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了改善牦牛毛纤维的表面性能,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PS分析了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貌和纤维表面元素成分的变化,探讨了经氧等离子体和空气等离子体分别处理后,牦牛毛的拉伸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能够保持牦牛毛的拉伸强度不变。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下铝片表面沉积的类PEG(聚乙二醇)大分子层结构及其性质.铝片在二(乙二醇)甲醚/微波电子回旋共振低温氧等离子体条件下进行处理,表面得到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经过电子光谱化学分析(ESCA)、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生物活性的分析和表征,发现沉积的涂层为类PEG结构,表面主要聚集大量-CH2-CH2-O-键;与改性前相比,等离子体处理的铝片表面能极大地降低细菌吸附.  相似文献   

3.
低温等离子体在铝片表面沉积类PEG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条件下铝片表面沉积的类PEG(聚乙二醇)大分子层结构及其性质.铝片在二(乙二醇)甲醚/微波电子回旋共振低温氧等离子体条件下进行处理,表面得到一层均匀、致密的涂层.经过电子光谱化学分析(ESCA)、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和生物活性的分析和表征.发现沉积的涂层为类PEG结构,表面主要聚集大量-CH2-CH2—O-键;与改性前相比,等离子体处理的铝片表面能极大地降低细菌吸附.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不会改变牦牛毛纤维的物理性能即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5.
评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近年来在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不同形状、尺寸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放大拉曼散射的增强、等离子激光、等离子非线性效应及局域表面等离子光热效应等.探讨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结构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各种性质的调控以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在纳米生物光子学方面的新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牦牛毛对其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处理能够刻蚀牦牛毛纤维表面的鳞片,而且空气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优于氧等离子体的刻蚀效果;等离子体处理不会改变牦牛毛纤维的物理性能即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7.
PET纤维表面呈惰性、不易与树脂浸润,有必要对PET纤维表面进行处理,提高PET纤维的的表面活性,进而提高PET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采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对PET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利用ES-CA和SEM分析了冷等离子体处理前后PET纤维表面的元素组成和层间剪切断口形貌的变化;研究了冷等离子处理前后浸润性、PET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冷等离子体处理PET纤维表面含氧和氮的极性基团增加、浸润性改善显著,进而使涤纶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氧化酶在氨等离子体改性膜上的固定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等离子体技术使聚丙烯膜表面氨基化,并以此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固定化载体.运用光电子能谱法确定了氨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引起的膜表面化学结构的变化.讨论了氨等离子体处理时,单体流量、处理时间和放电功率等参数对改性膜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大气中低温等离子体提高玻璃表面憎水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空气中介质阻挡放电 (DBD) 产生的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玻璃表面进行憎水性改性,通过测量水接触角、表面电阻和湿闪络电压等研究了 DBD 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玻璃的表面特性,以及处理电压和处理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DBD 等离子体在玻璃表面键合了一层致密的憎水膜。随处理电压和处理时间的不同,改性效果不同,在恒定处理电压下有一最佳处理时间。热老化和化学老化的实验结果表明,所生成的憎水层具有较好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利用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聚酯(PET)薄膜和低密聚乙烯(PE)薄膜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测定改性前后薄膜表面接触角,讨论了等离子体放电时间、放电气压、放电功率和不同放电气体对薄膜的改性规律,对不同处理条件下PE薄膜表面的过氧基团浓度进行了测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等离子体处理的程度,经过处理,薄膜表面亲水性提高;接枝丙烯酸可使薄膜亲水性获得持久改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山羊绒纤维进行防毡缩整理.在空气条件下,制定单因素实验,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对山羊绒纤维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改性前后纤维表面的微细结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不同条件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山羊绒纤维的表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物理与化学刻蚀作用.在保证单纤维强力损失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纤维的表面防毡缩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当等离子体处理压强为20Pa,功率为60W时,较佳的处理时间为2min.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液氨处理后羊毛纤维的表面结构、化学结构以及织物机械性能的变化进行研究.由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IR)分析可知,液氨能改变羊毛纤维的化学组成和表面结构.通过测试织物拉伸回复率、纱线卷曲率及强力,发现液氨处理能提高纱线弯曲状态的稳定性,改善其拉伸回复性,而强力损失较少.  相似文献   

13.
