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菲涅耳太阳能聚光系统跟踪倾角的矢量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线性菲涅耳反射装置中太阳跟踪倾角的计算方法。该聚光装置中每一个反射镜面(简称镜元)需实时跟踪太阳,使太阳入射光反射至固定位置的线性吸热器上。但是,从目前的太阳位置算法中得到的太阳高度角、方位角并不能直接用来控制跟踪,必须进行复杂计算,得到每一镜元相应的跟踪倾角,然后控制电机使其旋转至相应位置。通过将太阳矢量适当分解,简化计算得到适合于菲涅耳太阳能聚光装置反射定位的旋转倾角并经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以昆明地区为例,对多晶硅平板光伏组件在双轴跟踪和固定倾角(朝南25°)放置时的输出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和模拟计算。试验结果表明,在4月和12月,光伏组件在双轴跟踪时比固定倾角安装,一天总产出电量分别增加24.7%和20.0%。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年总产出电量增加22.4%。对光伏组件采用跟踪方式可提高其输出性能,降低发电成本。  相似文献   

3.
菲涅耳太阳能聚光系统几何矢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线性菲涅耳聚光反射装置中入射角、反射位置、跟踪倾角的矢量计算方法.该聚光装置中每个反射镜面(简称镜元)需实时跟踪太阳,将太阳入射光反射至固定位置的线性吸热器上,每一镜元的入射角、反射位置、跟踪倾角均时刻变化,系统设计时的计算非常复杂.利用目前太阳位置算法中得到的太阳高度角、方位角,通过矢量法,简化计算过程,推导出线性菲涅耳反射装置任一镜元的入射角、反射位置、跟踪倾角公式,便于菲涅耳太阳能聚光装置的分析应用,计算了2009年各月平均日的各量在具体算例情况下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2021,(9)
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为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选取一种最佳的太阳跟踪方式,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地表日太阳直射辐射量的计算、不同太阳跟踪方式时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的抛物面反射镜年接收太阳直射辐射总量的对比,以及南北倾斜式跟踪方式最佳倾角的研究。研究发现,在上海地区,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的抛物面反射镜接收的太阳直射辐射量从高到低排序时所采用的太阳跟踪方式依次为:双轴南北地轴式南北倾斜式(倾角β=15°)南北倾斜式(β=45°)南北水平式东西水平式。研究结果表明,单轴跟踪方式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1年中有7个月采用南北倾斜式跟踪方式时,槽式太阳能聚焦集热器的抛物面反射镜接收的太阳直射辐射量大于采用南北地轴式跟踪方式时接收的太阳直射辐射量,因此,对南北倾斜式跟踪方式进行了单独研究,确定了南北倾斜式跟踪方式在海口市、拉萨市、上海市、北京市和呼和浩特市5个地区的最佳倾角分别为18.81°、27.29°、28.67°、36.21°和37.97°。  相似文献   

5.
通过建立太阳能辐射数据库,优化可调光伏支架的接收角度,以提高光伏系统发电效率,改善传统的固定倾角支架和自动跟踪支架模式。文章以沈阳地区10 MW并网电站为例,比较了每年以不同次数手动调节支架与固定倾角支架的发电量。经济技术分析显示,每年调整支架倾角12次的年发电量最多,每年调整倾角4次的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6.
《太阳能》2017,(8)
以包头光伏电站项目为例,基于PVsyst计算此项目所用斜单轴跟踪系统倾角及发电量,并进行了首年发电量和25年发电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王家万 《太阳能》2015,(2):32-34
根据日照原理,对大唐国际格尔木光伏电站中光伏阵列每月太阳辐射量进行研究,按照电站季节性的日照轨迹变化,通过PVsyst软件对光伏阵列进行最佳倾角的计算,获得年最大发电量;并对固定倾角、可调支架和自动跟踪3种不同方式的年发电量及成本进行分析比较,总结采用可调节支架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太阳能聚光方式,提出了采用平面镜反射聚光的多镜面阵全跟踪聚光方案.首先描述了多镜面聚光型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其跟踪控制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多镜面阵聚光系统对太阳全方位跟踪控制分析,推出了太阳电池组件和平面镜阵在跟踪过程中方位角、倾角及空间位置变化的运动方程.通过建立了平面镜阵与太阳电池组件之间的运动关系,实现太阳电池组件跟踪控制以及平面镜阵之间的跟踪协调控制,并对此系统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数值计算.  相似文献   

9.
《太阳能》1982,(1)
大庆商业局最近建成的太阳能浴室,采用了真空管集热器,采光面积达60平方米,能自动跟踪太阳,最大跟踪角180度,集热器倾角为45度,定温自动放水。为了节约用水,淋浴喷头下方装有脚踏阀。每天约可供200人使用。即使室外气温降至—25℃,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2019,(12)
对比分析了采用"最佳固定倾角+双面光伏组件"与采用"斜单轴跟踪+双面光伏组件"2种方案的光伏发电系统的理论发电量与实测发电量情况,结果表明,实测与理论较为吻合,"斜单轴跟踪+双面光伏组件"的方案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