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信息化》2006,(22):83-84
在全球软件外包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中国的IT行业将如何应对潮涌般的外包潮流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中国信息化》2006,(22):81-82
2001年~2004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2.1%.市场规模由2001年的1.8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6.33亿美元.占全球外包市场的1.9%。  相似文献   

3.
孙泠 《软件世界》2005,(3):10-15
作为中国软件出口的主要方式,软件外包连续几年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但在2003 年突然出现下滑,从100%的增长率滑落到34%。究其原因,当年SARS肆虐的影响微乎其微,其 根本性因素还是中国软件出口在目前的主要市场--日本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也正是这样的压力迫使政府主管部门和软件企业重新考虑外包市场定位--是坚守日 本,还是向更大的欧美市场开拓?  相似文献   

4.
倪燕 《软件世界》2007,(8):13-13
软件企业通过做外包获得业务收入,用这些收入投入基础软件的研发,发展软件产业才是最终的目标。事实上,发展外包与自主研发基础软件并不矛盾,麻烦的是为了外包而外包。一个由商务部授权,国内服务外包企业、研究机构、各地软件园、高新开发区,以及数家在华跨国服务外包企业参与组建的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日前正式成立,这是有关部门建立“中国NASSCOM”的又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与网络》2006,(23):24-24
近日,武汉中国光谷的思远国际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思远智谷正式破土动工。建成后的思远软件园除了用于引进、开发国际软件外包项目以外。其核心功能是在园区内通过模拟开发软件外包项目的形式对软件储备人才进行岗前实训。金球第一个万人规模的软件外包“模拟舱”将在此诞生,此举首创了国内软件行业岗前实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在充分调查对日软件外包日语学习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专业学生的日语学习现状以及现有的日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课程设置、授课方法、教学模式、增加实训机会等方面,对传统的日语教学进行了一定改革.  相似文献   

7.
与欧美国家相比,日本企业和市场对技术与管理的要求相对较弱,而与印度相比,我国在文化上与日本有更多相通之处,因此日本这块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外包市场不仅是我国软件企业走出国门的一片沃土,在一定程度它也成为了我国软件企业出征欧美市场的练兵场。  相似文献   

8.
张炯 《互联网周刊》2006,(43):44-45
作为毕博设在中国的全球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开发中心,毕博全球开发中心正利用自己的行业咨询经验优势,扩大其在软件外包业里的高端影响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与网络》2004,(17):25-25
最近两年,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软件热”达到高潮。但也有业内人说:“中国软件企业难以打入国际外包市场。”日前,记者带着对软件行业的疑问走访了以开发教学系统解决方案,互联网络服务工具,网校解决方案工程项目为主的尊科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郭天鸣。郭天鸣总裁借尊科公司推出的全新网络视会议软件之际谈了自己对中国软件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绍新  纪卓尚  林焰 《计算机工程》2002,28(1):109-111,216
分析了目前软件外包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和目前的形势,提出基于“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在项目管理理论、CMM和ISO9000的基础上,提出和细化了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操作内容,旨在通过对软件外包项目采购的选择购买、跟踪与控制、评估验收和项目后处理等过程的研究,来提高软件外包采购的项目管理水平,满足承包方对分承制方产品在质量,进度和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和对外包过程的有效控制,为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1.
如何把国产软件从"审美疲劳"的状态中解救出来,确实是个关乎国产软件发展前途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针对软件行业,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日本《防止分包商推迟付款等行为的法律》(简称《分包法》)的适用范围、分包商的四项法律义务和11种被禁止的行为。这是因为,从软件外包市场交易双方的力量对比来看,将软件开发工作外包给其他软件企业的一方处于优势,进而有可能滥用自己的优  相似文献   

13.
李震 《软件世界》2003,(1):128-129
任何企业中仅做后台支持而不创造营业额的工作都应该外包出去,任何不提供高级发展机会的活动与业务也应该采取外包形式。 ——彼得·德鲁克  相似文献   

14.
软件外包企业的人员规模决定了企业的产能,但当规模达到2000人时,管理就成了最大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软件外包企业在加速兼并扩张的同时,应该学会把并购成长转变成企业的一种长期发展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对日软件出口梦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辉 《程序员》2003,(9):16-20
几个月前,当孙伟再次大步迈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熟悉的校园时,他的身份已经发生了改变。北航软件学院院长这个职位让他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软件学院开设的几大专业中,对日软件工程是孙伟极力推崇的。尽管孙伟曾做过多年的对美软件外包,但对于选择日文软件工程专业,他用了几个字来讲述原因:“这是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7.
18.
刘源  黄燕 《互联网周刊》2003,(34):22-30
产业分析师眼中的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依然还是这样的景象:规模比印度差了很多,管理水平过于粗放,开发流程有待细分,技术蓝领远未形成规模,总之,还没有从“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横向工业发展成为渐趋专、深、尖的纵向工业,软件外包这个很有希望成为第二个“中国制造”概念的领域当前有着太多的不如意。分析师和观察家们太过于迷恋全球软件外包的印度模式和印度软件巨头的成功经验,忽视了中国外包市场的活力,更没有注意到活跃在这个市场上的众多企业早已经不再谈论这个话题。他们忙于拓展“人脉关系”、寻找客户,签下订单,赚取利润,深刻的体会着欧美客户和日本客户做事风格上的显著差异,更为成功的那些企业已经开始考虑规模扩张的问题。毕竟这个市场发展得是如此迅速,远远超出了业内人士的预期——中国的软件外包业还处在印度10年前的水平,再过10年则很有希望向“中国制造”那样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这是业内人士审慎而乐观的估计。为了走到这一步,政府机构、行业组织、大小企业都在认真摸索并做出切实的努力。两年前声噪一时的出口联盟没有发挥预期的效力,推动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没有令大多数外包企业感到政府的支持力,这些都是已经被正视的问题,而各地政府主导的软件出口基地和人材战略则让他们甚至是国际发包商感到欣喜。软件外包的“中国制造”, 虽然不是指日可待,但也不是遥不可及,已经上路的中国企业注定要按照自己的现实道路继续走下去。  相似文献   

19.
孙泠 《软件世界》2006,(22):30-31
头顶“全球最畅销银行核心系统”光环,脱胎于花旗银行,目前由甲骨文控股,业务方面自主知识产权与外包并举……印度I-flex公司的经历让中国99%的软件企业羡慕不已。问题是,这种道路在中国可以复制吗?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和国际化并不等同于外包,尤其是现有的这种来料加工模式。我们需要分析我国的信息产业环境现状,把脉自有的软件产业生态系统,以便能够找到中国软件企业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