河、湖等的疏浚淤泥多采用固化方式进行处理。针对固化淤泥材料的干湿稳定性问题,系统开展了干湿循环作用下水泥固化疏浚淤泥的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揭示了固化淤泥在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剪强度的变化机理,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固化淤泥的抗剪强度逐渐变化,且先快后慢,最后趋于稳定;干湿循环后,水泥掺量100 kg/m3固化淤泥试样的抗剪强度降低,而水泥掺量150、200 kg/m3试样干湿循环后的抗剪强度不降反增,说明干湿循环对固化淤泥的影响与水泥的掺量有关。较高的干燥温度促进了水泥水化,从而导致水化产物增加,固化淤泥的抗剪强度增大;同时,干湿循环过程中,微裂缝的发育导致固化淤泥的抗剪强度降低,干湿循环对固化淤泥抗剪强度的影响取决于二者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对聚乳酸非织造布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等离子体处理,计算处理前后的失重率,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别考察了试样的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分析了处理时间对试样的润湿接触角和自然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增加处理时间,聚乳酸非织造布的失重率逐渐增大,润湿接触角逐渐下降,经处理5 min后,由原来的113.86°下降为70.27°.这表明由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会对材料表面产生一定的刻蚀,同时增加了一些官能团尤其是亲水性基团,最终使其吸湿性和生物降解性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取未漂和漂白硫酸盐浆进行浆料复配和纤维回用实验,考察木素含量和纤维回用次数对漆酶处理改善纸浆性能的影响.漆酶处理后复配浆的强度性能提高,尤其湿强度提高明显,随着漂白浆比例的增加,浆中木素含量减少,经漆酶处理后纸浆强度增幅逐渐降低.漆酶处理后未漂浆的湿抗张指数提高33.45%,当漂白浆含量为40%时湿强的增幅减小为2.72%,说明适宜的木素含量是漆酶催化提高纸浆强度的必要条件.回用浆经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得到改善,但随着纤维回用次数的增加,漆酶增强幅度呈降低趋势.纤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纤维回用过程中纤维长度和宽度降低,针叶木细小纤维含量略有减少,阔叶木细小纤维含量变化与此相反,漆酶处理后纤维性能无明显变化.扫描电镜检测说明漆酶处理后纸浆纤维间产生“黏合”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为改善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粘结性能,采用氧气等离子体对芳纶Ⅲ进行表面改性,制备了芳纶环氧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分析、动态接触角(DCA)分析、测定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测试方法来研究改性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等离子处理后,纤维表面m(O)/m(C)比提高,纤维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大,与水的润湿角变小,弯曲强度较未处理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7.
以羊毛织物为研究对象,对比次氯酸钙和双氧水联合处理前后的羊毛织物的特性,分析该处理对羊毛纤维的表面形态,织物表面亲水性,染色性和织物顶破强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次氯酸钙和双氧水的预处理,羊毛纤维表面的鳞片有部分脱离,羊毛织物的亲水性和对酸性染料的吸附性能得以改善,而织物的顶破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低温等离子体辐射聚氨酯表面自由基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法测定了经氮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聚氨酯膜表面自由基的浓度,而后引发聚氨酯与丙烯酸的接枝聚合以验证TEMPO法的可行性,探讨了等离子处理条件对自由基浓度和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由基浓度的测定值与实验接枝率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9.
It was found that air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 plasma contributed to the grafting of epoxy resin onto continuous PBO fiber surface. This air-plasma-grafting-epoxy method yielded a noticeable enhancement in the interfacial adhesion between PBO fiber and thermoplastic matrix resin, with the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 of the resulting composites increased by 66.7%. DSC and FTIR analyses were then used to study the curing behavior of epoxy coating on PBO fiber surface, deduce the possible grafting reactions and investigate the grafting mechanism. More importantly, TGA measurement showed that the grafting of epoxy onto PBO fiber had almost no effect on the composite heat resistance, and there was more thermoplastic matrix resin adhering to the fiber surface; the latter could also be clearly found in the SEM photos. Thereby, the air-plasma-grafting-epoxy treatment w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ntinuous PBO fiber surface adhesive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