手势分析与设计方法。引入触摸手势元动作,采用接触面类型和状态及运动方式描述触摸手势,给出了简单触摸手势的统一描述框架,并提出了交互手势与交互任务的映射规则,将手势定义和手势意图联系起来。向交互设计者提供一种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方法,提高了交互手势设计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多点触摸随着iphone的推出风靡全球,是当今最炙手可热的人机交互方式。该文对多点触摸的原理和编程模型进行简要的介绍,并给出了一些触摸手势的C#编程实现。  相似文献   

17.
《信息与电脑》2008,(11):14-14
泰科电子一易触摸系统部门(Tyco Electronics-Elo TouchSystems)针对零售和餐馆POS市场的应用,推出了APR触摸技术,结合电阻技术可用触摸笔,其特点是可密封防水、抗污物、红外线技术及声波技术的玻璃光学及抗磨损,集成了完全密封的触摸显示器。  相似文献   

18.
奕牛 《电脑爱好者》2014,(14):39-39
正如果在Windows 8.1环境下使用PC,忽然一天键盘进水出了毛病,而手边又没有备用键盘,我们又急于在电脑上干一件事情,能有什么方法来应急呢?没错,重任落在了鼠标的身上,而鼠标又能为我们怎么做呢?1"触摸键盘"来帮忙大家知道,Windows 8.1带有触摸键盘功能,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多数PC屏幕都不带触摸功能,微软显然有点超前。但是,这不代表触摸键盘在传统PC上没有用武之地。如果PC键盘出现故障,我们可以用鼠标操控触摸键盘,在非触摸屏幕上实现输入应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月31日全球GPS领导厂商宇达迪通(Mio DigiWalker)宣布将与高通(Qualcomm)台作推出具有区域增值服务功能的个人导航系统,整合高通的QST1100芯片技术与宇达电通在导航上的专业实力,  相似文献   

20.
今天,越来越多的便携设备开始采用触摸面板来代替传统的物理按键设计,借此来增强设计灵活性,并实现更加友好的人机界面。为了实现这样的设计,灵敏而精确的触摸传感器必不可少,因为这样的器件使得触摸面板能够对命令作出及时可靠的响应。为了满足市场对触摸感应控制的需求,作为优秀的传感器器件设计和制造商,飞思卡尔半导体推出了两款高度灵敏的触摸板控制器产品——MPR081和MPR082接近电容式触摸传感控制器,这些产品可通过测量电容来检测触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